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原文翻译解析

(2016-06-30 16:26:03)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日志
离娄章句上·第五节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译文 
孟子说:“人们有句常说的话,都说:‘天下国家’。可见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国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注释 
恒:《诗·小雅·小明》:“无恒安处。”《论语·述而》:“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易·序卦传》:“恒者,久也。”《易·系辞下传》:“恒,德之固也。”《说文》:“恒,常也。”这里用为长久、常常之意。

读解
治理天下、国家、家庭,最根本的因素就在于提高个人的素质。而提高个人的素质,则需要每一个人都能选择好自己的人生道路,都能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准则。这是孟子继承曾子、子思学说的又一发挥。其实他们论述的“修、齐、治、平”,就是怎样成为一个君子的规律,怎样成为一个统治者、领导人的规律。同样都是强调首先要做好个人的修养,如果个人心性修养得不好,就不能担当统治和管理人民的责任;如果依靠暴力、阴谋得到了或继承了统治者的位置,因其不能以人民为重,不能与人为善,结果也是做不好的。所以,从天子开始一直到下面的老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自身为根本。如果这个根本混乱了,但枝末却是治理得很好,这是不可能的。

解析
我们今天常说:“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
似乎与孟子所说的路数恰恰相反。
关键是出发点不同。
我们今天面对利益,要求奉献,所以强调公而忘私,先人后己;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
儒者则是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要求修身为本,所以是先己后人,推己及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经》)
可见,路数虽反,道理却是相通:都是要求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为人类作出贡献。这才是最根本的。

文章来源:http://xue.paralworld.com/juan/1296.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