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手脚发黄的常见原因及应对

(2020-03-17 10:13:07)
标签:

健康

中医

育儿

手黄

脚黄

分类: 生活养护
http://dl.xiumi.us/xmi/ua/tWpI/i/e9b6dd112c7b0b70820b4959af01f9a0-sz_59268.jpg


孩子的皮肤本应该是红润有光泽的,但经常有孩子出现手掌、脚掌泛黄的情况,家长往往担心孩子的肝脏出了问题,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


孩子手掌、脚掌发黄的常见原因有三个:脾胃虚损、肝胆湿热、多食胡萝卜素。


首先给大家一组无需辩证即可应对手足发黄的董氏特效穴:


小三通、上三黄、木穴、胆穴、眼黄穴(太阳穴),制污穴


http://dl.xiumi.us/xmi/ua/tWpI/i/b79c3da88c399a5d77195b94936e0391-sz_128123.jpg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具体的原因。手足黄虽然看起来不算什么大事,但它很可能是身体给我们发出的信号,告诉我们一些脏腑出现了失衡,所以我们需要循着这个信号找到真正的问题的所在,才能防微杜渐,避免更大的问题产生。



http://dl.xiumi.us/xmi/ua/tWpI/i/33f68e0e5279606019488b3232507334-sz_3682.jpg


由于过食生冷,油腻,肉类等,滥用抗生素等造成的脾胃损伤,脾胃是制造气血的,脾胃受到了伤害,气血就会不足。手足是四肢末端,气血一不足,最先舍弃的就是这些末端,气血过不去,手掌、脚掌就会发黄。


另外脾胃寒湿、湿热较重也会引起手足发黄。



判断


气血不足引起的手脚黄是那种干燥、粗糙且没有光泽的黄。还会伴随其它的脾虚征相,比如食欲不振、胃胀、打嗝、大便不成型或便秘、干燥、贫血,消化不良。

 

脾胃寒湿可见:小便清长,大便不成型或便秘、干燥,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四肢乏困无力、手足冰凉、怕冷、面色暗淡。还可以表现为腹部疼痛,而且是隐隐作痛,长时间绵绵不休,肚子疼的过程中,喜温喜柔按,空腹时肚子疼痛更加明显。


脾胃湿热:湿热熏蒸皮肤也会使皮肤发黄,还可见舌苔厚腻发黄、有口臭,大便很臭、粘马桶、四肢沉重等症状。



应对


http://dl.xiumi.us/xmi/ua/tWpI/i/89adb36b2b462f8952ef37ccaa703fda-sz_1891.jpg


气血不足、脾胃寒湿重引起的手足黄应当采用健脾益气的方法调理。


1、忌生冷食物。


中医讲的生冷食物,一方面是温度寒凉,一方面是指食物性质寒凉,多数的水果都是凉性的,有些家长会认为,把水果蒸煮之后就不寒凉了,这种想法不正确,无论如何蒸煮“寒凉”之性是难以改变的。另外牛奶、酸奶等乳制品、鱼虾海鲜也容易让体内生寒湿。


2、小儿推拿


学员可以参考教材内的脾阳虚保健方。


小儿推拿手法看似简易,主要作用在手穴上,手法看似简易,实则要求严格,需要线下系统学习,非学员可以操作以下方法辅助缓解:


搓中脘、天枢、足三里、太溪、正捏脊、揉肝胆脾胃俞适量

 

3、大米山药莲子芡实红枣粥。

大米、山药、莲子、芡实、红枣按5:2:1:1:1:1的比例放在一起煮粥。


4、每天晚上用艾叶、花椒煮水泡脚


5、也可用红豆包温敷腹部。


6、穴位贴敷


艾脐养元贴贴敷肚脐:

养元贴主要成为为艾绒,艾为纯阳之品,对改善虚寒、寒湿重的体质效果非常好。

 

吴茱萸贴肚脐:

把吴茱萸研成细末,加适量的米醋调成饼状,贴于肚脐,每天贴3-8个小时,连续用七天。阅读吴茱萸的妙用了解更多

 

 

http://dl.xiumi.us/xmi/ua/tWpI/i/bf14b5a4b61fae412640cd1301e641af-sz_1969.jpg


脾胃湿热引起的手足黄应用清利湿热的方法调理

 

1、饮食调理:

脾胃湿热往往与错误的饮食有关,所以严格忌口肉蛋奶,煎炒烹炸类食物、大鱼大肉、甜食、味道厚重的食物就非常重要。

 

2、小儿推拿

学员可以推小儿推拿清热利湿,湿热祛除了,后期可以结合体质进行补脾,气血生化足了,手脚的颜色就能回归正常。

 

小儿推拿手法看似简易,主要作用在手穴伤,手法看似简易,实则要求严格,需要线下系统学习,非学员可以操作以下穴位辅助缓解:

 

穴位:水分 顺摩腹 阴陵泉 捏脊正七倒三,肝胆脾胃俞适量,下推龟尾七节骨。

 

3、艾灸中脘穴、神阙穴、身柱穴、涌泉穴。

 

4、穴位贴敷


可用艾脐养元贴贴敷脚底涌泉穴


吴茱萸、生蒲黄敷涌泉:药店购买吴茱萸、生蒲黄各等份,上两味药共研成细末,加适量的米醋调成饼状,敷于双足的涌泉穴,每天贴8小时,连续用七天。

 


http://dl.xiumi.us/xmi/ua/tWpI/i/2b669223da932857b65bf8abb58f83f8-sz_3880.jpg



当肝胆湿郁热蒸,也会导致手足甚至全身、白睛发黄。

 

判断:


肝胆湿热还会有肝胆区疼痛,恶心、食欲严重下降、发热、尿黄等湿热症状。多见于急慢性的肝炎、或胆道阻塞。

 


应对:

疏肝利胆、清利湿热

 

1、推拿。


学员可推以下“疏肝利胆”穴方:

http://dl.xiumi.us/xmi/ua/tWpI/i/7bc47387a8f7bf1c946dd876d47e2043-sz_33770.jpg


2、食疗

黄花菜饮:黄花菜(干品)5克。制法是将黄花菜洗净加水适量煎汤,代茶饮。有清热利尿,退黄疸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急性黄疸型肝炎。


3、调理情绪

孩子长期情绪有问题也会导致肝胆湿热,所以家长也要关注下自己的教养方法,改善和孩子沟通的方法,修好自己的心,创建比较和谐的家庭氛围。


4、滚鸡蛋

新鲜生鸡蛋一颗(自然生长的土鸡蛋更好),用清水煮熟。煮的水最好能将鸡蛋全部覆盖,开大火,然后马上将带壳鸡蛋放进锅里煮,水开三分钟后将火调到最小,再煮15-20分钟,关火,闷一两分钟,取出鸡蛋。


将煮熟的鸡蛋剥壳,趁着温热滚整个腹部,两胁肋部。


5、部分肝胆湿热是由脾胃湿热重波及肝胆导致,表现上也兼有脾胃湿热的种种表征,因此用以上疏肝利胆的方法,也要清除脾胃湿热,另外,成人嗜酒,常吃辛辣刺激类食物也会引起肝胆湿热。所以忌口这类食物非常重要。



http://dl.xiumi.us/xmi/ua/tWpI/i/d267e6b78e14556984069babba9eb9f1-sz_4699.jpg


孩子吃大量南瓜、胡萝卜、橘子等含胡萝卜素较高的食物也会引起手脚甚至全身皮肤的黄染,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停止食用高胡萝卜素的食物,一般3-7天就代谢掉了,对健康无害。

 

http://dl.xiumi.us/xmi/ua/tWpI/i/13b9ecfa7b27776c0500f3023e6f43ae-sz_2133.jpg


在我们工作室和学员群里遇到的儿童手足发黄,几乎都是脾胃虚弱引起的,脾虚则运化能力不足,导致水湿内停,产生寒湿、湿热,还可能波及肝胆,所以就算是脾胃湿热、肝胆湿热引起的手足黄,在清利湿热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头,对寒凉之品要慎用,中病即止。当孩子湿热的症状改善后,就要结合体质进行补脾。脾胃运化功能恢复正常后,自然就会化掉水湿,且气血也能恢复正常,不仅手脚黄的问题会明显改善,整体体质也能进步一大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