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样给孩子揉肚子,强壮五脏六腑,从根本改善体质

(2019-11-05 09:48:41)
标签:

健康

提升

腹部

保健

分类: 生活养护
http://img.xiumi.us/xmi/ua/tWpI/i/1bee8932fdb10773e8f65e3361caa2bf-sz_41738.jpg


腹部是人体重要的保健区。

 

五脏六腑都在腹部,脾经、胃经、肾经、胆经、肝经、任脉等重要的经络也都分布于腹部,因此中医把腹部看成“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

 

因此揉腹又称为“内壮法”,活了102岁的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曾言:“腹宜常摩,可祛百病”。经常给孩子揉揉肚子,可以充实五脏,从根本上提升体质,培植元气,远离病邪。

 

http://img.xiumi.us/xmi/ua/tWpI/i/f2bbd6af1e75c5e81823bcc9d40bae3c-sz_27744.jpg

当然,揉肚子也要有章法,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几种简单的揉腹法,大人孩子都适合。



http://img.xiumi.us/xmi/ua/tWpI/i/4d8dc47400aafc507a32374979bf074b-sz_8407.jpg


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这个穴位虽然属于任脉,但同时也是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因此它在调理胃肠疾病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循经考穴编》对此穴的评价是:“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作为日常脾胃保健,我们可以每天横搓中脘,因为中脘穴旁开两寸是足阳明胃经上的梁门穴,横搓中脘的同时也刺激到了梁门穴,两穴同时刺激,能够很好地发挥健胃消食、理气除胀、和胃止痛的功效。

http://img.xiumi.us/xmi/ua/tWpI/i/2b239785d8180e9a0cf5714cc1d10b4d-sz_48606.jpg


这个手法可用于调理肠道,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尤其对乳食积滞引起的腹痛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孩子平躺,家长用双手拇指的桡侧或四指指腹从孩子的中脘穴向两旁的肋弓边缘(斜下方)分推,每次分推30-50次。

http://img.xiumi.us/xmi/ua/tWpI/i/d14209e3bd3454f52190ef3b01bec888-sz_35609.jpg



http://img.xiumi.us/xmi/ua/tWpI/i/9cd55b6bb2767f6a7310d03cbb44ead6-sz_8333.jpg

 


武侠小说里总说“打通任督二脉”,武功就能变得怎样出神入化,其中这个督脉我们经常讲,任脉说得很少。中医认为,对一身阴经脉气具有总指挥的作用,任脉一通,气血自足,可调百病,而且任脉上还有很多明星穴位,如中脘穴、建里穴,神阙穴都可以强壮脾胃功能。气海穴、关元穴还是补气的保健要穴。可见疏通任脉对人体的健康有着多么大的好处。

 


任脉循行于腹部的正中线上,我们在疏通的时候可以在膻中穴(两乳中点)到耻骨联合处的这条胸腹部中线上,从上到下,再从下往上来回按揉。


http://img.xiumi.us/xmi/ua/tWpI/i/48ed983a4e730b850d9c27af079cdd99-sz_54136.jpg


http://img.xiumi.us/xmi/ua/tWpI/i/ba8f60c29b3480cb588c1411829ab7bd-sz_8379.jpg


胃经在人体腹部的一段是中线旁开两寸的那一段,从不容穴到气冲穴。


http://img.xiumi.us/xmi/ua/tWpI/i/b6946ea29ba6ae26fbe9c32470f629f1-sz_32424.jpg


不容穴的位置是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气冲穴大约在大腿根部。按揉时只要找到中线两旁2寸的这条线即可,可以循行胃经的路线,从上往下推即可。



http://img.xiumi.us/xmi/ua/tWpI/i/fd4a0864a52146cc055be8f18597cdb6-sz_8565.jpg


中医认为人体肚脐的四周分别与人体五脏相对应,常揉、捏肚脐四周,就如同给五脏做按摩。


而当五脏出现病变时,肚脐的对应穴点就会出现压痛感。因此我们不仅可以以此来判断哪个脏器出现了异常,还可以通过经常按揉压痛点来调理。


http://img.xiumi.us/xmi/ua/tWpI/i/d93a7df0a2050322abd5903d3a39ff77-sz_14709.jpg


如果没有压痛点,可以食指伸到肚脐眼里,拇指在外面,一起沿着肚脐边捏,每天捏10圈或者20圈。

 

http://img.xiumi.us/xmi/ua/tWpI/i/eb2744c4370440e7606266a088f8f1c1-sz_9114.jpg

 


http://img.xiumi.us/xmi/ua/tWpI/i/176a8768cf2e60338ddccde0b8b6e68c-sz_7566.jpg


这是调理脾胃功能用到最多的手法,可调节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对消积滞,缓解便秘都有帮助。

 

顺摩腹全掌贴于宝宝肚子皮肤,做顺时针摩腹,30次。


http://img.xiumi.us/xmi/ua/tWpI/i/7213958fd5191f2afcce8340ec1630ea-sz_29117.jpg

 

另外,对于由于脾虚、肾虚引起的腹泻,要逆时针摩腹,逆时针为补,可以健脾止泄。



http://img.xiumi.us/xmi/ua/tWpI/i/bd4c53b7e7d88f8f1d9b8e5c2bdb3a06-sz_9175.jpg


最后还可以把手搓热,用手心对准肚脐,通过手心里的内劳宫,用我们心的能量输送到孩子的身体里,用温暖、安定的心神守护孩子的健康。


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做一做太极按摩。



http://img.xiumi.us/xmi/ua/tWpI/i/b237f1f82a101fd05377a3fe4e05f170-sz_3112.jpg


注意事项:


1、按摩前,家长要将双手搓热,避免用凉手触摸孩子腹部。


2、给孩子摩腹时,如果孩子觉得饿了,或者产生肠鸣音、排气等,都属正常反应,不必过于担心。


3、消化道出血、腹部有急性炎症、癌症或腹部皮肤破损的孩子,不宜摩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