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晒晒背排出多年湿邪、寒邪
 (2019-07-17 11:44:16)
	
			
					(2019-07-17 11:44:16)		| 标签: 健康文化育儿妙手莲华 | 分类: 日常观察 | 
入伏以后,很多家长都开始给孩子冬病夏治,用三伏贴、艾灸来补阳气,并把体内的邪气排出来。
艾灸可以补阳,而天地间最大的阳气来源,自然是太阳,而三伏天的太阳最具威势,可谓人间一宝,如果用太阳来灸一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也叫天灸。
灸,从火从久,久意为长时间,久与火结合起来就是长时间用火烧灼的意思。
怎么灸呢?很简单,晒背。
1
三伏天晒背法
这个方法出自清朝天休子所著《修昆仑证验》一书:
“凡男妇头风、脑漏、牙疼、耳肿、脚气、臁疮、手足腰背筋骨疼痛、风寒、湿热、虚弱、酸软等症,于三伏日巳、午、未时,赤身于烈日中晒之,不论新旧大小病症,概能痊愈除根,即妇女月事,亦可晒,通天地化育神工,难以殚述。第不可遮盖著衣,乃致受热也。”
“有人传以晒法者,伏天赤身于烈日中晒之,汗如水流,风来凉爽,不觉其热也。惟初晒必脱皮,厚薄皆随其病,甚至起水泡,其愈极快,无过二日者,真化工也。”
翻译一下意思是:
凡患有头风、脑漏、牙疼、耳肿、脚气、臁疮、手足腰背筋骨疼痛、风寒、湿热、虚弱、酸软等症的人,在三伏当天的特定时间(9点~11是巳时,中午11点~1点是午时、1点~3点是未时),裸露身体在烈日下晒太阳,不论新旧大小病症,都能痊愈除根,即使女子月事期间也可晒,
伏天赤身晒太阳,汗流浃背,但是并不觉得热,反而更能感觉到风的凉爽,只是刚开始晒的时候,一定会脱皮甚至起水泡,至于脱皮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不同体质、不同疾病。但是这种晒伤痊愈得很快,不过两天就能够好了。
2
 
现在的人离太阳似乎越来越远了,无论上班还是上学,平常都是早出晚归,白天基本都呆在有空调暖气的房间里,压力、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思虑……也都会损耗阳气,所以更要趁太阳热能全部倾泻而出的时机来补一补阳气。
为什么要晒背部呢?中医认为,背部属阳,背后的督脉统领一身之阳气,当督脉能够源源不断地接收来自太阳的能量,就像启动了人体的“发电厂”。而督脉的两边是足太阳膀胱经,联络脏腑,是身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晒这里的时候,毛窍充分张开,能帮助人们排出各个脏腑的邪气。
可以说 “养背”就是“养命”。
3
三伏天晒背的那些讲究
1、不同年龄段的人晒太阳的时间长短也不同:
婴幼儿晒太阳每次15到30分钟左右;
中青年人群晒太阳每次60到120分钟左右;
而老年人晒太阳每次30到60分钟左右;
2、最好的时间是在每一伏的第一天,也就是7月12日、7月22日、8月11日、8月21日。三伏的其他日子次之。
3、要裸露皮肤去晒,如果有遮挡衣服,一个是影响效果,一个是流出的汗液不能马上蒸发,增加湿热。
4、也不要隔着玻璃晒,效果会大打折扣。
5、晒的时候要喝点温热的红糖水、淡盐水、大米汤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
6、晒背之后毛孔打开,最好在荫凉处等会儿再穿衣服。也可以用干毛巾把汗擦干。避强被强风吹到及接触冷水!
7、当晚可用温水沐浴。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