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言特点
(2016-05-25 09:18:15)初中语文语言特点
类题形势分析:
语言特点(语言风格)类题目在2011年——2015年的中考题中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是近年泰安中考的必考题之一,也是考试中的难点和易错点。
往年中考考点深析:
【2011年】17题《看云识天气》中描写卷云的一段语言特点是“形象生动,色彩鲜明”;
【2012年】13题《雪》中描写朔方雪的一段文字语言特点是“粗狂急促”;
【2013年】14题《社戏》中文段的语言特点“清新自然,充满诗情画意”;
【2014年】17题《变脸》中对狗娃唱词语言风格分析错误的一项是“情真意切,文辞典雅”;
【2015年】21题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人物对话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句式整齐,通俗简介”。
讲题思路综述:
近年来的泰安中考题越来越彰显“紧贴文本”的特点。因此 对于这类题型,给学生讲解时的思路是植根文本,咬文嚼字,辅以课例。要判断选文的语言特点,首先要明白不同语言特点(比如清新、典雅、粗犷和通俗等)的内涵。其次,要找到文中的典型句子,通过分析典型句子的语言特色来概括整个文段的语言风格。
举例:
2013中考:阅读《社戏》中的节选文字,完成9-13题。
14.这几段文字的语言特点是 ()
A.冷峻犀利,富有人生哲理。
B.华美绚丽,摇曳多姿,生动形象。
C.清新自然,充满诗情画意。
D.古朴典雅,委婉含蓄,表意丰富。
讲解思路:从文字入手,辅以课例
冷峻:冷静严肃
绚丽:华丽灿烂
清新:语言新颖,不落俗套,清爽而新鲜
典雅:文辞优美,正派庄重
“踊跃的铁的兽脊”“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比喻新颖措辞清爽,当属清新一脉。
【2016年样题】30题:“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假如我再上一次大学》的语言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题步骤:质朴。文中例句,文章语言平铺直叙,娓娓道来,朴实无华。语言特点+文中例句+进一步分析这一语言特点
样题变客观为主观,不再判断属于何种语言特点,而是要求考生直接写出文章语言特点并分析,增加了难度和分值。
常见语言特点剖析:
隽永,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蕴藉,含蓄不显露。冰心《谈生命》
冷峻:冷静严肃
绚丽:华丽灿烂
,多用描绘性语言和修辞。
清新:语言新颖,不落俗套,清爽而新鲜。
典雅:文辞优美,正派庄重
。
质朴:平铺直叙,娓娓道来,朴实无华。
豪放与柔婉 |
豪放 |
所表现的题材多为雄心伟业;所描写的景象境界开阔;所运用的动词富有力度、形容词和副词色彩鲜明;有时有激越昂扬的抒情;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修辞手法。 |
柔婉 |
所表述的对象纤巧细致;所表现的情感细致缠绵;所描写的画面色调轻柔;修辞上少用排比、夸张、反问。 |
|
直露与含蓄 |
直露 |
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 |
含蓄 |
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象征、比喻、设问等手法。 |
|
质朴与华丽 |
质朴(平实) |
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绘性语句。 |
华丽(典雅) |
讲究节奏和韵律,多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修辞手法。 |
|
庄重与诙谐 |
庄重 |
文章的话题较为严肃、语气凝重,句式整齐、完整而绵长;关联词运用完整准确。 |
诙谐 |
语气轻松幽默,多夸张、反语、比喻,有趣味。 |
|
简洁与繁复 |
简洁 |
语势流畅,多用短句。 |
繁复(细腻) |
多用长句,多对比性和辩证性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