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很快就要結束了,回想心酸抗疫之路,不禁清拎的辛酸,苦默默咽,痛悄悄忍。這一年,看慣了保安的蠻橫,也看慣了红袖章的粗暴;習慣了上廁所掃健康寶,也習慣了天天排隊做核酸,適應了居委會因次密接,整體被嚴密的封控,鐵皮圍擋,到處都是鋼管碰撞聲音。這一年,一半核酸,一半心酸,能讓我們這些老人活下來的,不是激情夢想,也不是詩與遠方,而是家裡的餘糧幾袋,包裡的碎銀幾兩,失去的是時間,收穫的疲憊,忘不掉的是經歷,回不去的是昨天,願這個冬天的風,吹散所有煩惱和反復的疫情。
毫無準備,一覽無餘的全面放開了,一人感染,全家遭殃,到處是哀鴻遍野,全面放開已經20多天了,沒有看到生意興隆,反而更加冷淡,蕭條,沒有看到放開的好處,而是很多亂象出現。以前,藥店不能經營退燒藥,感冒藥,現在成了奢侈品,一顆難求。而且價格不停上漲,現在病毒越來越厲害,磚家預測的90%都是無症狀,打臉了。
今天是陽後第六天,第一天,病毒沒有給任何喘息,當晚直沖41.2度,伴隨著全身疼痛,渾身發冷,一粒布洛芬緩鐸膠囊,半夜降到38.5,第二天高燒在38度左右徘徊。抗疫的盡頭是都的陽,西醫、中醫、玄學最後還要靠黃桃罐頭。傳家說,感染一次增加一次抗體,身體會更好;專家說感染一次後重複感染死亡率更高,不知這些磚家是哪個學校認證的。
近期,訃聞區多,很多院士去世,實事求是地說,他們的離去,很大慨率與感染新冠有關。早晨悉知,通州的一位攝影家昨夜走了,年僅了39歲,通州殯儀館採取嚴格的預約火化制度,非戶籍人每天最多20人,殯儀館已經超負荷工作。慶倖的是,2022年也已經接近了尾聲,我們即將踏著蹣跚的步伐走進2023年。這是一個時代的記憶,雖然它並不美好,但我們還需要繼續前行。災難無法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