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2021-08-20 08:08:08)
标签:

风景

摄影

写景

游记

杂谈

分类: 旅行影迹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从萨嘎离开阿里地区,沿着加吉线经过吉隆到定日,错过了219国道上的昂仁县,为了不留遗憾,由拉孜折返再次西行。从拉孜沿老中尼路左转进入318国道,往西野越来越开阔,我的心情越加舒畅、爽朗,犹如一下子摆脱了精神桎梏,获得了哪怕是短暂的微不足道的自由。行驶五公里左右,在查务乡直行进入219国道。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车子驶入219国道不久,我突然感到头痛耳鸣,一股宿醉未醒般的晕意向我袭来。我暗自思忖,是不是晕车了,不会的,我已到过西藏五个地市及20多个县,还从来没有头晕目眩的毛病,看见别人因晕眩而呕吐不止,便觉好笑。司机注意到我脸色铁青,嘴唇发乌,又不开腔,满脸痛苦相,问我有什么不舒服,我强打起精神说没有。其实我心里明白,一定是人们常说的高山反应。说出来蛮丢人的,不过也难说,没准是因人而异。有的内地人到海拔五千米的地方一点事都没有,可有的到海拔三千米左右的地方就受不了。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汽车沿着219国道继续向西北方向行驶,晃晃悠悠,跌跌撞撞,活像个醉酒的人,扬起赭红色尘埃,摇摇滚滚地向着目的地昂仁县飞奔。沿途公路两旁随处看得到一群又一群的黄羊亮着汽车尾灯似的白屁股悠闲地徜徉在草地上,或三两结队,或四五成群,无忧无虑,快快活活地过着清静、舒坦的日子,与孤独、惊恐、生命危在旦夕的草原俊男靓女藏羚羊相比,它们可幸远得多。随着藏民生态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个别十分无聊的人,几乎没人故意骚扰,侵害它们,使这些无辜、弱小的生灵得以自生自灭,不至于屡屡遭殃,只要不遇罕见的自然灾害,它们便扔有广阔的生存区域和空间。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太阳渐渐升起,晨光泛起羞色的红晕,又好似秋日里野狐狸火红色的毛皮,人们管这叫做朝霞。我曾到过西藏许多地方,却从未见过如此美丽迷人的朝霞和朝霞掩映的绵绵群山、万顷草原、千条河流以及活泼可爱的牛羊。这一派风光,在尘烟灰蒙的都市,你怎么也无法想象得出。而当行进在没有丝毫绿意,也无其它任何杂色,一切显得黯淡、苍茫、荒凉的旷野中,红色权且可以代替所有颜色衬托枯草和皑皑白雪。眼前兀地出现大片阔展开来的彤云,将大地染红时,我仿佛置身于红色殿堂里的红色人流中,周身感到温馨、灼热、暖融融。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越往西行海拔越高,我们便离天越近。汽车像离弦的箭一样潇洒地掠过一座座山,一道道梁,一片片草地,犹似勇猛的骑士策巴驱驶。我的意绪并没有因为大地被黑黢黢的偌大黑幕笼罩而变得阴郁凄然,惶惶不安。可我的头仍旧隐隐作痛,两耳嗡嗡作响,这与我此时的心境开成强烈的反差。尽管这地方远不及那树木青青,莽莽苍苍,百花吐锦,异卉争艳,流水潺潺,鸟鸣兽妖,却充满着原始的美,野性的美,健康的美,力量的美。否则,高原雪国的原野绝然不会吸引成千上万名国内外游客不辞艰辛的踏向这里,观光采风,猎奇涉趣,赏读天地相联处的奇妙风光,体味阳光的韵致,体验异域民风,感受生命的意义。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我们来到了昂仁县的政府驻地卡嘎镇,金措清澈的湖水和周围群山上的绿色“地毯”、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景观大道沿着湖边向卡嘎镇方向延伸,淄博公园,唐东杰布文化广场成为县城的地标建筑,一个背靠大山、面朝金措的美丽县城正在崛起。东西走向的金塔路,窜起了南北方向的达加路,塘东路,多雄路,空旷的马路上看不到几辆车,行人也很少。十多家不大的店铺、饭馆门前很少人影,路边一户藏式民居,有狗儿在院子里懒洋洋地躺着,四下里空旷得让人头脑一片空白。车子在县城中央昂仁金措大酒店旁边的一家川菜馆门口停了下来。这时,才感到肚子真得饿了。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顺着雅江一直往上,走过笔直的黑色路面,经过两个小时的土路颠簸,来到铁桥活佛和藏戏鼻祖唐东杰布的故乡日吾其乡。眼前是湍急的雅鲁藏布江一路东流,还有历经600多年仍屹立村中的日吾其金塔。日吾其寺的原址就在金塔附近的山顶上,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打,目前只剩下了残垣断壁。日吾其寺金塔由土石筑成,每层之间有环形甬道和台阶相连,甬道内保留了大量精美的古代壁画令人惊叹不已。寺庙依山势起伏,从南向北、由低至高呈梯次分布,主要建筑有千佛殿、灵塔殿、日吾其经堂等,毁于"文革"时期,现仅存遗址。从寺庙的遗址布局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看,具有十分明显的军事防御性质,是一座典型的融寺庙、城堡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述说着明代西藏建筑史上的传奇与当时独特的审美情趣。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圣地孤旅(六十)昂仁,迥巴藏戏之乡


        迥巴藏戏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发源地就是日吾其乡。相传在600多年前,藏戏始祖汤东杰布为造福雅鲁藏布江两岸人民,准备在其家乡日吾齐的江上修建铁索桥,为了募捐资财,他在白面具藏戏基础上,吸收当地的民间歌舞和说唱艺术,创建了第一个蓝面具藏戏班。迥巴藏戏是蓝面具藏戏剧种中一个重要的流派,是我国藏民族戏剧中最古老、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迥巴藏戏,上承白面具藏戏古老的传统,下启蓝面具藏戏,流传于西藏昂仁、定日、拉孜等地。迥巴藏戏的表演和唱腔艺术在藏族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由于它的风格特点鲜明,表演精彩绝伦,既开创了新颖华丽的蓝面具藏戏风格,又保持了藏族最为古老的发声法,以及宗教祭祀与古老杂技糅合为一体的表演。2006年迥巴藏戏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迥巴藏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8月脱稿于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