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2020-12-31 08:08:08)
标签:

风景

摄影

写景

游记

分类: 京华掠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午后的颐和园,寒风冽冽,显得有些冷清,空气被零下十几度的寒冷凝固,松树随着凛冽的西北风摇晃着身子,发出尖厉刺耳的呼啸,像是有意在蔑视冬天,游人似乎愈加寥落了。沿着佛香阁下到排云殿,走长廊、经知春亭到西堤十七孔桥拍落日。醉人的阳透过稠密的树枝伸进长廊,投下了窗棱的影子,地面上变幻着不同的光影,遥相互忆,虚实莫辨。一路上扑捉光影,朦胧里,望见破碎的一抹斜阳坠落在昆明湖边柳枝上,与那些冻结了身姿的枝杈共同配合,用树木的形,加阳光的影,组合成一些质朴新美,还有远处那座弯弯的石拱桥,它们不靠任何矫饰,只用赤诚坦然地打动着游人,我在光影中慢慢流淌。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仲冬的北京,日照较低,刚到下午四点,太阳就已经收起它那淡淡的光芒,好像也怕冷似的,躲进了像棉胎一样厚厚的云层。踏入闻名遐迩的排云门,五光十色的长廊如彩带一般,把前山各风景点紧紧连接起来,光影让这里熠熠生辉,使得建筑立体生动,我不自觉地陶醉于古代画师那精妙的画笔间,进入到那画中所描绘的意境中。就这样昂着头边走边看,不知走了多久,却依然觉得别有洞天、意犹未尽。昆明湖冰封水冻、草疏木枯,却丝毫不减皇家园林气势,湖畔虽然少了往日的喧嚣与热闹,却多了令人向往的恬静与安逸。远处的湖水在阳光的照映下泛着波光,一层层的涌浪而来;近处的湖水已经结冰,厚厚的冰层之下不知道还有几深几许。漫步到昆明湖的东南角,西边的太阳正红,湖面上泛动的光影所晕染,悄然营造出一片温暖而质朴的意境。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移步西行,一座高高的石拱桥秀立于眼前,老北京人习惯称它为罗锅桥,据说是园中最高的桥。远远望去,古桥奇突高耸,雄壮宏伟,犹如雨后之虹,横卧于冰凌之上,又如一条戏波逐浪的玉龙横卧在蟠龙河中,留下了晴日里一道靓丽的虹影。汉白玉单拱桥身精美华丽,宛若一位体态秀美的妙龄女子婷婷玉立在昆明湖的南端,桥身两侧一个个静美的望柱精致绝伦。蜿蜒曲折的西堤与堤上形态各异的六座桥完美融合,更具情趣,自有其别样景致再现。我站在桥上,抚摸着带有温度的望柱,宛如触摸到了当年工匠们那一双双粗糙的手。正是那一双双粗糙的手,雕刻出历史的痕迹,至今还可以让后人看到这雕栏玉砌犹在的静美,遥想昔日辉煌,仿佛历历在目。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沿堤而行,柳丝随风荡来荡去,一座重檐四角歇山式的亭桥映入眼帘,这便是西堤最南端的柳桥。站在端庄秀丽的柳桥上东望,垂柳迎风飘舞,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的十七孔桥,远远望去状若一道长虹卧在碧波上,气势宏大,好一派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致尽收眼底。再向前漫步,景明楼临水而建,无疑不只是西堤上的一个点缀,它是当年设计者的别具匠心给西堤画上了一笔多彩绚丽。穿过练桥、镜桥的桥亭越来越清晰,不再是刚入园时远眺的那般朦胧,犹如一位气宇轩昂的老人身披红、黄、蓝、绿相间的华衣端坐于青山翠柏之中,令人敬仰。此时不禁感叹,当年设计者和建筑者的颇具匠心。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往南行一百多米,经过玲珑亭台,廊柱之间映衬着点点余晖,十七孔桥像天空中七彩的长虹飞架在碧波万顷的昆明湖上,又像是一条蛟龙浮游在湖面上。仿佛一位美丽的仙女,舒缓着自己的腰肢,似要挽起廓如亭和南湖岛,一起在昆明湖上翩翩起舞。夕照阳光,照射在十七个桥孔东侧的桥孔面上,彤光尽洒,桥孔东侧最大程度的洒满了夕阳,远远看去就像桥洞内点满了明灯,光影交错间,展现出桥孔清晰的轮廓和剪影之美,充满圣洁和神秘感。远观金光穿洞,蔚为壮观,而穿桥而过又是另一种风景。桥头上的神兽也在对着余晖沉思,南湖岛和廓如亭,简直就像画一样,美的立体、美的不拘一格。不少摄影爱好者、游客把镜头对准了十七孔桥。继续沿着湖畔前行,镇守十七孔桥的铜牛出现在眼前,它那坚硬的犄角,沉静的目光,憨厚的面庞和那健壮的身躯,处处显示着稳健的美。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沿着长长的西堤漫步前行,赞叹她的大气、精美、甚至还有一种豪迈,置身于变幻无穷的风景中,有陶醉、有惬意,也有遐想。我陶醉在这美丽的西堤,就像欣赏一幅国画大师的精品佳作,夕阳彷佛带着我走回那些逝去的岁月。我喜欢西堤,每次去颐和园都要从这里走过,坐在长椅上休息的时候,任思绪在这里随着云彩飞扬,不着边际地在空中飘来飘去。过了西堤一直往西,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地方,残荷断藕,枯藤老树,也是另一种风景。再移目西侧,和西山群峰遥遥相望,西堤望西山,更清晰,玉泉山的白色宝塔比之前也渐渐清晰了轮廓,宛若一位端庄秀丽的女子静静地在远眺。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疫后逐影(二十六)冬掠西堤疏影

 

 

       留不住的斜阳渐渐落下,最后一抹浅黄从树的缝隙间泻了下来,我的目光伫立在缠绵的枝头,透过浮尘的光影,眺望着远方朦胧的景致,以及对面山腰那已经被灌木、杂草遮挡的白色宝塔,踮起脚尖,想伸手抓住落日的余辉,透过镜头去捕捉这即将逝去光影的足迹。我总想成为这精彩时光变化的捕捉者,因为只有这样用光与影的碰撞留住时光,才能在五光十色的摄影世界里发现真美。通过一声轻轻的快门,让光影变化的精彩,凝固成永恒的记忆。每次按下快门,那刹那间的美丽,瞬间被定格成永恒的记忆,其中滋味,妙不可言。

 

202012月于京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