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冬的早晨,暖暖的阳光辐照故宫,穿过午门,色调朱红的宫墙,蒙上一层灰度浓艳的色彩,透着一种低调而奢华的复古质感,庄重的红墙一展宏大气派和厚重底蕴,那充满沧桑感的宫墙延续着中国传统色彩美学的气息,历经时光荏苒,更添底蕴却不张扬。宫墙秉承了东方古典美学的气息,是传统图腾的象征,几百年来,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符号。站在朱红色宫墙边,回过头去看故宫有一种炎黄子孙血液里的那种美,美得叫人惊艳,美得叫人窒息,美得叫人只见一眼就再也移不开眼睛。



走进太和门,一重又一重朱红的大门,一座又一座雄壮的大殿,跨越六百年的风霜雪雨,依然召显着王者的霸气,那份壮观感,那份神秘感依然感到震撼。快步宏伟壮丽的前宫大殿前,举目望去,庭院明朗开阔,宫殿建筑造型所势磅礴,庑檐四角十只吉祥瑞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远观大殿,檐下朱红菱花门窗,鎏金铜叶,油润光亮,装饰华丽;正中已铅华落尽的金銮宝座,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不禁遥想其当年的璀璨夺目。




移步换景,看一门一柱一窗一檐,感受着故宫冬日静谧之美;高耸的宫墙,森严的城门,殿宇明柱,或是雕梁画栋的窗棂,无不被红色所围裹,使的整座建筑群带着皇家别样的风范,展现出别具一格的美,仿佛点亮了整个沉闷的冬天。大红带金的三交六椀菱花窗,金黄色的屋檐、白色的汉白玉桥、灰色的地砖,无不烘托出故宫红色的沉稳与传统,而这满目的红,便是故宫最好的形象代言。多少王朝迭代,命运浮沉、聚散悲欢在这里上演,但在几百年的滚滚车轮里曲终人散后,唯这一抹朱红依然如故。



漫步故宫,一面面红墙威严伴随着压抑,分割了座座宫苑,禁锢了段段情思,
一扇扇红窗棂在光与影之间,体味着岁月的流觞。远远地望过去,金色的顶子,朱红的城墙,红黄相衬对立,层峦叠起间,彰显着难以言明的皇家气派。百看不厌的宫墙在中国人心目中,似乎没有哪一种色彩,可以像红色那样嵌入每个人的灵魂,变成了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图腾,我喜欢把这种鲜血一样的朱红色彩叫做“故宫红”。故宫红或崇敬、或热烈、或喜庆、或娇羞,置身其中,除了感受到鲜明的色彩冲击外,还能在不经意间体会出庄严和凝重,最美不过那一抹“故宫红”。




故宫的色彩美在视觉上器宇轩昂、大气凛然,绝没有丝毫的粗俗和猥琐之感。这种美把器宇轩昂和凛然大气渲染到极致。每一片金色琉璃瓦都演绎着秦汉盛唐的繁华景象,每一根红色圆柱支撑着中国一代又一代龙之子的豪迈情怀。“故宫红”聚合了红土、红门、红柱,以及横梁彩绘上最鲜艳的那道朱红,这些不同的红色形成了“故宫红”的整体概念。“故宫红”有鼓荡千秋的风韵、感召万代的魅力,浩浩然让世人肃然起敬;我相信再去几十次也拍不尽故宫的那种色彩之美。




故宫承袭了以往宫殿的色彩美学,“故宫红”饱和度高,浓艳大气、风情万种,又极具视觉冲击力,给人带来摄人心魄的惊艳感受。“故宫红”有时是沉静的,一种内敛的高贵,一种洗尽铅华的优雅。“故宫红”有时是妩媚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故宫红”还是神秘玄幻的,寄托了人们对于生的留恋,对于死的敬畏。“故宫红”是厚重的红,层层叠叠的红,构成了一幅幅似锦繁花、人间仙境。“故宫红”是大紫大红;置身在故宫之中,放眼望去,你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视觉上的错觉,看到的红,不是红,是大紫大红。“故宫红”是千百年都不会褪色的红,是故宫最深处的印记。“故宫红”是一种沉甸甸的红,是一种饱经沧桑后的红,是一种历经磨难后的红,是一种血雨腥风后的红,这样的红,红遍神州大地,红透中国人的心和骨头。




故宫将红色的美体现的淋漓尽致,让每一个去过故宫的人都饱赏了一顿视觉色彩大餐,这份“故宫红”的色彩美让人感觉庄严尊贵,肃然起敬。红色的宫墙,见证着年年岁岁不同的故事;红色的廊柱,在阳光下微微泛着漆光;红色的锦鲤,在波光中划出优美的曲线。站在那蓝天下,瞧着红墙黄瓦,心生大气华贵。岁月苍苍,唯有这宫殿依然屹立不倒,唯有这一抹“故宫红”绵延数百年。泱泱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故宫红”,绝不仅仅是一种色彩,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渲染,更不仅仅是一种装点,她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承载着中国人渴望火红的梦,背负着中国人渴望瑞福的期冀。





红色是庄严的代表,红色是中国的国色,自秦汉以来,这种沉稳而又奔放、热烈而又豪迈的色彩,把整个中华民族深深陶醉,长久裹卷,至今她都亮丽依然。红色可俗可雅,红色透露出尘世的暖意和烟火气,是众多色相中最吸引人们目光的一种颜色之一,也是许多人都十分喜爱的一种颜色。红色,热烈饱满干净,而又稳重不张扬。红色,是一种幸运、喜气的色彩,给人大气、庄重、华丽的感觉。红色,是温暖的、安稳的、欢喜的、吉祥的。红色,鲜血的颜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像龙一样,成为中国的象征。红色,是积极、向上、和平、美好,凝聚力,生命力、永恒的象征。红色,是我最喜的颜色,鲜艳的极致是那一抹嫣红,年轻的时候总觉那红太抢眼,还有些俗。后来,不知不觉把大红穿在了身上。
2020年12月于京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