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2020-11-20 08:08:08)
标签:

纪实

摄影

写景

游记

分类: 京华掠影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走出地铁15号线马泉营站B出口,一座红砖建筑掩映在秋色间,映衬着蓝天白云,和谐而有艺术感,建筑外墙的三个圆形构造,鲜艳圆润,既雅致又别致,格外醒目,中间是入口。庭院里栽种了各种各样在秋季变色的落叶树木,每片叶子的颜色和建筑物融合在一起,斑驳陆离间形成一道绚丽的黄色,迷离的秋叶依附着红墙砖瓦,好像无声地诉说着秋之离别。距离开放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门前已经聚集了一大批前来参观的游客,各个都背着沉重的单反相机,三脚架等摄影器械,焦急的等待着。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北京红砖美术馆,新晋的网红打卡地,用中国传统园林意象精心打造,整体采用红砖为基本元素、辅以青砖建造的一幢现代园林式美术馆,既有红砖的复古气质,又有现代建筑艺术的简洁轮廓,还有山水田园的精致优雅,眼到之处,处处是风景。踏进展馆内部的一刻,我被眼前的圆形大厅震撼了,一个如古罗马剧场的下沉式凹地赫然入目,中央的砖砌圆环悬浮其上,给人一种古朴无华的气息,仿佛是肃穆的神圣场所。一束温暖的天光透过窗子,像舞台的聚光灯一样打在了一侧的柱子与地面交接处,这道光随着太阳的轨迹转移,显示着时间轮回,使整个空间氛围静谧而严肃。对久处于鳞次栉比、喧嚣嘈杂城市中心的观众来说,这是一座远离纷扰、怀拥有别样园林的美术馆。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馆内所置灯光不多,巧借门洞窗隙,引自然光线,洞穿而入,成其光影变幻的溢彩空间,得其流光迷离的空灵之美。从明亮的室外进入比较阴暗的馆内,视线自然而然地被大厅中央的光线所吸引,视觉舒服的享受着从明到暗的过度。在时间的变化中,光束打在红砖的每一个缝隙中,光影和建筑在这里巧妙结合,独特的空间与光影变幻,在红砖美术馆无处不在。红砖美术馆门多取圆势,数门相依,视觉突变;比邻连串,套叠成廊。四周狭长的竖窗,空灵剔透,窗框套叠,各色纹案镶嵌其间,恍如从中央的园形建筑辐射而出,悄然渐变,极目远眺似万花筒般。走在红砖美术馆,每一幕都像画一样充满了艺术感,交织的线条与独特的轮廓,既充满了禅意又带着现在艺术的视觉冲击,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大厅左边是展览区域,但我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停留,更多的是走向外面的红砖园林风景处拍照。庭院面积不算大,但是通过空间的分割,曲径回廊的设计,使得整个空间有效延伸,馆与园隔而不绝,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融通,彼此映照,互为延展,成为又一妙处。透过月洞门漏窗,园林景物纳于寸眸,远眺生借景之趣,回望成背景之妙。步入园林幽径,窗花、洞门集于一体,假山、古树、秋叶,平添了几分秋的浪漫;爬墙虎与红砖交相辉映,处处皆景,步步皆情,曲径通幽,别有意境。这里有更多的江南园林造景,越往里走,越是风景多样,可以随意穿梭。这里独特的建筑语言和创新的园林景观为当代艺术与文化发生、碰撞、呈现,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美术馆的多种可能。建筑整齐之美在这里得到了发扬,而植物错落凌乱之美亦同时得已体现。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庭院内无飞檐展翼,亭榭高耸,亦无诗人题壁,楹联点睛。青红二色砖瓦,随形造势,疏密合度,周回曲折。筑基台以高耸,辟幽径以逶迤,掘池塘以疏阔,架长桥以通达,植草木以玲珑,设门窗以显隐。游弋其间,翠蔓交络,穿花拂叶入则迷;回廊横桓,拾级寻径出则恍。登高丘而空阔,远望蓝天白云飞游;下洞府而迷离,近视翠蔓碧树摇曳。幽在曲径之中,美在回转之间,虽为人做,宛若天开,尽得中国园林移步换景之妙境。顺着桥前行,穿过门洞往北走是八连洞连廊,从一头望向另一端,如镜中窥镜,环中套环,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引力,拉着你往前走,去尽赏秋冬藤萝攀爬,一种对于美的诧异,让我迟迟不愿离开。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廊子的屋檐与下部的矮墙框住了远处的景色,犹如立体的长卷一般,我欣赏着这幅长卷,甚感惬意。拾级而上到了屋顶,豁然开朗,已然忘记身处何处,只觉得每上一阶都有期待,每望一眼都是欣喜。沉浸在寻找拍照角落的氛围里,穿梭在个个红砖搭建的空间里,也别有番乐趣。青砖在满墙的红色爬墙虎映衬下,格外醒目,红墙青瓦,有秋的意蕴,却没有秋的萧瑟之感。镂空的红砖墙,圆形走廊、瓦片屋檐,阳光穿过砖墙,留下几何图形影子,一个门可以成为取景地,层叠的青砖圆形拱门在爬山虎的点缀之下,有种童话般的美好。留下一个倩影,也留下一个念想,红砖与青砖不同风格的搭配,在这里丝毫不显违和,它们肆无忌惮的张扬着自己的气质,静静的在这里,等着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人观赏。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疫后逐影(十九)藏在红砖美术馆的一抹秋色

 

      

       中午的阳光总那么温暖,感受北京初冬的萧瑟与苍凉,金灿灿的银杏借着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比银杏树矮小的灌木就像孩子一样依偎在身旁,灌木丛中那红彤彤的,粉嫩嫩的,紫微微的小花朵儿是那样的视觉冲击。枯萎花瓣的香气,褪色干瘪的叶子,恣意生长的藤蔓,和艳丽的果实,形成了一种奇幻却又自然的氛围。红叶,黄叶打着卷儿,秋色斑斓,光影错落,红墙与青砖呼应,黄叶与绿叶交错。那银杏叶飘落一地金黄,那满墙的爬墙虎映照出红装,红黄交叠出美丽秋韵。踩着铺满落叶的小路,嗅着艺术里或喜或悲的气息,静静地漫步于园中小径,一枚枚叶红在眸里重逢,看它舞尽婆娑,看它落尽天涯,与最后一抹清瘦的秋色轻轻诉说、告别。我的脚舍不得挪半步,好想停下来自由的徜徉在这五彩缤纷的庭院中。

 

2020年11月于京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