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经立秋,天气仍然酷热地炙烤着地面的花草,烈日炎炎,流光似火,高温炙热,上蒸下煮般的束缚。七夕来临,天空多日阴沉,秋雨不歇,绵绵不断,有时大雨滂沱,有时细雨缠绵。撑着雨伞,行走在绵绵细雨中,倒也有一番风趣,或许是因为秋雨的陪伴,似乎不感到寂寞。我喜欢雨天摄影,在暗沉的阴雨天捕捉不寻常的凄凉感,那是一种境界。



走进紫禁城,秋雨声沙沙从红墙外,从屋檐上,从四面八方传来,由远而近,逐渐清晰起来。雨滴使红墙里的每一块青石,每一片树叶,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似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阕又一阕优雅的、带着幻想色彩的小曲。细细地秋雨,淅淅沥沥,滴滴答答的雨声,又如平平仄仄的韵脚,隽美了一路撒欢的雨。细雨飘满了整个紫禁城上空,一些游人望而却步,那些走在雨里的,也都噤了声,只是安静而缓慢地走着,偌大的宫殿渐趋安静,还原了它原本肃穆的面貌。



太和殿屋檐下晶莹细小的雨线,像是断了线的串串珠帘,一粒一粒滴滴答答落在地面上溅起朵朵水花。雨水织成了帘,断了又续,碎了又圆,多情的秋风舞动了雨丝,带来了桂花浓郁却带点潮湿的幽香。红墙里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漫步于飘满秋雨的红墙里,地上的青石映出红墙的影子,空旷旷的紫禁城,千殿萧索,万屋寂寞,空荡荡的万千屋宇,毫无生气的默默矗立着,柱子、窗框上的朱色油漆已渐渐剥落,几朵淡黄色的波斯菊,花瓣戴着颗颗雨珠愈发娇艳。



我踩着被雨洗刷的青石,地面晕开一圈圈涟漪,雨淋湿了高大的红墙,中和殿汉白玉围栏,苍翠古树都倒映在水中,
宛如天空之镜,虚幻与真实交融在一起。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寂静无声,铅华洗尽夹杂着泥土的清香,宫中的往事在雨中延绵,百年的沧桑岁月随丝丝细雨慢慢沉寂,只余古朴的建筑在轮回中亘古,在飘落的雨滴下,在已旧的时光里,古都的风韵依然可见。雨水波平如镜,紫禁城显出了它最静美的姿态,时而又云蒸霞蔚如梦似幻。



秋雨,不经意间凝固了紫禁城岁月,惊艳的时光让一切变得素净清雅,一重又一重朱红的大门,一座又一座精致的殿阁,一阶又一阶精致的汉白玉石台基,依然召显着王者的霸气。一场秋雨,穿越宫墙,穿越时光,瞬间穿越到明清,红墙漫上雨色,笼起一弯秋意,朱红色大门重重开启,厚重的沧桑散落一地。多少兴亡玄秘事,尽藏深宫不言中,那些隐秘在角落中的旖旎深情,和那附着在大殿下的历史旧痕,在每一处光阴缝隙里悄然上演。沿端门、午门、太和门一路直走,雨润了琉璃,翠了梧桐,红了海棠,一丝清凉,让天地溟濛,浩渺如烟。细雨还在静静流淌,秋雨多缠绵,积水泛起的层层涟漪,细雨勾连着落寞,更洗刷着过往,这座古老的皇宫禁城变得触手可碰。



站在太和殿雕玉的栏杆处,雨涌落琉璃瓦,敲打出轰鸣声响,丰沛的雨水从太和殿四周魑龙的口中一齐流出,成千龙吐水奇景。一级级的白玉台阶,俨然高耸,直直通向帝国的中心殿堂,磅礴的大雨从屋檐垂下,如激流涌动的瀑布,遮掩住大殿模样,水镜里倒映出了另一座宫城,映照着过去,更映照着未来。在拉长的影子中紫禁城又恢复了往日威严模样,但大雨洗涤过后的澄澈与思悟早已被它包容进了胸膛,带着不可磨灭的往事一同走向下一个百年。雨似乎越下越大,雨中的紫禁城显得湿润,空气略微萧瑟,丛花明艳,板路灰暗。我在雨里欣喜,我在雨里感动。



霏霏细雨处,飘落的雨滴轻抚保和殿砖瓦,沉淀了一座城故旧的岁月。时光流转,任由往来过客穿行,随丝丝细雨飘落,置于地面斑驳的镜中,抚摸砖瓦石栏,凭借着雨水去清晰尘封已久的记忆,色彩与线条任由雨滴调染描画,笔墨铺陈之际,引领着今人,追溯岁月流转的古意。一场雨又把神秘的紫禁城,变回了它原本的模样。百年的沧桑岁月,随丝丝细雨慢慢沉寂,在飘落的雨滴下,在已旧的时光里,古都的风韵依然可见。雨后积水寸许,波平如镜,此刻的紫禁城,显出了它最静美的姿态。一重又一重朱红的大门,一座又一座雄壮的大殿,一阶又一阶精致的白石台基,经过雨水的洗刷,倒影对着天空,仿佛在诉说百年的故事。



雨中的游人们,穿着打着各色的雨衣和雨伞,在庄重的宫殿中匆匆穿行,形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两旁那些上百年的古树依然绿意盎然,走在坚硬的石板路上,脚底却似传来一丝别样的柔情。空气中迷漫着湿露露的滋味,被雨滴清洗过的紫禁城亦显得格外地清爽。被雨滴清洗得碧绿的杨树、槐树、紫藤等,就像一位画家刚刚完成、水迹未干的水墨淡彩一般在眼前诗意地晕染开来,使眼前的整个画面都呈现出了别样的韵味,雨丝飘到秋天繁茂的绿叶间,我眼里全是碧绿的生命色彩。雨丝飘到见证了岁月的红墙上,我感受到这人间烟火滋味背后的温暖画面。雨丝飘落到坚硬的石板路上,我亦好似听到从久远的过去穿越而来的京腔京韵。雨并没有停歇下来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雨中游人的雨伞,如一朵朵七彩的睡莲绽放在素净淡雅的水墨画中,为雅致的画面增添了些许灵动。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皇帝的雨中生活,我无从记忆,别人也无从知道,那些想像中雨中的历史,如今依然清晰的封存在这个空间散落的雨滴里
2020年9月于京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