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上美姑县黄茅埂的土地,这里的美景让我们为之折服,远处延绵起伏的群山与蓝天连成了一片,轻薄如纱的云雾从山间绕过,美得令人屏息;身边一座座绿草铺地的山坡上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潺潺的山泉从坡下流过,不少彝族妇女在泉水边洗衣服。我贪婪地呼吸着这里的清新空气,耳边传来了叮叮当当的声音。放眼望去,不远处的山坡上,一群身着鲜艳服装的彝族姑娘向我们走来,她们个个穿着以黑、红、黄为主色调的彝族服饰,身上带着珊瑚、银环等配饰,笑容满面、婀娜多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美得不可方物。经过交流沟通,略显羞涩的彝族姑娘们逐渐放下陌生感,很配合的允许拍照。当都市中的人们将目光锁定在各大时装周,迷恋于各种奢侈品牌时,我们逆向而行,在这片富有古老文化、神奇传说以及万千自然景观的土地上,看到了一种不同的美,我要做的就是去诠释它,并将之延伸。





漫步在美姑县城巴普镇大街小巷,彝族男人英俊威武,小伙子们头上裹着青布帕,打着高高的英雄结,肩膀上斜挎着订有白如海贝一样的英雄带,披着青色或白色的察尔瓦,穿着宽大的“大裤脚”裤子,显得英俊、勇武、潇洒而又特别精神。他们的头发最有意思,据说,男孩子四五岁时起,头前顶就留一块方形的头发,成年后将其挽成一个发髻。人们视其为天神的代表,认为它能主宰吉凶祸福,所以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不能触摸、戏弄。彝族女人都有一头乌黑亮丽浓厚的美发,像黑色的瀑布从头顶上倾泻而下,柔软,妩媚,漂亮,洒脱。姑娘们头上戴着折叠多层的青布帽子,形状宛如瓦片重叠在一起,称为瓦形帽。这种帽子,如瓦重叠在一起,上面还绕有红丝线缠着的又黑又粗的辫子。姑娘们为了把自己打扮得更俊俏,让瓦形帽更耀眼漂亮,更富有民族特色,她们在头部的脑后插上一把小木梳,然后在耳上配带硕大艳丽下垂带穗的黄蜜腊珠,或是将垂吊肩际的珊瑚、银串珠反插在顶帕的发辫上,玲珑精美的耳饰与高耸的瓦盖头帕、粗大的发辫相互辉映,使头顶上弯曲的瓦盖头帕形状的彝族姑娘脸庞呈现出极为和谐的曲线之美,淳朴之美。远望轻盈徐缓,行走过来的“阿米子”头上摇戈、跳耀动晃动的珠帘与素色的瓦盖顶帕融合在一起,嫣然中更突显少女含羞藏娇,妩媚动人的画面。
团结街上,彝族姑娘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有的步履匆匆,忙着赶路回家;有的在商店指指点点,讨价还价,精心地挑选着自己喜爱的商品;有的自由自在地做着各种造型,愉快地拍照留念;有的蹲在路边,边说边笑地吃着烧土豆;有的左手斜放在嘴角边,贴着对方的耳朵,嫣然一笑地用彝语说着悄悄话,享受着安宁和谐幸福的生活。她们的服饰在色彩的运用上,沿袭彝族人黑、红、黄为基调,追求一种纯朴而又强烈,鲜明而又庄重,简洁而又大方的理念;在款式和结构上,有简与繁的节奏之美,动与静的变化之美;她们的服饰色彩丰富,款式多姿,还有大量的银制品和刺绣装饰,制作工艺非常精美,堪称一绝。美姑的彝族女人无论老少都穿多彩的百褶裙,这种裙子用黑布或青布打底,再饰以红布或黄布,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穿在身上的五彩裙,好似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直线造型的上衣与百褶裙细密的褶皱形成对比,好像蝴蝶翩翩飞舞。棉麻质地的衣料上丰富的刺绣,每一个针脚都不乏特色,不施粉黛,反而美得不露痕迹。衣襟上斑斓花纹,或绣或挑,或古朴纯正、或繁缛华丽、或疏密有致、或典雅别致,好一副图案纹样的大世界。这些图案以装饰特有的概括、提炼、夸张等手法,以鲜明、生动的装饰形式,不仅直接的再现了民族信仰,更间接地表达了她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美姑彝族服饰的配色中,红、黄、蓝、白、紫等原色被姑娘们大量使用,仿佛得到了天神的指点。她们深谙色彩的规律,大胆的运用着对比手法,着意白对黑、红配绿、橙与蓝、黄与紫,冷暖色汇合,另以中性色间杂,这颜色的碰撞,使纹样变得愈发醒目跳跃。彝族姑娘耳朵、颈部、手上和衣服上配戴的银饰或南红玛瑙制品,显得婀娜多姿,娇艳动人。胸前配满蜜蜡彩珠和银器等饰物,垂颈部戴银领牌;那昂贵的珠宝与奢靡的金银,那古朴的贝壳和纽扣,以及那一抹如沐春风的微笑,就是这大凉山带给我们最美的景色。很多人都觉得,眼睛是灵魂之窗,尤其对于平面摄影而言,眼睛是作品跟观者交流最重要的工具,也是最直接、最容易打动人的点。然而这弯弯的檐帽,只留下一个俏皮的笑,你永远也猜不透檐帽下藏着的是多么古灵精怪的一双眉眼。胸前的银饰细小而有序的排列着,仿佛能想象的到,她一蹦一跳穿梭在山林间,那银饰碰撞发出的清脆声。





美姑彝族服饰这一跨越千年的实用物已成为彝族民俗文化艺术长廊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和民族延续传递的标志符号,它传承和保留着中国彝族最古朴、最浓郁、最独特的传统文化。它让我们看到彝族服饰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文化艺术,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朴素的美学思想。多彩的彝族服饰是彝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创造才能的集中体现,是彝族人民生活积淀、审美情趣、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的结晶。彝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历史、是流动的风景线、是精神气质的物质体现、是民族智慧的积淀结晶。原生态的彝族服饰艺术,是千年凉山历史变迁的缩影。它古朴、亮丽、实用,成为凉山历史文化艺术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吸引人们眼球的一个亮点,它被许多历史学、文学、经济学、美学专家称之为跨越千年民俗艺术的“活化石”。彝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已经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7月脱稿于西昌州普格县新建北路螺髻山温泉山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