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呼毕勒汗
呼毕勒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891
  • 关注人气:1,4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2019-07-24 05:58:18)
标签:

风景

摄影

写景

游记

杂谈

分类: 旅行影迹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汪口青山环抱,是个三面环水的半岛村庄,一条随江而行弯月般窄狭的官路正街显得那样幽深狭长,看上去就像一条灵动的鱼,在宽阔的江面自由地浮游。垂直于官路正街的鱼塘巷、油榨巷、酒坊巷、水碓巷、柴薪巷、双桂巷、四通巷、桐木岭巷、夜光巷,赌坊巷,下白沙湾巷等十几条小巷与之贯通直达江岸,小巷构成了它那副完整而坚实的鱼骨架;官路正街是汪口所有街巷之,纵横发展的小巷将民居织成一个个。一个小巷就有一个故事,可想当年那是怎样的一幅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景象。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官路正街大约一里长左右,呈东西走向,宽仅容两三人并排通过。地面平坦光滑,所有的建筑均连成了一个整体,没有半点错乱的感觉;古街两侧大多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高耸壁立,在房屋的夹峙下,也有后改建的房子,有的建筑雕龙画凤,有的建筑装璜充满现代气息。从窄窄黝黑的巷子可窥见下面一小节明亮流动的河,很多妇女们在伸向河边的台阶上捶打衣物,“啪啪”的槌衣声和她们的谈笑声在宽宽的河面上传出很远很远;我站在清澈见底的河边,抚摸着埠头的旗杆石,凝视着通舟至此的青石碑文;仿佛穿越了时空,眼前浮现出一艘艘等待靠岸的商船,身边传来商贾们的阵阵欢笑声,好一幅繁华景象。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官路正街千百年来不知被多少人践踏过,青石板的颜色已经变得乌黑油亮;这条至今商业依然繁华的古街两边全是各种各样的商行和店铺, “俞立通德大立和等老字号的招牌还一如既住地挂在店铺的门楣上方。弯弯曲曲的官路正街形成了明、清时代留下的原生态集市,店铺的店面紧贴着古街,没有庭院,进深很浅,显得有些促狭;店里售卖的货品除了香樟木器皿,大多是文房四宝、古玩字画和一些古董家具。我漫步在这条古色古香的长街上,仍能从它的寂静中依稀感受到昔日商业码头的繁华。时值薄云蔽日,细雨斜飞,脚下的石板路在雨水的浸润下,闪着黝黑清亮的光芒,两侧墙壁苔痕点点,映射着与石板路同样沧桑的光;细雨中的官路正街,迷蒙清幽,清冷幽寂,给人一种穿越的恍惚感。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出了官路正街,沿着曲折的石阶往下,一座雄伟的麻石长桥赫然入目,永川河清澈的河水从桥下流过,对岸便是俞氏宗祠;跨进大门,气势恢宏,巧夺天工。四进四出的建筑在当代绝无仅有,保存至今的完美雕刻可以和故宫媲美。宗祠前面是一个小形厅堂,顺着两旁侧门进去,眼前是一个无顶的宽大庭院,地面全铺青石板。再往前的正厅,则是几十根柱子支撑的横梁、驼峰和斗拱。其上的雕纹有深有浅,有密有疏,既精致,极协调,各种人物动物和花卉的图案栩栩如生。大厅正中最上方有块蓝底镶金的匾牌,上题“乡贤”二字,可能是御赐之笔。往下“父子柱史”的形文横匾让我有跨越时空的感慨,或许其彪柄着俞姓人祖上的辉煌与豪迈。两侧的立柱上有一副对联:“史风千秋辈辈贤能皆俊杰,经文百代朝朝翰墨尽华章。”正堂名叫“仁本堂”,大约是取“仁者爱人,以人为本”之意吧!两侧是历代俞氏族人读书进仕的记载条文;大厅左右两侧的梁枋上,估计是历朝历代官宦的题匾,上面只有题词,没有留名。大厅正对面的立柱上也有一幅对联:“万古家风当感孝悌,百年世业乃在读书”,顺着屏风两旁往里走,则是宗祠的最上进,一个长方形的天井四水归堂,厅的正中摆放着一个明代官员和他夫人的图像,供俞氏万代后人朝拜。从图像上看,这位俞氏祖上官的品级不够高,或许其贤伉俪德才双馨的缘故吧。顺着原路出正门,回首那气势如虹的建筑,凝聚了多少代人的心血和汗水,也印证了代代俞氏人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的辉煌历程。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狭窄的巷子里还藏着一座懋德堂,是有着业至三省,家有百丁之称的巨商俞理臣的家产;俞家财产殷实,为人谦和,乐善好施,在当地颇有声望。宅子取名懋德堂,就是希望子孙行大善,积大德。懋德堂的建筑装饰十分精美,从大门砖雕的精致,到宅内梁、栏、门窗木雕的华美,无一不独具匠心,令人赞叹。据说,村里雄伟壮观的俞氏宗祠在修缮时,大门的五凤楼就是俞理臣出的巨资。俞镇禄“大夫第”座落在李家巷内,圈围内设有陶瓷花槛装饰,正屋石库门枋两侧的砖柱底座石桑上,有“麒麟,雀,鹿”图案石雕;屋内雕梁刻栋,石板铺地;天井四边的“走马楼”宽敞恢弘。整栋建筑体现了清代中叶徽派官宅的建筑特色。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红土情(三十四)古街长巷入汪口

       汪口古村落中现残存着许多明清时的古建筑,那一座座的大夫第进士第以及高大精美的民居、祠堂,无不显示出这方水土曾经的辉煌;这些建筑中以祠堂保存最为完好,而大多数的宅第其实已是破败不堪了。穿行在古村的那一条条幽深的古巷里,现代文明与古老建筑交织在一起。这些古宅现在都住着人,当然,他们是这些古宅的建造者的后人。从古宅的高大精美,人们不难想象这里曾生活着何等显赫的高官或身家何等丰厚的商人,可惜他们的后人们没有多少能守住这份祖业。眼前,除了祖先留下的高大精美的房屋框架,他们的室内设施极为普通,堆放着各种杂物,同别处农家没有太多区别,这不禁令人心生喟叹。

       20194月脱稿于江西婺源开元国际大酒店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改编、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