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2019-06-26 05:58:18)
标签:

风景

摄影

写景

游记

杂谈

分类: 旅行影迹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清晨,庐山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云蒸雾绕,好似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我穿行在这幅画卷之中,一路欣赏着庐山的美景,不知不觉中汽车停在幽静的参天大树林,阳光和树影落在书院门前的古旧牌坊上,斑斑驳驳,轻轻摇移。灵气起伏的庐山白鹿洞书院,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学术界的传播中心,历经了千百年岁月,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知识殿堂,经久不衰的傲立在庐山周围,吸引了太多游客慕名前往。虽知不少建筑都是翻新修复,但仍有一种庄严肃穆之感,让我不敢喧哗,不由放慢了脚步。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白鹿洞书院大门是一座双层飞檐单门,门上高悬明正德年间李梦阳手书的"白鹿洞书院"横额。门前柳树低垂,溪水潺潺,形成一派幽静的景象,由近及远依次排列着五个高大的院门,由此构成五大院落,每一院落又各有二至三进。第一个院落叫做先贤书院,其中最主要的建筑就是朱子祠。这个祠堂是专门为了纪念一代大家朱熹而建,如今作为他的纪念馆,祠中立有他的石刻画像,先贤为这个书院殚精竭虑,做出了太多功德,于是后世人都感恩于此,这么多年一直都铭记在心不敢忘却。先贤书院由中门分为前后二进,院门上悬李时达手书“先贤书院”横匾。门左侧有原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手书“朱熹纪念馆”金字黑漆竖匾。朱子祠为先贤书院主要建筑之一,祠为灰色砖瓦,平面呈长方形,祠内左立《文公朱子专祠碑记》,右有《白鹿洞书院教条》碑刻,上面有学达性天的金字匾额。走出朱子祠,我来到了报功祠,也称先贤祠、三贤祠。报功祠位于朱子祠西侧,曾先后祀李渤、周濂溪、程颐、程灏、张横渠、陈了前、陶靖节、刘西涧父子及其他有功于白鹿洞书院之诸先贤。作为纪念馆,祠内陈列《白鹿洞书院史展览》,有许多图片和石刻让我印象深刻。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棂星门院位于先贤书院东,为进入书院大门的第二个院落。棂星石坊是白鹿洞书院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我围绕着这座古老的门牌细致地观察着,发现门为牌坊式,六柱五间,二层石梁连接。中梁刻有缠枝牡丹,石抱鼓柱,饰海波纹,刀法粗犷简练。礼圣殿又名大成殿,它是书院祭祀孔子及其门徒的地方,殿正中是先师孔子行教立像,上悬清康熙御书"万世师表"匾额,像下有石龛、石香炉、石花瓶等。后壁有朱熹手书"忠、孝、廉、节"四字,殿中左右神龛有线雕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宗圣曾于、亚圣孟子"四圣"石像。殿旁两侧神龛还有十二贤线雕小石像,香炉里香烟弥漫,儒气中还带有几分禅气。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走出棂星门院,我进入书院大门的第三个院落,这里的主要景观有院门、御书阁、明伦堂、鹿洞、思贤台等。院门楼重檐灰瓦,檐下花岗岩石额上由赵朴初题写白鹿书院四字,门内又是一个小院,东西各辟出一排厢房,廊柱上有诗联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傍百年树,读万卷书。院中设六边形石桌一张,桌下石柱刻有精致的浮雕狮子滚绣球、猛虎下山、奔马以及狼嚎图案,石桌周围另设六个青石鼓墩。我坐在亭中休息一会儿,扶摸亭子里的石桌,就好似摸到了先者们放在书桌上的一本书籍,凝视亭柱上的盈联,仿佛看到圣贤们挥笔书写的情景。我去看碑廊,佛仿行走在千年的时光长廊里,目光穿过这数以百计的历代题咏碑,凝眸静观书院内那文采纷呈的匾额对联,那数以百计的古碑,那疏密有致的佳花名木,姿态各异,无不透露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白鹿洞书院内几进几出的大四合院,布局考究,呈扇形分布,由讲学、藏书、供祀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从建筑材质结构看,书院建筑多为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顶,给人强烈的历史厚重感。白鹿洞书院内,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台楼阁,古朴典雅;碑匾诗联,比比皆是。院内最引人入胜的是"慎思园"两侧的碑廊,明清两代的石刻一百余块,一块块被时光浸染的牌匾,散发出远古的气息,一重重飞檐斗拱的青石门楼,显示出昔日的辉煌,流连于院内,仿佛听到远古士子们的读书声在耳边回荡,穿越千年。走出白鹿洞书院,已近正午,站在贯道溪前,溪水缓流,舒缓有致,使我的心顿感宽容、淡然。白鹿洞书院,无市井之喧,读书就是修身,静心。读书需要安静,物我相忘,仁智独得,心无旁骛,方有所获。把脚步放慢一些,把心态放平和一些,拿出一些时间,静下来,听鸟啼,观溪鱼,闻花香,置身良辰美景,好读书不求甚解,不亦乐乎!白鹿洞书院古朴静谧,虽已不再像过去有学子入读,但是走进白鹿洞书院仍然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不论是别样的景致还是蕴藏的书画、文字皆流露出不一样的精神力量。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红土情(二十二)浑然天成的文化殿堂

      

 

       白鹿洞书院的东侧是紫阳书院,走到这里能够看见上方悬挂着的巨大牌匾,这一组院落是和朱熹有着很大的关联,因为他的别号就叫紫阳。其中的门楼行台以及崇德祠,都在向我展现一个古代时期的风貌,让人心中充满无限感慨。虽然现如今的大学遍地都是,但是这样的古书院仍是中国文化璀璨的瑰宝。在经过了这么多年,仍是人们心中一个具有崇高地位的所在。我俯首沉思,或举目远眺,都沉浸在那古老文化的悠远中,以求自己的心灵在这古老文化的悠扬中得以尽情涤荡。

      20194月脱稿于江西九江庐山花径堂酒店

      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改编、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