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和,是庐陵文化荟萃之处。它坐落在吉泰盆地的中心地带,距吉安城区不到十公里,与佛教圣地青原山隔江相望。两旁是平坦的万顷良田,面前就是滔滔赣江,背后是延绵不尽的山岗绿林。吉州窑遗址公园坐落在永和镇西侧的平地上,二十多座古窑包遗址如岗似岭,延绵近两公里。吉州窑是我国古代极负盛名的一座综合性民间窑场之一,也是世界上至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民窑遗址之一。2001年6月吉州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和镇窑区范围内文物丰富,方圆两平方公里的窑址范围内古窑瓷片到处可见,散于各处的碎片难以计数。长街小巷,可见一些用陶瓷匣钵片行行排列铺成的路面;通往田间的小路,也有断断续续的陶片路面。许许多多的水塘是当年挖土烧陶瓷而形成的,可见塘沿一两尺厚的陶瓷碎片堆积层累。这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窑场陶瓷碎片的堆积物,当地人称之为窑岭。




走进吉州窑遗址公园,伫立于东昌宋街,一条长千米的仿古街,看木格窗棂、飞檐翘角、青砖黛瓦,仍能感觉到无所不在的陶都遗风,可以想象当初的繁荣。那些闪烁着艺术华彩的陶器在心头倏忽而至,仿佛又听见了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和吆喝声,重现古镇当年“锦绣铺有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的繁荣景象。古窑遗址上一座古塔高高耸立,斑斑驳驳,显得古朴而挺拔。因塔位于本觉寺旁,故称本觉寺塔。塔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历史上曾遭损毁,宋代重修后保存至今。走过高耸巍峨的牌坊式大门,婀娜多姿的永和湖像玉带般呈现在我面前。吉州桃苑、陶冶坊、清都观、环秀轩、本觉寺塔、龙窑,各成情趣,错落其间,用陶瓷碎块竖立铺就的古街旧巷残道留存数处,顽强地保留着昔日的一丝威仪和一线风光。一条条用足坛和窑砖铺成各种图案的长街古巷,纵横交错,依旧保留了古城的风貌。街两边是三十多栋赣中仿宋风格的民房,在这里可以进行观光、购物、交易古玩。这里,散尽了历史的烟云,铺开了清晰画卷,让人心扉尽放,尽情沉浸在陶瓷文化的脉脉余韵中。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基因,仍在代代永和人的血脉中流淌、流传,描绘出更加壮丽的生命画卷。曾几何时,这里的喧嚣与繁华落幕,古窑包开始沉睡,一塔一观,成为了最安静的注脚。





吉州窑遗址公园形成了功能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区域,即游客观光区,陶瓷文化展示区和仿宋古街商贸区。漫步在吉州窑景区,当沉淀下历史的余香,在飘飘渺渺中闻之,仿佛穿越岁月时空。我捧起这来自吉州窑的瓦瓦罐罐,又轻轻放在一隅,一缕斜阳,让我的岁月影像变得清晰起来。一股轻烟从窑飘出,缎烧出了1200年陶瓷文化,一片木页天目传承世代,竟引一代代风流驻足。我用光影来诉说今天与昨天永和陶瓷诗意的文化故事,现在古瓷片、窑具还俯拾皆是。在吉州窑陶艺展示中心,不时可见游客在其中体验互动,跟着陶艺师傅,亲身体验拉坯、彩绘和陶瓷捏塑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体会到吉州窑工匠勤劳艰辛的奋斗精神。洁白的瓷土在辘轳车上欢快地旋转,灵巧的双手在瓷土上弹拨着美妙的旋律,就在这千年不息的韵律中,一只只充满生气的碗、盘、杯、瓶出现在眼前。然而,不断流逝的时光将吉州窑定格,吉州窑陶瓷烧造艺人们早已化作烟尘,但那些完整保留下来的陶瓷精品却获得了永恒。





走进博物馆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厅两侧墙面上的铜壁画《吉州窑工制瓷图》,展现了吉州窑瓷器的精美绝伦及其工匠的勤劳艰辛和聪明才智,馆内用物品陈列、实景沙盘、投影等多元化结合的阅读方式,通过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示了吉州窑的发展足迹,在动态演绎中一览千年古窑的繁华景象,感受吉州瓷文化的兴衰演变过程。我不时驻足观看,跟随着文物一起穿越时空,见证着吉州窑的沧桑沉浮,为永和吉州窑那段辉煌的历史感到震撼。漫步吉州窑博物馆,仿佛走进了宋元社会的历史画卷,整个建筑屋面像错落有致的窑包和不规则的窑棚,墙体上排列整齐的小窗口像是观火口。“吉安望邑”、“古镇永和”、“千年窑火”、“抟土成器”、“器行天下”等八个展区,形象再现了千年吉州窑陶瓷历史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吉州窑专题博物馆。





吉州窑瓷器,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绿釉瓷器刻划刀法犀利流畅,纹样飘动清逸;洒釉彩瓷器无须笔绘,形状幻化,意象万千;剪纸贴花瓷器乡土气息浓郁,实为瓷饰奇葩;木叶纹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乃千古绝唱;釉下褐色彩绘瓷器纹样多姿,具有笔墨情调。一件件瓷器既寓含文人意趣,又纳地方风情,雅俗共赏。吉州窑宛如一部鸿篇巨制,展现了陶瓷的美妙,谱写了历史的辉煌,凝聚着庐陵人的聪明才智,生动、形象地诠释了吉安的人文内涵。在这里,我大致了解了瓷器的制作过程,练泥、拉坯、印坯、修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釉色变化等一系列烧瓷技艺,从中领略到吉州窑手工制瓷的魅力。走在这古窑遗址上,若能静下心来,看时光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痕迹,陶釉的淡泊质朴,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是万物的根本,
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时经千年,如今的吉州窑早已不复从前,我们也无法看到苏东坡、黄庭坚、杨万里当年踏着匣钵和窑砖铺成的小道游历时的洒脱,但此时络绎不绝的游人,无一不在诠释着吉州窑瓷文化里留存至今的魂魄。
2019年4月脱稿于江西瑞金宾馆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改编、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