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非常珍贵的照片,作为传统技艺“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德格印经院雕版技艺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文化遗产”,未经主管部门许可不得拍照。

车出甘孜县城,沿国道317线一路往西北方向疾行,右侧是一望无际的辽阔高原,左侧则是延绵数十公里的雄峻雪峰。我一路上最为担心的川藏北线上的第一险关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这是去德格的必经之路。翻越雀儿山的确不是一件令人惬意的事情,目力所及之处,全都是嶙峋山崖与耸危孤峰,再加上飙风猛刮,飞沙走石,每走一步都令人胆战心惊。这座被称为飞鸟难渡的著名险关,哑口处海拔高达5050米,一路盘绕上行的公路,完全是在险绝的崖岭上劈出来的一条通道,汽车在上面绕行,简直是险象环生,令车上的每一个人都冒出一身冷汗。安全翻过雀儿山口,心里终于松下一口气来。一路下行,到了略微开阔些的色曲河谷时,著名的高原古城德格,就在我期盼已久的视线中出现了。





德格印经院坐落于德格县府所在地更庆镇的文化街上,印经院坐北朝南,主体为藏汉结合的四合院式建筑,共有三层。德格印经院是藏地三座古老的印经院之一,除它外还有日喀则印经院和拉萨印经院。旅游资料介绍,印经院始建于1729年(雍正七年),德格第十二世土司兼第六世法王曲吉,登巴泽仁发愿始建,经过约27年,于1756年完成。印经院二、三楼为雕版保存库和工作间,为纯木构建筑。阳光从天井中透入院内,数十万块珍贵的雕版层层叠叠,摆放有序。印经院至今仍保持着三百年前的传统木刻印刷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文化遗产”。木刻印版内容涉及藏区历史、医学、数学、文学、传记、语言文法等方面,还有天文、地理、历算等学科的宗教文献和经文注释、宗教经典论释、选集、格言等。这些雕版大都有200多年历史,最早的刻版可追溯至1703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印经院的保护力度。1996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2006年,作为传统技艺,“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德格印经院雕版技艺成功进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





晨曦微露中透着绛红色的藏式建筑,映入我眼帘的是藏区最为古老的传统手工印刷作坊——德格印经院中最大的印刷作坊。当我踏进印经院的大门时,一股混合着酥油和墨香的浓郁气息便迎面扑来。漆黑的墨盘,油亮的滚筒,两列十组井井有条的印刷工具,各自劳作的工人,这是一种古老建筑与古老经卷混合而成的奇特气息。在我的印象中,只有在藏地历时最久远的宗教建筑中,有时才会透出一缕这种气息。但是,如此浓郁、如此强烈地弥漫在空气中的感觉,却只有在德格印经院里才体会得到。印经院布局为回字形,有印刷室、印版收藏库、晾晒纸张室、装订室、经书保管室,以及塑有各种威猛神灵的护法堂等。在印经院建成的280多年以来,这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细腻、精巧的手工印制着一页页梵香缭绕的经卷。在藏区只要是德格版的经书,所有的人都会闻之生敬,视若珍宝。几乎所有的寺院都会以珍藏有德格版的经书为荣;几乎所有的僧侣,也都会希求在德格版的古老经卷中,品味佛陀至高无上的甘露妙法。





我的目光扫过陈列在架上的经版,在这些放满印版和画版的古老建筑中穿行,就好像走入了古希腊神话中“阿里阿德涅的迷宫”,简直令人眼花缭乱。为了防火,这些陈列室都没有安电灯,所有的印版和贮藏它们的木架都在暗红色的光影中浮现出一种神秘而古远的色调。它们在同样暗红色的墙壁间交错起伏,散发出古木、烟墨与酥油相杂的浓浓暗香。一个人磨墨刷墨,一个人取纸滚筒印经,还有一个人负责搬运经版和纸张。这就是印经院每三人为一个印刷小组的具体分工。活儿都是承包的,每个小组每天少要完成二千页左右的经文印刷。完工之后,他们还要到楼下领取第二天用的纸,取水将纸弄湿,然后用布包好,夹在两块木板之间,上面再压上四五十斤的大石头,把水慢慢挤出,这样用滗过水的纸,第二天使用时,墨迹印到纸上才不会散开。这些工人都是县里的藏民,印经院属于县办工厂,由于信仰的缘故,工人们做事都很虔诚,很多人一边念经一边做事,因此德格版的经书有很高的声誉,经版雕刻得最好,文字没有差错,印出来的文字最清晰,不愧为藏区印经院之首。从印刷史的角度而言,这里也堪称是中国传统印刷术“活着的博物馆”。





德格印经院的印版内容涉猎领域广泛,并汇合了藏传佛教各个教派的经典藏版,形成了包容并蓄的特点,位列藏区三大印经院之首。来德格印经院求经文的人依旧络绎不绝。有了众多佛教徒信仰的依赖,这里的印版便有了沉甸甸的文化分量。如果这种依赖一直存在,德格印经院的意义也会一直存在下去。据说,以前这里允许游客拍照,甚至摸经版,现在出于对印经院的保护,是不能随意进去拍照的。我争得印经院主管的同意,在他的陪同下幸运的拍摄了一点照片。德格是康巴文化的中心和发源地,德格印经院作为康巴文化的见证,是无数藏族人心血的结晶,这里的印板、纸张、雕塑,甚至是朱砂,无一不彰显着藏文化长年累月的发展与积淀,所以对德格印经院的保护和发展无疑是藏文化持续传承的基础,勤劳朴实的康巴藏民也将带着刻满祖先智慧的印版迈步向前,书写藏文化的新篇章。对了解藏文化的人来说,德格无疑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而对于地地道道的藏族人,今生如果没有条件去圣城拉萨朝拜,那么去一趟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的德格,在德格印经院朝拜一次,也可以了却一生最大的心愿。
2018年5月脱稿于德格县阿池果塔康藏大酒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