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终于踏上了向往已久的红原草原,这里是红军曾经走过的地方,也是大雁落脚的地方,广袤无垠的草原阳光灿灿,成群的牛羊是那样的温顺,悠悠然然在啃着草,袅袅炊烟在山腰,山脚下的村寨里升起,牧羊姑娘正骑着骏马从远方走向帐房。走进这片草原,灵魂就闯不出属于那片草原悠远绵亘的历史陈情,那个烈性果敢的游牧民族,早已将他们的民族性格根植在那片丰厚的高原草地让后人敬仰。红军长征的革命史册上,那片草原红色的革命情结更是光辉的一页。如今,当我在这片草原仰望一座座纪念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的丰碑时,这片草原成就的骄傲让我看到华夏民族更加广阔的前景。这片草原的古往今来都充满了神奇和高远,是人们向往的圣洁的净土灵地。身临其境时,会让人心里萌生一腔虔诚的崇拜和敬畏。这片草原更以他博大的胸怀传承着属于它的历史,在时光的更迭中走向未来。这片草原,千百年来萌生了天籁的自然之美,孕育出灿烂的文化与文明。





一条发源于查真梁子南部、叫做嘎曲河的河流,在这里宁静得看不出她的流向,却在平坦的红原草原上大幅度地弯来绕去,划出优美的弧线,好似一轮又一轮弯弯的月亮相连。弯弯的月亮倒映着蓝天上飘浮的白云,丰腴的曲线一如那嫦娥飞天时的飘逸优雅,曼妙舒缓。嘎曲河不是飞天离去,而是要去追随她心中的王子——黄河,但是她又舍不得离开养育她的草原母亲,于是她留连往返,踯躅不前,形成了令人神魂颠倒的月亮弯。月亮弯是那么柔美、那么安静,又是那么执着、那么多情,这里是黄河,但是却水平如镜,没有雄浑、没有激昂,没有奔腾、没有咆哮,但是,她真的是黄河。走进这片草原,给人净涤灵魂的新意。走进这片草原,它带给我宁静的向往和思索。红原草原的美在月亮湾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一片开阔的草地上,河流来回绕行,书写演绎柔情;河道绿意宽广,水流迂回平缓。再加上牛轭湖星罗棋布,孤草墩成群不结队,泄水能力极差,形成大面积沼泽。站在观景台上看月亮弯,湖、河点缀,似湖似河竞相锁日;弯、岛依存,大月小月彼此情深。黄昏时,月亮湾近处绿草茵茵,远处山峦叠黛,夕阳染红了天空,染红了流水,更染红了人们的心思。伫立在河边的牛羊,悠闲地吃着青草,晃动着水中倒影,使草原显得格外静谧。





过了海拔四千多的查针梁子,就完全进到了红原、这时候,天空会给你鲜明的的印象,让你发现这片天空和四川盆地的不同。这里,地面紧挨着天空,天空连接着地面,一朵朵一簇簇云彩老是惹眼。远处,云层卧着草原,草原枕着云层;头顶,云朵悠悠,或倏忽飘过,过去一团,又来一团,强烈的阳光便忽隐忽现。看那云,好多时候重重叠叠堆积得如一座座山梁,一群群楼房,一阵阵海浪,有的时候是单独的一堆两堆,如蘑菇如絮团,有时浓密厚重,有时淡雅稀松,有时轮廓清晰层次分明,有时朦胧弥漫如雾如烟,有时纹丝不动,有时游移飘忽。那云的色彩浓艳新鲜,重彩瑰丽,阳光下时而金黄,时而洁白,时而银灰,时而殷红,风雨中是灰蓝,是乌黑,日落时呈橘黄,呈橘红,呈亮金,暮色中就逐渐成为深紫蓝黑的颜色。登上海拔4345米的查针梁子,眼前突然亮丽光鲜,视觉遭遇强烈美感震撼:梁上满是橘红的阳光,斜阳把梁顶投到梁下起伏的草地上,巨大的阴影鲜明赫然,阴影外的草地金黄辽远。





站在红原看草原,草原是滚动的波澜,绿把大大小小的山峦包裹严实,密不透风。风把清凉到处传送,顺沟而来,逾山峦而去,使每一个有阴影的地方,都固守着一团凉意。白云在山峦头顶飘来飘去,时而堆积,演化成各种图案或动物、植物形状;时而消散,留下一条条云丝在天边,任高天挥洒,任蓝色铺垫。阳光像一把梭,编织着草原的各种图案:在云下她要画一团团动影,在水上她要折射出一束束光芒,在云朵她要涂抹绚丽彩霞,在人们的脸上,她要把牧民的喜悦彩画。其实,最重要的是太阳普洒的光明,使草原的每一种绿色,都散发出一缕缕轻柔的光,让大地充满了生命与活力。站在红原看草原,山峦像一个个散落天涯的绿色蒙古包,时而孤独,时而静默相连。山峦有的高大,不但袒露出曲折的沟壑,让松柏团聚,演绎成不同风格的山水画。而且还让山涧游荡,规划着自己的随心所欲;让白云漂移,在各种绿色之间选择自己的归宿;让民居靓丽,在山涧、在山脊、在平地,民居顺势而落,为宁静增添几分丽色。也有的山峦就是一道坎,一道梁,像平原中的一个气泡,大多显得微不足道,或者多余;有的像大海中的一朵浪花,淹没在绿色的广袤中,没有人能够记住她的存在。





五月的红原草原,春天刚刚来临,才冒出一点嫩芽的牧草,给枯黄的大地染上一层淡淡的绿色,一眼望去,广袤的大地,枯黄里泛着青色,苍凉而不失生机。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牦牛,如撒落在黄绿地毯上的一大把珠子,在山丘上、平地里滚来滚去,用嘴啃着那些用手都揪不起来的嫩芽,真担心能否填饱它们的肚皮。明净的天空蓝蓝的,大片大片的白云翻滚着,奔腾着,气势恢宏。远处白皑皑的雪山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清新的空气中散发着青草的清香味道,沁人心脾。不时出现的经幡和藏民,提醒我们来到了一块神秘而圣洁的土地。这个因红军经过而得名为红原的草原,在五月里犹如一个含羞的少女,悄悄躲在川西高原的一角,却藏不住她含苞欲放的美丽。我却在努力想像当年红军经过这片雪山草地时的艰难困境,心中回响起《长征组歌》中《过雪山草地》那首悲壮的歌曲:“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滩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志越坚……”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永不停息,我们轻易就让荒无人烟的沼泽成为了如诗如画的旅游胜地。面对蓝天白云,面对浩荡碧波,面对青青绿草,我们不应该忘记在那场世界军事壮举的伟大长征中,背负着民族希望的英勇部队穿越这片无人区时,不幸永远长眠于此的红军战士。
2018年5月脱稿于红原县芸谊大酒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