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2018-04-13 06:18:18)
标签:

摄影

散文

游记

分类: 旅行影迹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对成都不吝文辞,于是成都存在于小说里,诗歌里,散文里。其实,成都的美都在市井里,那种沉静的美,收得住,放得下,不浮躁,且心安理得。本是市井生活,却让成都人活出了另一种味道,也让许多来成都的外地人,不遗余力的参与了其中。成都人的举止言谈透着悠闲,这种悠闲似乎脱离了时代,街头的茶馆颇能显示这个城市的风格。成都人以喜茶品茶著长,每一条街道上都有茶馆的身影,或高雅,或质朴,却总能在每一间茶馆的门槛上捕捉到成都人茶文化的深厚底蕴。茶文化不是成都独有,但是能让人看一眼就记住的,也只有成都了。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走进茶馆,人总是满满的,开水茶壶飞来飞去,总有几十把,热闹可想。老木桌子,老木凳子,老竹子藤椅,客人坐上那些坐具,依然发出咿呀咿呀的响声,听起来非常悦耳。往茶椅上一坐,就有茶主儿一手提铜壶,一手端茶碗,笑吟吟上来。那些提着长嘴开水壶为茶客加水的伙计,穿梭于百桌千客之间,挥洒自如,游刃有余,颇有大将风度,胳膊能搁一摞盖碗,他手提铜壶开水,对准茶碗连冲三次,滴水不漏,称作“凤凰三点头”。那些端茶的几乎是中年妇女,一张有靠背的竹椅,一支旱烟杆,或叶子烟,似乎春夏秋冬都有一个没有加盖的小火篮,冷天用于取暖,热天则用以点烟,有时也燃着柏子、菖蒲等驱虫药,茶客穿着朴素,性格粗犷,憨厚老实,但却不失整洁。茶客中老妇的比例则神气活现地超过一半,她们三五成群,人手一盅盖碗茶,个个朗声笑语。服务项目特多,有卖花生、瓜子的;香烟可以论支卖,这在别处也很少见。一把铜壶在灶膛上冒着白色的烟雾。茶馆里烟雾缭绕,热气腾腾,手里端着一杯盖碗茶,感觉满身暖和。我不懂茶,但是喜欢到茶馆里去看看,听听茶客们天南地北的吹牛,听他们摆龙门阵,几乎所有的成都市井文化在这里拼接、混搭,一种城市欲望扑面而来。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茶馆里喝茶的人,仿佛来的都是熟人,谈生意的,打长牌的,看热闹的应有尽有。即使叫不出名字,都觉得眼熟,服务员提着一个长嘴的茶壶,在座位中间穿梭。他们把茶杯拿着,放好茶叶,哗哗哗的水就朝杯子里倒。茶叶渐渐沉入杯底,稍等片刻,茶味就飘香四溢。有的茶叶没有沉入杯底,就用茶杯盖刮两下茶水,嘴对着茶杯,轻轻的喝一口,那个品茶的滋味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话匣子拉开,无所不谈,谈国家大事,谈孩子的出息,谈老伴的厨艺,天文地理,军事战争等,成了他们的谈资,津津乐道,谈笑风生,几句闲言碎语,实为人生乐趣。耳朵听着别人的故事,心里想着自己的心事,稀奇人稀奇事多得很。一杯茶喝一天,许多轶闻趣事听在耳里记在心里,他们把眼睛一闭上,享受宁静与安详,享受一种情趣,一种氛围,一种淡雅,一种友谊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走进茶馆的深处,茶馆的茶味,抽烟的烟味,甚至汗脚的臭味弥漫在空气中,也许正因为这些怪味,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真的缺少了,那么生活就没有了滋味,也许就变味了。茶馆里没有人们浮躁的身影,喝喝茶,聊聊天,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感情融洽,给人看的姿态也没有太多的难堪。这种市井生活随处可见,你不能认为这种市井就是低俗。在成都,越是市井的生活,越是有着自己的味道。在成都人的生活里,茶和麻将是不可分割的,少了任一种,便像是菜里少了一料辣味。不管是高档的茶楼,还是街边的茶馆,你总是能看到四人一桌围着,打着成都人自己的成都麻将。说着地方味十足的麻将规则,手边定是有一杯茶,不论是什么档次的茶,都得是人手一杯。含烟而笑的妇人,手里和眼里满是麻将的影子,若是谁家一声胡了便能引起一阵唏嘘。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茶客们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重复着这样的生活,有的老了,有的去世了,大多数是中年人和老年人喝茶。茶客们喝一口茶,不时嘴里哼两句川剧,再喊两句川江号子,太阳下的茶馆就显得更加恬静,更加典雅了。茶馆像壶浓茶,把成都的历史泡旧了,肩搭毛巾的伙计,用拖腔拉调的吆喝,把时光的浮尘,掸了又掸。先洗茶,后续水,日子一如从前,人们不紧不慢地来,不紧不慢地走。一缕阳光,一碟瓜子,一盏茶,脆生生的话题,在人们嘴里有滋有味地嗑来嗑去。看茶叶沉沉浮浮,谈人生起起落落,茶馆恰到好处地把握着生活的温度。日子如茶,浓酽或寡淡,苦涩或清香,都是生活的味道。该续水时还得续水,该重沏时就要重沏。成都人愿意把自己当作茶叶,在茶馆泡着,温水中从容舒展的茶叶,是人们每天的心情。看着来往的游人穿梭在大街小巷,就是靠着藤椅上,闭着眼睛,享受着掏耳朵的快感。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成都茶馆喝茶有相应的讲究:若茶盖放在桌上,表示茶碗已空,茶馆老板会很快过来续水;茶客若临时离开,将茶盖扣置于竹椅上,表示人未走远,自然不会有人侵占座位,茶客随身携带的物品放置在坐位旁,老板也会代为看管。成都的茶馆,尤其是大众消费的茶馆,除外地人偶尔光顾外,大部分的茶客都是本地多年的老顾客。他们喝茶的钱都是相互给,只有第一位是自己给,有的茶馆为了拉生意,往往第一个来喝茶的人免费,第二个来时,第一个会给他付茶钱,第三个来时第二个为其付,以此类推。如果一个长年喝茶的人走进茶馆,无人代付茶费,表示此人在为人谋事上定有瑕疵,因此,盖碗茶中的三件套将碗喻为为人就是这个道理。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茶马古道总关情(三)品位成都市井文化

      成都人聪明,成都市井文化的斑斓,丰富而多样的生活情趣,都在茶馆得到释放和舒展。人们对于茶的钟应该是到了一种痴迷的状态,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这样的生活并没有完全的凸显出老成都的生活状态,但人们还是努力的在寻找,关于看不到的,或者是开始消失的生活迹象。成都茶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露天的茶摊,还是由门面房开设的茶馆,以及那些各式高档茶楼,那一杯杯淡淡的川茶,总在散发着诱人的醇香,让成都人永远无法抵挡,也不可能抵挡,这也许就是成都市井生活的真正魅力!

                                                                       20184月脱稿于成都瑞成名人酒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