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故乡,被奉为贵宾的几日里,饮食同样成了此行的主题。虽然我耽于摄影,一再强调餐饮可以简单些、随意些,但热情的主人还是别具匠心地让我感受到一个舌尖上的草原。临行前“上马酒”晚宴设在蒙古包里,他们邀请了当地乌兰牧骑几位蒙古族朋友,除了更多种类的蒙古传统美食之外,就是蒙古族歌手助兴。走进蒙古包,摆了一桌子奶食,奶皮子、奶油、奶渣子……还有月饼、桃酥。刚落座,餐桌上很快就琳琅满目了,焦香诱人的烤羊腿,肥瘦相间的手把肉、鲜香扑鼻的血肠等等。马头琴一响,气氛就来了,高亢的女声与浑厚的男声随着音乐一起响彻了我们的蒙古包,一曲《祝酒歌》罢,余音袅袅,我还深陷在那歌声里呢,美丽的蒙古族姑娘手捧洁白的哈达,端着一碗马奶酒来到了我身边,唱起优美动听的蒙古族民歌。一曲唱罢,她们把手上放着酒碗的托盘,高高地举过头顶,半屈膝地献上满碗的美酒,我情不自禁地躬身接过酒杯,微笑谢意,然后以右手无名指蘸酒向上一敬长生天,向下二敬土地,沾自己的前额三敬祖宗,伴随着欢快的歌声,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那一晚,我一碗接一碗不停的喝,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蒙古族人把引吭高歌和开怀畅饮当成幸福生活的象征,所以要用这种唱歌、敬酒的方式来款待客人,以表示对客人最诚挚的友谊。“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炒米奶茶手抓肉,今天喝个够。朋友朋友,请您尝尝,这酒纯正,这酒绵厚。让我们肝胆相照,在这富饶的草原上共度春秋。”这首歌道出了马背民族对酒的喜爱,蒙古族人生活中不能没有酒,也不能没有歌。开怀畅饮之后,耳热心酣,言畅意激,知心话说不完,酒友情道不尽。沉浸在微酣的惬意里,一支支饱含着深情,嘹亮的、撼动人心的祝福歌,仍在耳边回响:“远方的客人请你不要走,盛情的草原将你留,闪光的银碗高高举,请你喝一杯蒙古酒。”与此同时,热情的主人还要端着酒碗,双手齐额敬献他们的纯朴与真诚,身临其境,就是不想饮酒的人,也会愉快地干一杯。




蒙古族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一直是一个很神秘的民族,成吉思汗以及后来在中国历史上的元朝,都给中国历史留下了很多值得研究的历史资料。撇开其他文化,就蒙古族的酒桌文化和酒桌礼仪同样别具一格,体现了这个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他们喝酒讲究礼俗,认为“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酒给宾、主带来了隆重的气氛,带来了欢乐,深深表达着蒙古人对宾客的尊敬和深情厚谊。因此,蒙古人向客人敬献醇香的马奶酒或白酒,被当作是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
我从小是伴随蒙餐长大,那时候,肉食和奶食制作方法都比较简单,但也充分体现了蒙餐的特点。一是原料天然,二是烹饪方法讲究食物的鲜嫩和本味,除了食盐、少量的葱以外不用调味品。虽然也讲究所食之物的色、香、味,但主要是讲究牛羊肉的鲜嫩和本味,以及肥瘦、年龄、煮、烤的时间、火候等。现在的蒙餐朝着精细化发展,通过创新,种类也越来越多。一路往北,尽管不同区域的蒙餐各有特点,但是,无论走到哪里,一盘手把肉一定是蒙餐的标配。






手把肉又叫手抓肉,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抓着吃的肉。整只羊按着骨骼大小大卸八块之后放进冷水锅里煮,纯草原的煮法是只放点盐和葱,其他调料一概不放,以保证肉质的原生态。而且煮手把肉的柴火也很讲究,煤气要比电好,木柴要比煤气好,而牛粪火是煮手把肉最佳的柴火。一盘手把肉端上桌,看上去十分简单的烹饪方法,切一小块入口,却格外鲜美。手把肉的好坏,全在于环境和羊种,羊的品种、公母、年龄等因素。好的羊肉,带着天然的香气,最简单的方法才能让羊肉本身的特点尽显无疑。蒙古人喜欢煮到七八分熟,还喜欢带着健康脂肪的肉,那样的肉用蒙古小刀片下来,是一层白一层红,劲道十足,口感丰富,唇齿留香,入口已经变成了味蕾间的难忘记忆。吃羊脖子有规矩,先由主客下刀,切下两条脖子后面的肉,相当于北京人所说的“上脑”部位,交叉斜搭在肩背上,然后其他客人才动刀,各自选取自己爱吃的部位。






吃手把肉的方法也比较讲究,一般是左手持肉,右手拿刀,刀刃向内,从外向内轧肉。据民俗学者说,这样的方法体现了蒙古族人对别人的尊敬,刀刃向里,宁可伤到自己也不能伤到别人。一般情况下,羊的胸部和后腿部位的速记雅思这两块肉要敬献给尊贵的客人或长辈;羊的前肩胛骨部有一块类似扇形板子的骨头,蒙语叫做大冷雅思,这一块手把肉是要大家共同分吃的,应该是由主人用刀子给每个人分一块。吃肉的时候一般应该肥瘦搭配,特别像羊肋骨,它们外表一层都是肥肉,靠近骨骼的才是瘦的,所以一般吃这块肉的时候不能一层层吃,而应该把刀子由表皮向骨骼纵向垂直切,这样切出来的肉块白红相间,肥瘦搭配,吃着才鲜嫩可口,不肥不腻。如果自己单独吃一块肉,一定要把骨头上的肉吃干净,否则会被人讥笑为狗都不如。不过这对于不常吃手把肉、不会用刀子的认真还有点难,特别是脊椎骨头,结构复杂,古风和柔纵横交错的掺杂在一起,没有三两年吃手把肉、使刀子的经历是绝对收拾不干净的,所以奉劝这样的朋友最好别单独享用一块骨头或者尽量别选难啃的骨头。有些主人很讲究,会把煮好的肥羊尾一片一片的切下来分别敬献给客人,一般情况下客人都要入乡随俗,要十分友好地接受这份敬意,把这片肥羊尾全部吃掉,要是确实觉得有些肥腻,可以蘸点蒜蓉辣酱,主人会对此举示以宽容一笑,无伤大雅的。当然要想吃到正宗地道的手把肉,最好深入到草原腹地,深入到牧民家中,这样才不会吃到育肥的羊肉。吃了手把肉,平时你有半斤的酒量,这时喝上八两草原老酒也不会醉,不信你可以亲自一试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