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人的甘南(十四)一脚跨两省的小镇

(2017-11-21 06:18:18)
标签:

甘肃

旅游

摄影

分类: 旅行影迹

一个人的甘南(十四)一脚跨两省的小镇

       郎木寺镇很绝,一脚跨两省。一条小溪从镇中流过,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白龙江",清澈见底的白龙江把小镇一分为二。西北侧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管辖,东南侧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管辖。属甘肃省管辖的地面叫“郎木寺镇”,属四川省管辖的地面叫“纳木寺镇”。其实“郎木”与“纳木”对于藏语来说都是一回事,只是音译的两个不同汉字,是为了行政区划易于区别而已。浓缩版的阿尔卑斯山自然风貌被誉为“东方小瑞士”,汉、藏、回等不同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佛教、伊斯兰教两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在这里共生。走进郎木寺镇,不仅处处透出几分神圣和神秘,也显露出些许的休闲和随意。高原的太阳总是那么灿烂,阳光夹杂着从寺院传出的浓浓桑烟味在小镇上空弥漫,通往寺院的弯曲小路上,磕长头的藏民一步一拜艰难行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背着背包,拿着相机,不停地拍摄着高原小镇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郎木寺虽然是个居住着几百户人家的小镇,却也是个国际化的小镇。


一个人的甘南(十四)一脚跨两省的小镇

一个人的甘南(十四)一脚跨两省的小镇

一个人的甘南(十四)一脚跨两省的小镇

    我下榻在郎木寺国际大酒店,清晨便被门前的白龙江淙淙咚咚的吟咏声唤醒,溪水流淌的哗哗声和着不远处寺院的晨钟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顺街路而上,古朴原始的木板房夹杂着富有现代气息的民居沿着溪水两岸摆开,临溪水而居的居民在清澈见底的溪水上搭着简易的小桥,望着缓缓流淌的溪水和小桥,给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遐想。伴随着早餐铺中酥油茶、羊杂汤飘散的醇香,郎木寺镇渐渐热闹起来。一位身着黑色藏袍的妇女提着竹篮坐在“黑帐篷咖啡馆”门口编织手工饰品,几名金发碧眼的背包客从旅朋国际青年旅舍中走出,逆着白龙江蜿蜒而上。丽萨餐厅用过早餐的游人,将自己的随想写在便利贴中,贴在留言墙上。这片“铺天盖地”的留言墙上贴满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与郎木寺的心灵对白。举目眺望,薄薄的一层雾一样的白云浮在山腰,抬眼北望,僧人们的住所高高低低,排得密密麻麻。走在街上,让人感觉到这里并非草原一隅,而是有些国际化和异国情调的小镇。街道上常常有穿着枣红色袈裟的僧侣三五成群地行走着,这一切,使初来乍到这里的人们深深地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有一种浓厚的佛教氛围和那种难用言语表达的禅机。


一个人的甘南(十四)一脚跨两省的小镇

一个人的甘南(十四)一脚跨两省的小镇

一个人的甘南(十四)一脚跨两省的小镇

       小镇早晚尤具诗意,炊烟与云雾缠绵,眼睛惺忪的孩童在蜿蜒的木房间的小道上,有事无事地你来我去;红衣的喇嘛,有的平静悠然地料理着自己的琐事,有的顺着登高的山道向着天空散撒着祈祷吉祥的龙达,让走惯了急匆匆都市脚步的我,也有了几分适然。尾随着红衣喇嘛搭讪攀谈,问些自己想问的事情;蹲在寨民的门口,扯着一些儿趣的话题,让自己的思绪与炊烟云雾一起缭绕缠绵。傍晚,人们伴随着夕阳完成一天的回归,炊烟与云雾依然如故地缠绵,只是多了些许牛羊咩叫的回荡。寺院里的法鼓、法号,早晨低回,傍晚悠扬,给清静的小镇平添了几分神秘与圣洁。然而,也有一种高亢,直抵云霄,播发四野,回荡山谷,这就是清真寺唤礼塔上阿訇唤礼的喊声。两种文化和合相处,恰似美妙乐章中的声部合弦。


一个人的甘南(十四)一脚跨两省的小镇

一个人的甘南(十四)一脚跨两省的小镇

一个人的甘南(十四)一脚跨两省的小镇

       街道上茶叶店、藏香店、藏药店、咖啡馆里有书吧,糌粑客栈有酥油茶、糌粑,那些墙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留言、警句或谁也不懂的便签贴。川菜馆、米线店,吃饭时间,这里是方言大聚会。街道上、餐馆里肤色各异的游客,貌似背包客的青年情侣,也有一些中年夫妇,你不用费力随便摄入你的镜头。这里的商业,就一个小镇来说还算发达,一条商业街经营一些当地人日常需要的生活用品,小小的店面,还是超市经营模式。


一个人的甘南(十四)一脚跨两省的小镇

一个人的甘南(十四)一脚跨两省的小镇

一个人的甘南(十四)一脚跨两省的小镇

  街道、庙宇、白塔和白云的顶端,除了飘着浓浓藏香的味道,人间烟火的味道还有浓浓的印度香味。纯木装修的店面,里面卖的是一些纯毛的手套、袜子、帽子、外国香皂、民族饰品之类的小商品,店主是一个低头在笔记本电脑上看动画片的十来岁的小男孩儿。郎木寺小镇的魅力所在,就在于它不同于我们常常能够看到的那些风光小镇,熙熙攘攘的人群、挂满招牌的商铺、招揽生意的商贩、浑身现代符号的古迹。这里的山,这里的谷地,这里的小镇,总是氤氲着轻云薄雾,山总是那么神秘,谷地总是那么幽深,小镇总是那么静寂。


一个人的甘南(十四)一脚跨两省的小镇

一个人的甘南(十四)一脚跨两省的小镇

一个人的甘南(十四)一脚跨两省的小镇

       这里的藏族生活习俗很纯,服饰很少有现代符号,地道的藏衣、藏袍,头饰酷似康巴藏民,性格也似康巴汉子豪爽、好客、强悍。酥油茶和藏粑是藏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饮食。做酥油茶其实并不难,先将酥油放在碗里,用开水将其融化,然后加入藏粑面,加入少许盐和糖搅拌均匀即可,加盐加糖的多少视自己的口味而定。做藏粑和做酥油茶在程序上和使用的原料上都差不许多,只是少放些水将藏粑面与其他辅料在碗中揉成面团而已,然后攥在手中一截一截地掰着吃。藏粑面是用青稞制成的,食用时将藏粑面中揉入营养丰富的酥油,热量非常大,再与酥油茶一起饮食,既可抵御寒冷的气候,又便于旅途携带,这种简单方便的饮食习惯构成了藏族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种植青稞在藏区有着悠久的历史,青稞不仅耐寒而且产量高易管理,食用方便,用途甚广,是深受藏民喜爱的一种粮食作物。青稞除了食用外还可以酿制成酒,藏族是一个非常喜欢饮酒、纵情歌舞的民族,哪里有酒哪里就有他们的欢声笑语,似乎酒神赐予了这个民族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我喜欢这里藏民居住的木板房,木梁木柱木墙木顶木地板,木与木之间用榫卯着,卯来卯去,不用一根钉子,那么纯粹。昔日辉煌的建筑文化,已逐渐成为了一首流淌在年轮里的诗歌,这条拐着弯的街,连同街边卓玛们脸上羞怯的笑,也如诗歌一样,流淌在郎木寺的年轮里。

                                                2017920日夜脱稿于甘南州碌曲县郎木寺国际大酒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