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悟徽州文化(一) 引言

(2017-01-01 06:18:18)
标签:

徽州

旅游

摄影

杂谈

分类: 旅行影迹

感悟徽州文化(一) <wbr>引言

       徽州作为行政区划意义已不复存在了,但作为一个文化的概念,它不仅包含着过去的六府一县,而且还应该包含徽州文化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一些地方。从徽州的黄山、西递、宏村等地回来,我总想写下自己对徽州以及徽州文化的感悟。尽管在行前做了一些攻略,也只是一知半解。


感悟徽州文化(一) <wbr>引言

  我自为蒙古人,对徽州文化知之甚少。面对一个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诸多名人和程朱理学以及新安画派的滥觞之地,一个能够产生最具代表中国文化形象的湖笔、徽墨、宣纸、歙砚文房四宝的文化沉淀地,我有一种面高山而敬畏、临深渊不可以泅渡的陌生。只能走近,而不能够深入,我们在游览中感悟徽州的蓝天白云、绿树瓦舍、青山碧水,我们能够读懂那些繁复精美的雕花门楼和粉墙黛瓦之中深藏的中国文化的底蕴么?


感悟徽州文化(一) <wbr>引言

       徽州文化的徽学一下子成为于敦煌学、藏学相提并论的地域文化研究的三大显学之一。每天有无数游客以及文人学者涌向徽州,为这里钟灵毓秀的山川河流所陶醉,叹服这里博大精深文化,迷恋当地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人们在寻找徽州的真正内核,寻找她的精神和历史内涵,寻找她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感悟徽州文化(一) <wbr>引言

  徽州有天下第一奇山黄山,还有称为五大道家名山之一的齐云山,群山环绕中,秀美的新安江穿流而下,峰峦叠翠、村落绵延,如诗如画。由于数百年较少战火和兵燹,这里遗留着相当完好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景观,青山绿水之中点缀着粉墙、黛瓦、马头墙,更显清幽静谧。徽州曾有海内十分宝,徽商藏三分的说法。正因为相对发达的经济背景,徽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文状态,形成了自己在建筑、文化、艺术、哲学、数学、医药等方面的辉煌,从而拥有东南邹鲁,文化之邦的美誉称。走进徽州,如同走进一幅幅中国画。青山绿水间,群鸭戏水,渔舟唱晚,土坡田野上,桑林滴翠,牧人归迟,炊烟袅袅处,隐现着小桥流水人家。徽州是异常奇特的,也是鬼斧神工的,那种美丽,宁静,神秘,自然和天籁,的确是这个世界上不可多得的。


感悟徽州文化(一) <wbr>引言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有人说:建筑是固体的文化。的确是这样,走进徽州,给人印象至深的是优美的自然风光下徽州的建筑。从高空俯瞰就会发现,在青山绿水花丛中,总有黑白相间的老房子蹲伏在那里。以黑白为底色的古建筑,在青山绿水的背影下就像是一副副清新淡雅的水墨画长卷。青山逶迤,绿水蜿蜒,树影婆娑的水口,峥嵘矗立的牌坊,粉墙黛瓦的民居,伟岸宏大的祠宇,桥吐新月,塔摩苍穹。徽州就像一副宁静自得的桃花源画卷,也像是一座露天的古代建筑博物馆。徽州的古建筑代表着历史,她饱经沧桑,又平静自得,有时候她甚至像是老人,或者就是历史本身。


感悟徽州文化(一) <wbr>引言

       最能代表徽州民居风格的是西递、宏村的民居村落,背靠青山,碧水环绕,房舍整齐,绿树绕行。远远望去,粉墙黛瓦马头墙,起伏转折,在山区明丽的高天之下,犹如民乐在天幕下跳荡的音符,或呜咽或飞扬。同时它又给人以一种线条的朴素美,有如水墨洇润的中国水墨山水写意。而在线条白与黑的简约的背后,则是一种极尽奢华的雕梁画栋描金绘彩,这是否是中国人传统的明哲保身思想的内敛和徽商特有的财不露白的藏富思想体现?在今天看来,也就有了历史的沧桑和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和沉重。


感悟徽州文化(一) <wbr>引言

 

      在徽州,牌坊是与民居、祠堂并列的闻名遐迩的建筑。据考证,明清时代,徽州一共有数千座牌坊,直到现在仍存有一百多座,牌坊的意义有点类似西方的纪念碑,它用来旌表那些用传统价值观所判定的优秀人物。透过一座座貌似凯旋门的牌坊,能够透视徽州人的内心世界,洞彻他们的精神目标,从又一个侧面,清楚地认识徽州文化。

感悟徽州文化(一) <wbr>引言

  走进古徽州民居的小巷里,印证的是无数文人笔下描绘的意境。沿着青石小路蜿蜒向前,小巷曲折幽深,深宅大院间白墙黑瓦上的斑驳和瓦菲,任世人读出岁月的沧桑与世事的悲凉。遥想当年徽商少小离别家乡,鸡鸣早行,晓风残月,而怨妇倚楼远望远去的背影,年复一年,说不完道不尽许多离愁和相思。而这些相思,年复一年,随着岁月流淌,月盈月亏,都化作了矗立在徽州古道上那许多高大的牌坊,华美而寂静,无声地向世人述说着那并未远去的故事。

感悟徽州文化(一) <wbr>引言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的徽州文化,更难能可贵的是千百年来对文化的一代一代地传承和坚守,无论是天灾还是兵燹。才有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徽州文化的美丽,更能体会到中国几千年灿烂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以为徽州文化不失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千年守望者。


感悟徽州文化(一) <wbr>引言

感悟徽州文化(一) <wbr>引言

感悟徽州文化(一) <wbr>引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