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陵之奇——黄石寨

(2016-07-04 07:08:08)
标签:

湖南

湘西

旅游

摄影

杂谈

分类: 旅行影迹
武陵之奇——黄石寨
1P

       黄石寨,海拔1200米,为张家界森林公园最大、最集中的观景台,登到山顶要走3878级台阶,需要三小时的时间,我们选定坐索道上山,步行下山。缆车速度很快,隔着玻璃两边的狰狞岩石和奇形怪状的峰林让人毛骨悚然,脚下的黄石寨,石柱一个紧挨着一个,云烟弥漫,撩起1200米的高度,不到五分钟就到了接近山顶的景点。远眺群山云雾飘缈,群峰时隐时现,如同仙境怡然,云雨中黛峰在乳雾里飘渺,云雨将我们裹在浓密的雾色之中。从海拨1200米处领略云烟弥漫的山势,仿佛天与地仅只一米之隔,站在上面让你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你便会觉得所有的一切都触手可及。


武陵之奇——黄石寨

2p

武陵之奇——黄石寨
3P

武陵之奇——黄石寨
4P

武陵之奇——黄石寨
5P

武陵之奇——黄石寨
6P

       出了缆车,我们沿着山顶一条十分平整的小路前行,环境十分幽静,两边高大挺拔密集的杉树把天空遮的严严实实,偶尔在树木的稀疏处会露出一线云雾,穿过杉林幽径我们踏上了一条石条铺的环山主游道,不一会就到"雾海神龟''观景台,一块长约5米,宽、高各2米左右的椭圆形岩石,矗立在黄石寨西沿下山处,极象一只大龟伏在峰端,细长的龟头朝前伸出,龟背微微隆起,脚爪蜷曲着地,那神态活灵活现,大概是云雾漂流的效果,总觉得它在探头探脑,慢慢蠕动,便情不自禁地向后退上几步。站在观景台上瞭望,既像天边的烟云在漂浮,又像大海的绿波在荡漾,顿时让人感到心胸豁然开朗,而那些拔地而起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则裹着浓浓的葱翠,披着淡淡的薄雾,又不知从何处似神仙般的飘然而来,令人浮想联翩。


武陵之奇——黄石寨
7P

武陵之奇——黄石寨
8P

武陵之奇——黄石寨
9P

武陵之奇——黄石寨
10P

武陵之奇——黄石寨
11P

  猴帅点兵观景台。站在台上只见西边那些层层叠叠的奇峰怪石犹如千万猴子猴孙正在列队听令,气势磅礴,被称之为猴帅的那块象形石,耸立在它们的前面,仿佛正在点兵点将,发布命令,动员出征。东边那些叠叠重重的怪石奇峰则似天兵天将正在列队布阵,准备迎敌。中间深谷漂浮的云雾又像是混战中的尘烟,上下翻滚,好像战斗还十分激烈。


武陵之奇——黄石寨

12P

武陵之奇——黄石寨

13P

武陵之奇——黄石寨
14P

      "六奇阁”观景台是黄石寨绝顶处的一座3层观景楼,以张家界山奇、水奇、云奇、石奇、植物奇及珍禽异兽之奇而得名,能将张家界的奇胜集为一身,可见它是黄石寨最佳观景处。站在每一层的廊台上,或俯瞰,或远眺,左顾右盼中,都有不同的意境呈现。天桥遗墩、望郎峰、天然壁画、尽可悉数尽收。如今,云雨中的影影绰绰也有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魅力。


武陵之奇——黄石寨
15P

武陵之奇——黄石寨
16P

武陵之奇——黄石寨
17P

      从六奇阁下来,时近中午12点,我们步行下山。来到了摘星台,山梁尽头有由两块砂岩相叠构成的一座观景台。三面悬崖绝壁,周围铁栏围护,一古松似伞,挺立其上,下临幽谷,上顶云天,皓月当空时,立于平台上,满天星斗似伸手可摘,故名摘星台。我们沿着窄窄的铁梯爬上去,环游一周,体验了人置于万丈深渊之上,头顶着白云,似乎伸手就可以摘星揽月的那种飘然虚无的感觉。站在台上远望,连绵起伏的群峰,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鳞次栉比,若隐若现,酷似一幅淡墨山水画。沿着湿漉漉的石阶曲曲折折攀援到台顶,下临幽谷,云雾翻卷,犹如茫茫海上一只漂流船上的瞭望水手,心里充盈这豪迈,上顶云天,也是混沌一片。有风吹过,云雾飘移的间隙,那些奇异的石峰偶露峥嵘,真是“不上黄石寨,枉到张家界”。


武陵之奇——黄石寨
18P

武陵之奇——黄石寨
19P

      人走在山巅,如腾云驾雾,惶恐难喻,这里仿佛是天堂和地域的分水岭,令人沉浸在清癯而古远的幽梦之中。这名震遐迩的高山巨石,险峻得使人胆寒,坚韧得让人生畏,鬼斧神工的杰作,处处炫耀着大自然的无情和冷酷,也令我联想到人生的艰险、苦难和转折。这一根根孤傲而立的山峰,在地壳的剧烈运动中,经过无数次碰撞挤压,横空出世,因而绝处逢生,获得了生存空间。古语生于忧患,死于安逸,大概就是这样的人生哲理,黄石寨以独特的方式引导我审视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