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震动后的人生——读《神的孩子全跳舞》有感

(2018-10-17 10:32:04)
标签:

杂谈

情感

文化

分类: 经典文学作品赏析

翻启村上春树小说《神的孩子全跳舞》纯粹是因为亲历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地震后,看过不少关于描写地震的书,大凡会引起读者的同情,而很少有激起对当前社会和人类命运的思考。村上这本书是对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的思考,用他独特的方式挖掘地震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创伤,寻求解决的出路。恰如翻译林少华说:“地震无疑震撼和伤害了他,促使他进一步思考日本的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进而促使他从一个彻头彻尾的个人主义作家转变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 ”http://s12/mw690/006a59euzy7osQF7t3B2b&690


2008年的汶川地震虽说目睹了太多的废墟、被地震摧残的生命、毁坏的家庭,但自己和亲人并未任何肉身和财产损失,然后这么多年过去了,无论哪里发生地震都让我心悸,尤其是听到乡又地震时,当年大地震的画面倏然浮现眼前。地震时首次感到死亡威胁的惊恐,地震后为自己与亲人还能踩在这土地上的喜悦,却又为随时可发生的余震及灾后传来水污染、核爆炸谣言而恐慌。这些画面从未随时间流逝而淡忘。火车铁轨的震动、汽车开过地面的震动、走在桥上脚下的晃动皆让我骤然想到地震,不仅仅是因为恐惧。读了村上小说《神的孩子全跳舞》,恍惚明白这些年来地震给我的影响,读到以前些不曾思考的问题,也颠覆了昔日以为村上只是小资作家的误解。

曾为《挪威的森林》痴迷,也恰因此而误以为村上只是一个关注个人内心、命运的小资作家而对他感兴趣。不能忘记第一次读《挪威的森林》给我带来的喜悦。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冬日下午,读到一半时,兴奋得一边听甲壳虫演唱的《挪威的森林》一边在家里跑步,继而又读了村上其它的书,却再难感到那种喜悦,村上却成了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读《神的孩子全跳舞》只因是村上写的有关地震的书,而自己亲历过地震。书中首先能引起共鸣的仍是地震对个人内心的冲击。这是一部由6个短篇小说构成的小说集,书名取自于其中一篇小说的标题。6篇貌似不相关内容的故事却一层层由内及外、由小及大展开作者大地震后的深层思考。村上虽然写的是神户地震,但不以神户为舞台,也不直接描写地震。 在村上的笔下看不到惊心动魄的地震场面、撕心裂肺的骨肉分离,有个人内心的破碎、虚空、幻灭,仇恨,也有寻觅、抗挣、摆脱,最后在爱中找到出口。

地震给人们带来的无常,让不少人迷失生活方向,对人生更加迷茫,情感更无所依傍。即使亲人在身边,也会感到异常孤独。前两篇小说最能体现人们内心的空虚与幻灭。第一篇小说《UFO飞落钏路》主人公小村的妻子因连续5天看电视播放的地震画面后,莫名其妙失踪并留下纸条“再不想回这里了。”小村休假,受同事之托带一个盒子交给这位同事的妹妹圭子。小村的妻子为什么失踪,这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好似侦探小说一般让我想一路读下去,结果自然在意料之外,它当然不是侦探小说,不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然而那正是村上要表达的,也恰是多数人地震后精神上的虚空与幻灭。电视中地震的图像使小村妻子意识到婚姻生活的空虚,她说同小村生活一起生活就好像同一团空气生活在一起。“一团空气”可怕的虚空,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又如何逃避虚无?“实质性的内容”是什么,圭子的朋友岛尾告诉小村被装在了他带去钏路上的盒子里。看似荒诞的情节却映照了地震后人们内心的虚空,对人生的怀疑。人生有无意义,生命中有无实质性的内容?有的人抓紧享受眼下,无非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生理欲望满足,今朝有酒今朝醉。也如张爱玲笔下多数人在战争中抓住眼下一切可抓住的东西,小到吃一顿饱饭,大到结婚,是否眼前看得见的东西就是实质性内容?小村妻子的离家出走恰是眼下的东西不能填补地震带来的精神空虚,小村休假,似乎也在寻找实质性的东西。作者并未告诉我们什么是实质性的东西,却写出地震后人们精神上的迷离、空洞,寻求可填充空虚的东西。紧接着下一篇《有熨斗的风景》也是对人们精神虚空的延续。地震的无常是造成现实与空虚的转折点,也是经历过地震的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有熨斗的风景》指的是男主人公三宅画的一幅画。三宅也同村上其它小说的主人公一样孤独,虽说太太与两个小孩在神户老家遭遇了大地震,他却因喜欢在海边捡漂流木鼓捣篝火而独自在偏僻的海边小镇住下。此篇中有一个重要的意象“篝火”。女主人公顺子也喜欢篝火,顺子告诉三宅:“我么,是个空壳。”三宅告诉顺子,经常梦见自己被关在电冰箱里死掉。电冰箱里狭窄的空间是否寓意地震中被压在坍塌房屋下人们恐惧的心理,抑或也是不自由的象征,而“篝火”恰是自由的象征。形体自由的“火”可以让看到的一方随心所欲看成任何东西,“火”也寓意温暖、光明。故事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顺子依偎在三宅的怀中结束。同样的虚空,却有了温暖和希望。http://s4/mw690/006a59euzy7osQGph3Z93&690


对现实世界的迷茫、怀疑;精神上的空虚,找不到出路的幻灭感,经历过地震的人们很长一段时间会陷入这样一种心理状态。然而终归要走出去,回到正常的现实生活中。村上用火焰的光和热让人们一点点走出地震的阴影,过程则漫长。当灾难降临时,很多人不能接受这一现实,为什么前一分钟还鸟语花香、欢声笑语,瞬间就山崩地裂、骨肉分离。有的人认为这是老天或上帝对人类的惩罚,有的人因为内心的罪恶感以为老天对自己的惩罚。第三篇《神的孩子全跳舞》的主人公善也因为对母亲的乱伦感,以为地震是自己的这种罪恶造成的。善也是个私生子,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告诉他是神的孩子。二十五岁时善也乘地铁看见一个没有右耳垂的瘦削男子,凭直觉认定此人即是自己的父亲,于是跟踪到棒球场铁丝网外的小胡同时,男子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中。善也走进棒球场跳起舞来。跳着跳着,蓦然想到脚下大地深处有不吉利的低吼,有足以摧毁整座城市的地震之源。 “一言以蔽之,即地震可能源于人性中的恶。”上帝、老天或是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主宰着大地。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会无缘无故,有人性中的恶也有人类对自然的肆意破坏。第五篇《青蛙君救东京》犹如一篇童话,作者奇思妙想的荒诞情节,让读者看到一个自以为普通的平庸之人如何战胜强大的邪恶势力代表蚯蚓。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里已没有前两篇的空虚和幻灭,也是提到地震最多的一篇。主人公片桐是一个银行小职员,在代表正义的巨型青跬指引下“平庸”战胜了强大的邪恶势力蚯蚓,最终让东京避免大地震的灭顶之灾。平庸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之畏惧。走出地震的阴影,唯有克服心理的恐惧。倘若心中仇怨太多也难走向光明的新世界。

第四篇《泰国之旅》,故事已远离地震的发生之地,貌似与地震关系不大。甲状腺病理医生早月去泰国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并在此度假一周。司机兼导游尼米特把她带到一个神秘的老女人那里,有点类似巫师的老女人告诉早月,说她体内有一颗石子,而且说她持续恨了三十年之久的那个住在神户的男人没有在地震中死去,“那个人没死……”这是此篇中唯一提到地震的地方,却是全篇的核心所在。早月仇恨多年的人是谁?体内的石子不就是仇恨的种子吗。地震是否在惩罚恶人,恶人遭到报应,被害之人是否就可安稳快乐地活着。老女人却说:“或许不是你所希望的,但对你实在是幸运的事。”这里,早月仇恨几十年的人是谁不重要,为什么仇恨也不重要,体内那颗石子才是最重要的。老女人告诉她,只有梦中的大蛇才能把那颗石子吞下。尼米特还告诉早月,要慢慢做死的准备才行,若在生的方面费力太多,就难以死得顺利。201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是我一生中永难忘的日子,之前从未意识到死是什么,连想也未曾想过,似乎与已无关,更勿说做死的准备。当我从五楼办公室狂奔向一楼时,在剧烈摇晃的楼梯上想到了死。安稳的日子中,多少人会想到死?我们忙着活,日复日,总是在平常的日子里希求不断有好事降临,岂会意识到生命无常。倘若不时想到每个人的必然归宿,生命中是否少一些让我们寝食不安的仇怨?大地震中,有人幸存、有人死去、有人残疾,冥冥中谁在主宰我们的生命?为什么好人也会死去,坏人依然痛快活着?灾难对每个人皆是平等的吗?那个早月恨了三十年之久住在神户的男人没有在地震中死去,抑或,先前早月以为那个人在地震中死了,心中的仇恨就了了,然而体内的石子仍在,只能靠自己的心去化解。小说在早月等待梦中的大蛇到来中结束,意味着早月想化解心中淤积的怨恨走向新生。为走出地震的阴影,不少人看心理医生,村上此篇小说也似一张药方,告诫人们要放下心中的仇怨,再次出现生与死这个永恒的哲学问题:“要慢慢做死的准备才行生与死,在某种意义上是等价的。”抑或,经历过地震,让我们有勇气慢慢做死的准备,方能坦然面对这个世界,好好地活。

面对大地震,村上写了虚空、幻灭、跳舞、怨恨、挣扎、求索,最后在爱中寻求到光明的出口。最后一篇《蜂蜜饼》,作家淳平与小女孩沙罗的父母是大学同学,淳平与母亲小叶子互生好感,却被沙罗的父亲高槻捷足先登,三人却很要好,后来,两人离婚了。淳平经常来看沙罗,给她讲蜂蜜饼的故事。因为沙罗总梦见“地震人”。“地震人”把她装进小箱子里,半夜时常被吓醒,小夜子就把淳平叫来哄她。淳平最后终于下决心向小夜子求婚,是在看到小沙罗因地震遭受的痛苦,想要守护这两个女性。“天光破晓,一片光明,在光明中紧紧地拥抱心爱的人们——”这一篇作者的主观意图过于强烈,有一个光明的结尾,可读性不强,迥异于村上别的小说。《有熨斗的风景》《泰国之旅》,最有村上的味道,然而经历地震的人们在经过空虚、苦闷、幻灭、仇恨、抗争、求索后总要寻求出口,即使不能柳暗花明,也要看到些许光亮来。当然也会有别的出口,譬如:宗教信仰。2010年4月青海玉树大地震不少人伤亡,却没有2008年汶川大地震那么多人需心理治疗,其原因主要是玉树有不少人信佛,佛教的因果报应让他们相信一切皆有缘,故能坦然接受眼下的遭遇。然而,爱,却能让更多人走出地震的阴影,在无常生命中获取现实的温暖,昔在、今在、永在!

http://s14/mw690/006a59euzy7osQL1qlnf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