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博客小镇:古镇“一日游”寻求的新突破

标签:
小镇洛带古镇古镇客家文化杂谈 |
分类: 小镇案例 |
闽、徽、晋、川、海派建筑,也许你都分别见过,但未必同时同地一起见过。
在距离成都市中心城区20公里的龙泉驿区洛带古镇上,有一个叫“博客小镇”的项目,还真能满足你上述愿望。不过,此“博客”非彼“博客”,这里的“客”指的是客家。
http://s10/mw690/006a1MTOty6TCLwxVMZd9&690
目前四川多个古镇周边的旅游地产开发还处在商业街模式,没有体现出古镇的文化精髓。仅有观光没有体验,无法留住人,均面临商业气氛过浓、人气稀少等问题。面对古镇目前的过度商业化、周边旅游项目缺乏人气等问题,开发商也正通过各种手段积极应对,通过正确处理古镇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把古镇文化用物质的载体呈现出来。
1、硬件:通过商业形态还原古镇特色
通过特色商业、个性化品牌丰富项目的业态形式,在硬件方面,通过商业形态还原古镇特有的文化特色。突出客家文化,通过客家土楼、牌坊等建筑及商业形态,来表现洛带特有的客家文化特点。博客小镇特别设计了新的地标景点“博客楼”,并使之成为目前中国西南地区唯一大型的客家土楼。此外,土楼内部还设立了客家文化博物馆,将独特的客家文化进行了有效保护和传承推广。
2、软件:通过载体巧妙还原文化精髓
为了突出互动性和参与性,博客小镇不定期举行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活动,比如冬至美食节、客家水龙节、中国客家文化论坛等。“通过这些活动,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到客家的风俗文化,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二、打破古镇“一日游”格式
从地理位置上看,“博客小镇”位于洛带古镇的核心区域,东靠龙泉山脉、西接湿地公园。在功能组合上,该项目集博物馆聚落、文化商业街、艺术工作室、企业会馆群、五星级酒店于一体,为成都“十二五“规划重点打造的国际高端人文旅游小镇。
三街九巷千百院,院院不同。以实景呈现的土楼坝、三和坪、小上海板块均为院落式商业集群,融汇了闽、徽、晋、川、海5派建筑风格。根据国家旅游局‘东有周庄、西有洛带、南有丽江、北有平遥’的战略部署,‘博客小镇’确立了‘文化为魂、空间为体、商业为心’的总体定位,这里的每栋建筑均按‘藏品级’打造定制,以古都名宅为用材标准,由名匠古法精雕细琢,一砖一木,皆精湛厚重,每一栋楼都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http://s11/mw690/006a1MTOty6TCLCnwIW2a&690
“博客小镇”的开发建设,是洛带古镇乃至成都古镇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突破。‘博客小镇’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当地古镇旅游业‘一日游’的单一格式,给游客带来更多精彩的身心体验,也刺激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2013年,以历史上客家人5次大迁徙为线索而建的“博客小镇”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在萃取世界各地著名小镇精华、总结中国传统建筑优秀元素的基础上,“博客小镇”最终将闽、徽、晋、川、海派等中式传统建筑集于一镇,所以又被称为“镇中之镇”。
三、拓宽古镇旅游产业链
“博客小镇”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形态、生态、业态、文态”四态一体,单就业态而言,“博客小镇”依靠洛带古镇成熟的旅游品牌及便利的交通优势,一方面在着力引入特色美食、精品购物、餐饮休闲、主题客栈等旅游性商业业态,打造休闲酒吧街、特色餐饮街等多条独具特色的主题街巷,以求全方位丰富旅游商业业态;另一方面还将多元文化融入到各种商业业态中,包括客家文化、非遗文化等。http://s5/mw690/006a1MTOty6TCLHjTq464&690
以“博客小镇”目前已对外开放的土楼坝街区为例,通过客家美食、工艺美术、民俗手工、主题客栈等创意商家的运营,进一步拓宽了洛带古镇旅游的广度及深度。据该板块相关负责人介绍,即将呈现的三和坪街区,还将搭建成都近郊艺术品的生产、展示与交流平台,带动精品酒店、私房菜馆、养生会馆、演艺中心的发展,以奠定“博客小镇”独特的文化品位。
为无缝对接洛带古镇年均600万人的游客量,“博客小镇”采取了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推广、统一管理的“四统一”运营模式,以求整体提升洛带古镇的文化旅游商圈附加值。
(来源:中国建设报)
卓越旅游小镇——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小镇集成服务商
欢迎关注【卓越旅游小镇】微信公众平台,解读产业政策,获悉行业动态,分享经典案例,我们是旅游小镇集成研究倡导者
我们提供策划定位、概念规划、建筑设计、项目招商、运营管理、产业整合、品牌宣传
商务热线:0755-21517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