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此生(61)情殇
(2023-03-31 10:53:01)
标签:
文化情感 |
分类: 小说 |
情
“陶老师,我好伤心啊……呜……陶老师,我的孩子没了……我都快活不下去了……呜……”陶兰馨老师接到她以前的一个学生的电话,不知道怎么安慰这个可怜的孩子。
这个女孩叫蓝婷,也是从农村中学考上了“公费”师范,完成学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任教。在自己家乡的一所中心小学任教三年,任教语文兼班主任,从一年级代到了四年级。蓝婷还有一个弟弟,她父母一直在广东郊区租地种菜,那年怀上了二胎,当时的“二胎”政策还没开放,他们找一家私人医院花钱做了“B超”, 发现是个男孩,他们也想要个男孩,他们种菜的地方很偏远,再加上广东农村的“计划生育”干部并没内地那“严防死守”。他们就在偷偷把这个孩子生下来了。刚生下这个孩子时,他们是挺高兴的。但是,孩子长到一岁的时候才发现他的眼睛有点斜视,耳朵似乎也不太灵敏,到医院仔细检查还查出先天性心率不齐。不过,好在还没有完全失聪,两岁的时候终于学会了叫“爸爸妈妈”。从此,夫妇二人一门心思就在这个宝贝儿子身上。他们常年在外务工,把儿子带在身边,蓝婷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纸包不住火”,因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他们家又被罚款两万,家庭经济负担明显加重。
蓝婷从小聪明懂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二年级到小学毕业,陶兰馨老师一直带了她五年,得知她家里的情况,陶老师一直都很关爱这个女孩,每个学期都为她申请经济援助,平时给她嘘寒问暖更不用说。蓝婷到初中毕业,陶老师一直在关注和帮助她。临近初三毕业时,蓝婷告诉陶老师,她父母想让她报考“公费”师范学校。陶老师问蓝婷,她说还拿不定主意。陶老师帮她分析,他们的家庭情况目前是不太好,还要筹钱给弟弟治病,蓝婷选择读师范自然会给父母减轻很多压力。而且,陶老师和她的同事们都希望能够留住像蓝婷这样优秀的孩子读师范,因为在他们退休的时候,教师队伍就会青黄不接。能够有这样优秀的孩子去接受系统的教师培训,然后回来接好他们的班,他们是非常欣慰的。陶老师还承诺,蓝婷读师范大学,她会继续资助,以前是每个学期500元,读师范后,每个学期给她1000元补贴。蓝婷在师范学院读了五年,陶老师一直资助了五年,并且还鼓励她在校“专升本”自修本科毕业,另外资助学费2000元。
蓝婷从师范学院毕业后被分到家乡一所中心小学任教,前几年,她一直在认真工作,一直没有花心思去恋爱结婚。再加上读师范的男生很少,他们乡里最近几年都没有分配年轻男教师,同行里面是没有合适的对象。眼看着女孩子年龄渐长,她父母也很着急,每年回来过年都安排了相亲,但是,一直没有对上眼的。最近几个月,蓝婷在网上结实了一位在外地做厨师的小伙子,比她大三岁,两人了一个月,感觉情投意合,就约定在男孩打工的城市——邵东见面。因为高铁的便利,教师的假日方便,他们每个周末都有机会见面。一来二往,他们的感情不断升温,直到蓝婷发现自己怀孕了,他们俩还一直瞒着双方父母。
这俩年轻人瞒着父母有多方面的原因。男孩林勇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以前父母靠勤劳养殖在老家建了一栋二层小楼,林勇用打工赚的钱付了首付款在县城里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也装饰好了,每个月房贷2600元,压力不算大。但是,他父亲最近几年查出患胃癌,不能过度劳累,每年还要花上万医药费,本不富裕的家庭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林勇不敢给父母增加思想负担,也暂且瞒着。而蓝婷知道她父母对她的结婚对象是有要求的:一般的年轻老师工资低,不考虑;没有稳定工作的男孩不靠谱,更不考虑。他们希望女儿能够找到一位工资待遇比教师高的“公务员”,过上“水旱无忧”的生活。而现在,蓝婷的男友却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没有固定工作、家境也不富裕的“三等残废”——林勇的个头只有一米六,还没蓝婷的个子高。所以,他们俩都不敢把恋爱关系公之于众。
直到学校体检,蓝婷怀孕的事情终于瞒不住了。林勇的父母倒是不着急,相比之下,他们告知亲朋好友时还是喜形于色的:他们林家真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分!而蓝婷的父母就不冷静了:当他们的地下恋情终于瞒不住,而且怀孕的消息已经传开后,林勇的亲人还是鼓励他去找岳父岳母赔小心。蓝婷的母亲接到女儿的电话,特意提前赶回家,见到第一次上门的林勇,就很不满意,也不接他带来的礼物。当林勇告诉未来的岳母说蓝婷已经怀孕三个月,希望能够得到长辈的祝福。蓝婷的母亲如被雷击了一样,犹豫再三,还是接下了林勇带来的礼物。林勇被带到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家的时候,蓝婷的母亲却遭到长辈的训斥,并且要她带着女儿去打胎。
林勇被赶出门,来到到蓝婷学校所在的宿舍,蓝婷也跟了过来,俩人抱头痛哭。蓝婷母亲紧跟着赶过来,逼女儿去县城医院做掉孩子。俩年轻人哭着求着,特别是蓝婷,哭着说她舍不得孩子,即使这次打掉孩子,她也不会再嫁人了。在女儿的苦苦哀求下,做母亲的心软了,答应等蓝婷父亲回来再做决定。
得知女儿未婚先孕的消息,蓝婷的父亲也带着儿子一起回家了。按照当地风俗,他们一家三口开车来到林勇的家里,算是“看人家”。看了林家的情况,蓝婷的父亲也不满意,还是尊重女儿的意见,只是提出要林勇家拿出12万彩礼,还要“三金”大约2万,另外举办婚礼的费用也需南方负责。双方家长谈定了彩礼数,商定了送礼金即订婚的时间。
蓝婷把这个情况告诉陶老师,陶老师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事已至此,也不好反对,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即使是自己的孩子,只要她觉得幸福快乐就好。陶老师问蓝婷:“你看中林勇哪些方面的优点呢?”
“我觉得他勤劳、善良、做事有自己的主见。”
“你是不是觉得他对你好?”
“是的,他会体贴人。”
“我猜也是这样。你觉得他对你好,而你现在也不惜要靠男人就能过好自己的生活,只要你觉得好就行。但是,你们的婚姻一定要得到亲人们的祝福啊!”
“我和勇都有信心过好自己的生活!”
看到女孩这样坚定,陶老师也不好发表意见了。只是担心林勇家里能不能凑足那么多礼金。
果然不出所料,春节前一天,蓝婷给陶老师发信息了:“老师,我一个人能够养活孩子吗?”
“孩子,你一个人是可以养大的。但是,你能够面对世俗的眼光,有勇气独自承担吗?即使你有这个勇气,老师和你的长辈们都会不忍心的,林勇要敢于承担这个责任。”
“林勇家凑不到那个礼金……我也不想让他为难……”
“傻孩子,这个责任不能由你一个人承担的!”
陶老师心疼蓝婷,也同情林勇家人。就决定到林勇家里去给他妈妈做工作。陶老师夫妇带女儿开了两个小时的车,主动给林勇妈妈用微信转了两万块钱,要林勇的妈妈再找亲戚朋友借,一定要凑齐那个礼金,不要让蓝婷一个女孩子为难。陶老师说,蓝婷嫁过来后,她回想办法给她办好调动手续,还安慰林勇妈妈,蓝婷的工资可以养大孩子,林勇就可以赚钱还债。林勇妈妈说,确实有亲戚朋友答应给他们家凑钱,而且这些钱也不会催着他们还的。
听到林勇家已经凑齐了前期的礼金,也给蓝婷买了“三金”,还首付五万给蓝婷买了一辆小车,车主就是蓝婷,月供也只有1200元,压力不大。这样,两家父母就开始商定“五一”节举办婚礼。
正月初六晚上,陶老师却接到蓝婷电话,这个女孩泣不成声……
原来是春节期间,蓝婷家的“七大姑八大姨”轮番在她父母面前“打破”:“咱们好不容易培养了一个国家工作人员,当老师工作稳定,假期多,是很多人羡慕的职业,也是很多男孩子理想的对象。要嫁给这个既无稳定工作、又无好家境、长相一般还这么矮个子的男孩子,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一颗大白菜被猪拱了……”
蓝婷父母内心里本就不满意,加上亲戚们的轮番轰炸,他们头都大了。再加上林勇的父母还在为礼金的问题纠结,发信息想让他们少点礼金。正月初五蓝婷家就召开了“家庭会议”,一致决定找熟人给蓝婷打胎。在家人的逼迫下,蓝婷吃下了打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