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图形也在行》教学设计
(2020-03-27 08:37:42)一、教学内容
《绘制图形也在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四年级教材活动一中的内容。这堂课是对WPS文字丰富的艺术功能的展现,对学生利用该软件设计丰富多彩的图形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和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更是举足轻重。
二、学情分析
1.四年级学生具有好动、敢于尝试的特点,初步具备自主学习潜力和合作的意识。
2.孩子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对具体的操作、通俗易懂的语言比较容易理解。
3.孩子们注意力容易分散,喜欢和同伴讨论,期望得到教师的表扬。
4.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差异,为此采用小组内讨论,并请小指导员进行指导,以期望使全部学生掌握操作方法,获得成功感。
三、教材分析
教材用四个小任务(绘制图形、在图形中添加文字、设置图形的叠放次序、组合对象)来引导学生实现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教材中的例子是在文档《静夜思》里插入图形,在图形中添加文字时,又以长方体、三角形、椭圆形等图形为例,在设置叠放次序和组合对象任务中,又以笑脸和圆柱体为例,我个人认为整个内容比较零散,所以就设计了《小星星》儿歌的情景,以绘制一幅完整而简单的画为例,让孩子们置身于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之中,促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氛围中参与课堂教学。
四、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插入各种常见图形的方法;掌握在图形中插入文字的方法;学会组合图形和设置图形叠放次序。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形状工具使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创作、赏析、评价,培养相互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采用情境导入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发现。通过“感知—模仿—迁移—运用”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4、通过“小老师”指导,增加同学之间交流、合作学习的机会,又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具体操作,让学生感受图形与文字搭配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逐步养成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通过在课堂上赠送晋级卡“小指导员”“小淑女”、“小绅士”的活动,引导学生要言谈举止文明,因为你是小淑女、小绅士,就要更优雅、更大气、更加尊重别人;因为你是指导员,就更要多一些耐心和细心去帮助别人。所有科目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技能的传输,更有对孩子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和培养。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插入各种常见图形的方法;
(2)掌握在图形中插入文字的方法;
(3)学会组合图形和设置图形的叠放层次。
教学难点:
六: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网络机房
学生:课本
七、教学课时: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先看一个小动画:播放《小星星》PPT和《小星星》音乐
学生观看
大家在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这些图形,在我们的WPS文字中也有的,想不想玩玩?
好,我们就来看看今天的闯关任务:《绘制图形也在行》。(板书课题)
打开课本到第26页,大家看一看本节课有几个任务,分别是什么?
在闯关之前,先学习一下《闯关规则》。
(PPT出示闯关规则)
(设计意图:以师生一起唱歌导入,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的课堂氛围,正所谓“在快乐的课堂中开发智慧,润泽生命。”
(二)新授:
第一关:绘制图形——月亮、书卷和一颗星星 (板书)
1.引导学生读课本27页:Wps里的形状图有线条、基本形状、标注、星与旗帜种类型,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绘制这些图形的方法。
2.请学生演示。(板书:秘籍:插入——形状)
3.学生自己完成。
4.奖励最先完成的同学,并请指导员帮助其他组员。
(过渡语:形状找到了,第一关轻轻松松的过了,你们有没有信心过第二关。)
第二关:在图形中添加文字——在书卷中加入“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的文字。
1.小组内研究,教师提示,课本28页,在图形中添加文字。
2.请学生演示,发晋级卡。(板书:秘籍:选中图形——右键——添加文字)
3.学生自己完成。请指导员指导其他组员。
(设计意图:第一关、第二关任务比较简单,先让学生自己看课本完成,再请学生演示,最后请小老师指导。培养学生使用手中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
第三关:设置图形的叠放次序
1.
2.
3.学生演示,学生点评。
4.教师提问,我想把书卷放在最下一层,如果有20颗小星星,是不是得把书卷下移一层这个命令做20次?
5.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学生可多复制几个星星,再进行尝试。
6.(板书:右击——置于底层。)
第四关:组合对象——把月亮、书卷、星星组合成一个整体。
问题:我想移动这些图形,可是一次只能移动一个,想把它们一起移动,怎么办?
1.
2.
3.学生演示,教师奖励。(板书:秘籍:Shift+单击——组合)
4学生继续完成,指导员和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第三关、第四关任务比较难,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本,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分析尝试完成,再请学生演示,教师对出现的共同问题加以说明,最后教师和小老师个别指导,以达到让所有学生掌握本环节的操作方法。)
(三)课堂小练习:
1.
2.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加深印象,同时了解信息技术考试形式。)
(四)巩固提升,展示评价:
出示实例图片,学生可模仿可自创,完成一个小作品。
作品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创作、赏析、评价,培养相互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在评价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五)小结:
问题: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1.出示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善于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利用形状工具栏还可以制作什么?)
2.学会利用手中的资料(课本、网络)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3.学会在wps文字中有插入形状,word中 、PPT中 、wps
(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作业:
设计一个作品,可以是提示卡,可以是思维导图,也可以是风景,制作完成后,可以发邮箱,也可以用U盘上交。老师会选出优秀作品打印出来,参加我们学校的艺术展。
(进一步巩固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设计意图:以关卡的形式显示出来,在每一关后面写上简单的操作步骤,减少了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的阻力,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使本节课的难点得到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