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365《增广贤文》作者原是张增广!著作诞生地竟然在高州!
(2021-11-16 21:35:03)
标签:
365 |
《增广贤文》作者原是张增广!
著作诞生地竟然在高州!
邹继海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书名“昔”:从前;“贤文”:能规范人道德行为的好文章;“增广”:增智慧,广风闻。此书将前人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各种格言、谚语收集起来,编成押韵的文句,用来帮助人们增加广博的见闻,以教育后人。
史料记载,《增广贤文》是中国明代编写的极有影响的蒙学读本,书名最早出现在明代汤显祖的戏曲《牡丹亭》剧本。《牡丹亭》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而汤显祖卒于1616年,据此可推知此书应是汤显祖有生之年写的,即最迟写成于1616年。《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故史学家一直以来都认为《增广贤文》的作者和成书年代无法确定。
但最近从张增广17世裔孙张国勇出示的清乾隆丙子年(1756年)秋的《张氏族谱》记载中发现:《增广贤文》的作者竟然是张增广,著作的诞生地竟然在高州。
据张增广八世裔孙张存正在清乾隆丙子年(1756年)秋《张氏族谱》的“族谱始序”中写道:“吾世祖讳濬公,字增广,号容川。闽省福州府闽县人。明贡生(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由府、州、县学推荐到京师国子监学习的人),于成化年间,奉旨由闽省来署高州府,任儒学教授,晚年著有《昔时贤文》,教化吾族子孙后代。通董(主持;主管)儒家学、道家学、堪舆学术。”“儒学教授”为掌管儒学的官名。
张增广生前购买土地始建房屋于今高州谢鸡镇朱溪岭,去世后下葬于故居谢鸡镇朱溪岭(现为谢鸡朱开砖厂宿舍区空地),文革之前张增广书院和张增广老祠堂挂有“文魁”牌匾。后两儿子迁建于马兰石镜垌村。
从《张氏族谱》的记载中,可知《增广贤文》中的“增广”是作者张增广之名,而不是后人解释的“增加扩大”书本内容之义,解开了《昔时贤文》和《增广贤文》作者的历史悬迷。
张增广为《昔时贤文》和《增广贤文》的作者,从以下几方面考证,应该是可信的。
一、《张氏族谱》的真实性很关键。是否始编于乾隆年间?会不会是后人之作?《张氏族谱》经北京大学教授、北京故宫博物院古董书画鉴定专家温尚光先生,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岭南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南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陈永正先生,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汉语言文字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张桂光先生等的鉴定,签字确认《增广贤文》原作者系张增广先生。
二、《张氏族谱》2021年10月已获广东省方志馆确认,并己录入备案,现在全国都可以从方志馆电子版查到明朝高州府张增广是《昔时贤文》(增广贤文前身)的作者。
三、张增广在成化八年(1472年)任高州府儒,汤显祖在1616年前写的《牡丹亭》剧本中出现《增广贤文》书目,前后相距有140余年,符合《增广贤文》经过成百年的传播,到汤显祖创作剧本时用上,从时脉络来说,史与实也合理。
四、《张氏族谱》写明张增广为教育后代,编写了《昔时贤文》一韦,后在《昔时贤文》基础上整理再版,并在书名上加上自已的名字,叫做《增广贤文》,把著作权拿过来。
五、高州自古以来是文教之乡,张增广任高州府“儒学教授”期间,也是高州科举的一个繁盛时期,这为张增广的创作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为《增广贤文》诞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名山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