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65.别却烦嚣人脱俗;打通任督笔生花

标签:
365 |
别却烦嚣人脱俗
打通任督笔生花
——庞国华艺术品鉴
邹继海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学院副院长庞国华教授是一位多才多艺之士。他在雕塑、漆画、国画、民间工艺以及工艺学术理论乃至在建筑风水理论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常获奖项,且屡拿金奖,又是各项资格认证和艺术赛事评委,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庞国华教授正是得益于百艺藏身,又注重理论探讨,所以他的作品能清新脱俗,融古纳今,胸无门户,独具一格。
细读庞教授之画作,既有传统语言,也有现代笔法,且师古而不泥古,不走常路,有自己的风格和面貌,令人眼目一新。如他的两幅《红军不怕远征难》和《瑞气祥云紫气来》设色国画,画中的山岩用上了王蒙、黄公望之笔法,将崖壁反复皴擦,纵横交错,杂而不乱,密而不闷,浓墨淡墨交替结合,使画面层次更加分明多变。在构图上取法北宋诸家,以高远法构图,山脚峰顶,自下而上,呈“之”字形取势布景,使画面产生动感,犹如一条游龙飞腾而上,壮人心魄,寄寓军魂。在山顶之处,用上张大千、刘海粟的泼彩法,为画面提神点睛,增添生气。画中长松高树挺立于重山复水间,在秀润清新中现出厚重浑穆,远远望去顿觉郁然深秀,展郁茂苍茫之气势,令观者在深邃的意境中领略到一种岭南神韵。
两幅《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近景,在气傲烟霞、势凌风雨的苍松翠柏之下,有一支红军队伍经过,红旗引路,军威豪壮。可看到牵马的、肩枪的、挑担的、抬筐的、推车的、拉炮的、滑倒爬起的、互相搀扶的、交头接耳的,均人物清淅可辨,形态各异,气韵生动,一路翻山越岭而来,昂首高歌而往,迈向大山深处,奔向远方圣地。画中以崇山雄厚,林木繁茂,丰满宽远,气势逼人的场景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壮举。更自书上毛主席长征诗,将诗意和画意互相融合,达到“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境地,诗画共同烘托长征主题,是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的好作品。
《瑞气祥云紫气来》在对云的表现上,其着墨敷彩、落笔用线、点染渍皴、构图立意,似隐约可见其本家庞泰嵩老师“见笔云”之笔法。眼前分不清是从山下往山上冉飘涌起的浮云,抑或是从山顶向山下倾泻而下的浮云,这铺天盖岭之流云把墨韵肌理效果和酣畅遒劲、富于灵动感的笔触发挥得淋漓尽致,气势逼人。
庞教授的《晨熙笙歌》三条屏和《水映歌声》、《飞向未来》另一组国画,采用揉搓宣纸后形成石纹状的绉宣,配以壁画、装饰画的手法和油画的光彩,在澹淡古拙的笔墨中透露出灵动,在万籁寂寞的山水中感受到泉响和歌声,在黝暗荒蛮中充满生气,在翛然朦胧中看到未来。三幅画之中心都有一只似凤非凤寓意富贵吉祥和观测风向、预示吉凶的长尾鸟,在《飞向未来》中,有古城堡和大都市,更赫然斜放着仿似某传媒大楼恪上时代标记之大裤衩,这一切,都将成为时空的过客,孕育着未来。长尾鸟观测到了什么风向?要飞向何方?它向往的未来又是一翻什么新景象?画面充满理想色彩,展现道家注重天趣灵感和无为随意之美,给人们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当然,长尾鸟肯是飞往富贵吉祥、风光无限的未来。
庞国华教授的画作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加上他所从事的传统民俗工艺研究,打通了艺术门类的任督二脉,为其提供了更丰富的创作素材。所以他创作的手法更多样,表现形式更浪漫潇洒,思维想象空间穿越古今,更天马行空。他借笔下景中之趣,阐发画“思”、画“意”,形成了一种从心所欲和笔走偏锋的艺术构思。这种多元文化艺术的融汇碰撞,会激发艺术灵光,产生创作灵感,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庞国华教授的艺术创新之路,相信会走得更远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