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观察记录
(2018-06-11 19:58:22)
标签:
育儿 |
皮影戏区角观察记录
第一次观察与反思
观察儿童:王霖霖
观察实录:
区域活动一开始,霖霖就和几个小朋友一起进入表演区,在观察了区域内投放的各种材料之后,霖霖选择了皮影戏的道具。只见他先把挂在头顶的幕布放下,接着打开表演区的灯光,拿出《西游记》中的唐僧,放到幕布后面摆弄起来。由于光线的几何性质(即光沿直线传播),幕布上出现了唐僧的影像。看到幕布里的唐僧,霖霖兴奋的挥舞着道具,坐在幕布前看表演的小朋友也一起哈哈大笑。随后,他依次拿起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都摆弄了一遍,每一次都笑得合不拢嘴。最后他又拿起唐僧和白龙马,一边摆弄着唐僧的四肢,一边边念着儿歌:“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沙和尚挑着箩,后面来了个老妖婆。”原本坐在幕布前看表演的小朋友,看到霖霖玩的很开心,一股脑的都挤到幕布后进行表演,幕布前没有观众。
2.观察反思:
(1)从幼儿的表现来看,霖霖小朋友已经掌握皮影玩偶的操作方法,知道玩皮影需要利用光,要将物体放在灯光下并且靠近幕布才能成影,已经达到目标的第一点。
(2)从幼儿的语言表达来看,幼儿对教师提供的西游记中的人物材料只是初步感知,会念学过的相关的儿歌,但对于《西游记》的剧情不太了解,只会自己摆弄皮影,还无法表演一段完整故事。
(3)从幼儿的参与度来看,幼儿对皮影戏十分感兴趣,参与度高,但是玩游戏的秩序不好,缺乏谦让意识和对皮影戏耐心观赏的意识。
改进和调整:
(1)在阅读区提供《西游记》的连环画。
(2)发动家长在家里给幼儿讲述《西游记》的故事让幼儿熟悉剧情。
(3)提供《西游记》的背景音乐。
(4)与幼儿一起讨论制定皮影戏规则:
采用猜拳或轮流协商的方式决定谁先表演。
同时只能两个人进行表演,其余的小朋友要在幕前观看,评价表演的如何。
表演者表演一个故事结束后需轮换他人。
《西游记》连环画游戏推进二:
观察儿童:王霖霖
观察实录:
又到了区域活动时间,霖霖再次来到表演区,这一次他发现区域里多了一个东西,原来是音乐播放器。小朋友打开播放器,里面传来《西游记》的背景音乐。有了这一道具,小朋友更加兴奋啦。他们依照之前约定好的规则,采用猜拳的方式选出谁先进行表演。在获得胜利后,霖霖打开音乐,迫不及待的走进幕后,拿出皮影人物,其他小朋友则坐在幕前安静当观众。有了之前对《西游记》故事情节的熟悉,这一次霖霖拿好皮影后报幕:“大家好,今天表演的节目是《三打白骨精》”,作为观众的小朋友纷纷鼓掌欢迎。霖霖根据音乐,一边操作皮影,一边嘴里讲述故事。表演结束后,小朋友都哈哈大笑,夸奖霖霖表演的很好。
2.观察反思:
(1)从幼儿的语言表达及操作演绎来看,相比第一次的瞎编,这次幼儿已能讲述故事的大概情节。且在演绎的过程中关注到皮影与情节的配合,操作过程较完整,流畅。
(2)表演的过程中,作为观众的幼儿十分有序,能按照之前的预定遵守规则,轮流进行表演。
(3)皮影人物投放过于单一,仅仅围绕《西游记》一个故事,幼儿选择的种类少。
改进和调整:
(1)增添表演游戏中的故事人物,小猪、小羊、人物等。
(2)提供内容相关的绘本书:《三只小猪盖房子》、《狼和小羊》、《我们一家人》等。
(3)在表演游戏中帮助幼儿复习这些故事内容,增强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熟悉程度。
第一次观察与反思
观察儿童:王霖霖
观察实录:
区域活动一开始,霖霖就和几个小朋友一起进入表演区,在观察了区域内投放的各种材料之后,霖霖选择了皮影戏的道具。只见他先把挂在头顶的幕布放下,接着打开表演区的灯光,拿出《西游记》中的唐僧,放到幕布后面摆弄起来。由于光线的几何性质(即光沿直线传播),幕布上出现了唐僧的影像。看到幕布里的唐僧,霖霖兴奋的挥舞着道具,坐在幕布前看表演的小朋友也一起哈哈大笑。随后,他依次拿起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都摆弄了一遍,每一次都笑得合不拢嘴。最后他又拿起唐僧和白龙马,一边摆弄着唐僧的四肢,一边边念着儿歌:“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沙和尚挑着箩,后面来了个老妖婆。”原本坐在幕布前看表演的小朋友,看到霖霖玩的很开心,一股脑的都挤到幕布后进行表演,幕布前没有观众。
2.观察反思:
(1)从幼儿的表现来看,霖霖小朋友已经掌握皮影玩偶的操作方法,知道玩皮影需要利用光,要将物体放在灯光下并且靠近幕布才能成影,已经达到目标的第一点。
(2)从幼儿的语言表达来看,幼儿对教师提供的西游记中的人物材料只是初步感知,会念学过的相关的儿歌,但对于《西游记》的剧情不太了解,只会自己摆弄皮影,还无法表演一段完整故事。
(3)
改进和调整:
(1)在阅读区提供《西游记》的连环画。
(2)发动家长在家里给幼儿讲述《西游记》的故事让幼儿熟悉剧情。
(3)提供《西游记》的背景音乐。
(4)与幼儿一起讨论制定皮影戏规则:
采用猜拳或轮流协商的方式决定谁先表演。
同时只能两个人进行表演,其余的小朋友要在幕前观看,评价表演的如何。
表演者表演一个故事结束后需轮换他人。
《西游记》连环画游戏推进二:
观察儿童:王霖霖
观察实录:
又到了区域活动时间,霖霖再次来到表演区,这一次他发现区域里多了一个东西,原来是音乐播放器。小朋友打开播放器,里面传来《西游记》的背景音乐。有了这一道具,小朋友更加兴奋啦。他们依照之前约定好的规则,采用猜拳的方式选出谁先进行表演。在获得胜利后,霖霖打开音乐,迫不及待的走进幕后,拿出皮影人物,其他小朋友则坐在幕前安静当观众。有了之前对《西游记》故事情节的熟悉,这一次霖霖拿好皮影后报幕:“大家好,今天表演的节目是《三打白骨精》”,作为观众的小朋友纷纷鼓掌欢迎。霖霖根据音乐,一边操作皮影,一边嘴里讲述故事。表演结束后,小朋友都哈哈大笑,夸奖霖霖表演的很好。
2.观察反思:
(1)从幼儿的语言表达及操作演绎来看,相比第一次的瞎编,这次幼儿已能讲述故事的大概情节。且在演绎的过程中关注到皮影与情节的配合,操作过程较完整,流畅。
(2)表演的过程中,作为观众的幼儿十分有序,能按照之前的预定遵守规则,轮流进行表演。
(3)皮影人物投放过于单一,仅仅围绕《西游记》一个故事,幼儿选择的种类少。
改进和调整:
(1)增添表演游戏中的故事人物,小猪、小羊、人物等。
(2)提供内容相关的绘本书:《三只小猪盖房子》、《狼和小羊》、《我们一家人》等。
(3)在表演游戏中帮助幼儿复习这些故事内容,增强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熟悉程度。
前一篇:教案设计:《捏面人》
后一篇:礼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