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班区域活动新投放材料使用观察记录表

(2016-06-27 14:33:16)
标签:

教育

小班教师研讨记录

 

时间:5月20日

地点:美工部室

参加教师

课题组成员、小班教师

培训名称

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引导幼儿?

 

 

 

内    容    记    

《纲要》中说,教师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教师作为幼儿学习的重要角色,指导和引导十分重要。幼儿的区域活动也同样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让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自主的游戏场地。

问题:当新材料投入后,教师又应该怎样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来指导孩子操作这些材料呢?

司老师:一次的娃娃家游戏中,我在介绍完新投放的材料——给娃娃洗澡后,孩子们开始进区玩耍,但过了一会就不玩了,只留下明明一个人,我随即介入,和明明一起给娃娃洗澡。

分析:教师的介入过早,在还没有搞清楚幼儿是因为何种情况导致对新材料不感兴趣而是直接示范,使幼儿没有自主进行,致使孩子失去自己领会摸索正确方法的机会,还会造成幼儿对老师形成依赖。

针对教师区域活动的指导方式进行研讨、交流。

1) 教师要以适当的身份适时的参与幼儿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对活动区里出现新的材料很敏感,也乐意尝试,但由于不会玩,孩子的好奇心就由此会打折,甚至转移目标,离开游戏。所以在区域活动中不但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调动幼儿活动的兴趣,还需要教师在及时了解和掌握幼儿活动情况的基础上参与活动。

2) 教师要以观察者的身份随时关注幼儿。

3) 教师要把握时机,注意观察,适时介入引导。

心得

体会

通过此次的培训研讨,让教师意识到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观察为主,把主动权教给幼儿,适时地去引导孩子,充分发挥区域游戏活动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新投放材料使用观察记录表

班级:小一班   、小二班                        时间:五月

活动主题

小小幸福家

观察对象

幼儿

观察区域

角色区美工区、生活区

主题说明

本月主题为《小小幸福家》,其目标是让幼儿关爱家人3-4岁幼儿爱模仿的特点十分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结合幼儿这一特点,老师决定先在角色区增添和家庭成员信息相关的操作材料,从认识家庭关系入手,感受幸福的家庭。

 

 

投放材料

第一周

角色区投放了爸爸、妈妈、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弟弟妹妹可拆卸的头像胸饰,供幼儿游戏,并进一步了解家庭成员关系

第二周

1、美工区投放了空白相框、不同材质的长条,有彩纸、皱纹纸、报纸、毛线、棉花、等,家庭成员的脸谱卡片(无头发)、空白服装等。让幼儿通过粘胡子、美发、卷发、束辫子等操作,进一步了解家庭成员的外形和穿着特点,。

2、生活区投放,围裙、纱巾、领带、外套等。洗涤用品(空瓶)、浴泡、梳子、毛巾、橡胶娃娃等

第三周

美工区投放食物模型(面条、饺子、汤圆、饼干等)及制作的相关材料(泡泡泥、饺子器、纸盘、彩色卡纸等)

 

 

 

 

幼儿活动情况

第一周

  从活动初期教师向幼儿介绍了活动区里新添的材料,角色区每次都能进入满满的幼儿,他们喜欢选择了自己需要的胸饰操作刚开始时,孩子分不清角色的性质,所以在活动初期争执角色胸饰的事情总有发生,但孩子之间总有辨别能力较强的幼儿,在幼儿之间不教而教的情况下,很快孩子们了解了胸卡的意义,在幼儿几次活动后,关系基本分清,并且和自己角色相匹配的语言也就产生了

第二周

1、美工区刚投放新材料,教师对幼儿进行了新材料特性的引导和制作时的基本技能手法。区域活动一开始,进入美工区的大部分孩子选择新材料(女孩子多一点),立刻给妈妈的卡片束头发、卷头发、选择爷爷爸爸卡片的较少,课后教师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爷爷、爸爸的希望,在第二次的区域活动中新材料的全部得到了运用。接下来的几次美工区域活动孩子们会很自如的根据家庭成员的不同外形进行装饰。

2、生活区刚一投放材料,选择材料的孩子很多并出现了争执现象,他们喜欢穿着有代表性的服饰来扮演角色,喜欢给娃娃洗澡,穿衣的女孩子多属。她们选择的角色多数是妈妈。其次是爸爸,偶尔有老人的角色。幼儿操作材料使用就熟练,但和同伴分享共同操作的情况却很少。

第三周

美工区食物操作材料的投放,孩子们喜欢能够直接压制成食品的磨具,对已成型的食物也比较喜欢摆弄,他们会自自己假装品尝并且邀请别人,低结构食物材料操作兴趣较冷淡。教师更具幼儿的情况临时又增设了食品加工厂和销货台,在“产”“销”一条龙的刺激下,孩子们制作食物的兴趣增加了,材料使用消耗也增加了。

第四周

经过一个月的区域活动孩子们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新材料,并且美工区、生活区幼儿进去的人数一直比较饱和,角色区幼儿对胸卡的只用开始热度降低。教师根据观察增添角色服饰配置和任务卡(根据幼儿经验增添买菜、加工饼干、带宝宝打针等)孩子们对角色的选择又热衷起来。

教师指导情况

生活区教师指导策略多数自然平行介入,在帮助幼儿建立家庭成员关系之后,有目的的对幼儿进行不同角色的分析服装、工作、外形等)引导幼儿参与相关的操作练习美工区域活动中,当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根据幼儿困难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给予一个支点。心理方面间接介入的较多与能力、技能方面垂直介入指导较多。

效果

在整体活动中,教师细致的观察和有目的结合主题活动深入指导及时的将幼儿在主题教学中感兴趣的问题和需要转化为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主动性增强,选择材料进行创做操作的意识得到了提高

分析

 在《小小幸福家》主题活动下,我们发现可投放的材料是可以根据幼儿需求不断增加和调整的。根据观察发现,小班幼儿初期都喜欢用和经验接近的材料,并且在操作中创造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比较弱,老师跟进的适时指导和介入是非常必要的在孩子对操作材料熟悉之后必须及时根据幼儿需求进行调整,随时增加相关主题深入下的新材料和前期投放材料的深度使用,这样可以继续保持幼儿主动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

反思

  本次区域游戏深化了幼儿在主题活动相关知识链接,让原本并不太爱交流的小班幼儿有了谈论的话题。教师能够根据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来开展区域活动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但在材料预设方面的经验、准备欠缺和后期根据幼儿的需求变化深入的力度还不够。

  建议

   利用家长资源储备材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