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作品的背后》有感817字(女儿文)

(2021-02-13 17:31:12)

读《作品的背后》有感

读《作品的背后》有感

文/方诗惠

最近我买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作品的背后》,作者是老树。老树原名刘树勇,是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当代视觉文化评论家。这本书语言通俗,有娓娓道来的那种,亲切的随和之感。他在书中谈到了很多他对画画的理解,虽然有的地方我似懂非懂,但还是令我大开眼界,有所顿悟。

其中,老树在书中说到,画画只是一件个人的私事儿,不管是从尺度,用墨还是材料上看,只要可以把自己内心想表达的画出来就行了。在尺度上看,范宽的画《雪景寒林图》和宋人的一花一叶,一枝一鸟的小品相比,虽然有一大一小的鲜明的尺度对比,但是前者的繁密饱满元气充足,和后者的富丽精雅,所具有的一种悬在现实之上的格调和大的局势相比较,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尺度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你要表达的东西适于在一个什么样的尺度中展开和表现。

是的,做任何事都要遵循自己的内心,写作也是如此。作文中确实有许多写作技法,修辞手法需要我们灵活运用,但如果是为了营造某种氛围而过度在手法的运用,总是担心“这样写好不好”的话,就会被规矩缚住手脚,无法自由表达和发挥。而且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反而会生涩牵强,有娇揉造作之感。

这种感受我深有体会,但是一气呵成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一样了。拿起笔,心中的所感所想,刹那间化为一股激流,如飞流瀑布般涌出笔尖,我自由表达,随意发挥。当笔尖无拘无束的滑过纸面时,流畅的文字,是我内心的真实感受;各种灵动的标点符号,是我心中每次呼喊间的停顿与感叹;层层递进的文章段落,是我清晰明了的写作思路;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我微微发烫的新鲜灵感。我可以在恰当的地方运用写作手法,那感觉像穿过了层层阻碍,可以在冰面上自由自在地滑行。我想,这样写成的文章,读起来也会似清风拂面吧!

当我合上书,老树的那句话依然在我耳边回响,“画画只是一件个人的私事儿”,写作也是如此,也许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有点难,但我们只要不忘初心,随意发挥,心手达情,就会迎来人生的春天!

读《作品的背后》有感817字(女儿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