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六年级原创习作 |
学校:乌鲁木齐建工师一中六二班
上个周末,我有幸到乌鲁木齐市的博物馆里进行参观。整个馆内非常安静,被严肃而庄重的气氛浓罩着,使人参观时,一种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博物馆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物。我第一眼就看到了令我惊讶的文物。隔着厚厚的玻璃,我看见了一对手镯,再看看标签,上面写着:“金手镯,清代。”哇塞,这居然是清代的饰物啊!与它放在一起的,还有金指套,金五事等首饰。以前,我只能在古装剧里看到这些东西。但是现在,它们却真真切切地展现在了我的眼前。几百年过去了,它们浑身上下,仍然充满了高贵的气息,反射着金光。还有金指套,它的外表有着十分细腻的花纹,看上去十分精致。我摒住呼吸,静静地观察着它们。想象一下,几百年前,一位国色天香的嫔妃,带着金指套,金手镯,乌黑的头发上插上一只金簪子,那是何等迷人的一位妃子呀!
在展厅的边沿,我看见了几个陶碗陶罐,仔细一看,我吓了一跳。这几个陶碗陶罐是在唐代出生的,它们的年龄可真够大的,一千多岁了!较大的一个陶罐形状很好看,线条十分优美流畅,陶罐身上还有一些条纹。虽然陶罐的罐口缺了一角,但是,它能保存上一千多年,这很不容易。我们的祖先真是太伟大了,制造出的陶罐太坚固了,我为炎黄子孙感到骄傲!
突然,一个乌龟状的文物映入眼帘。我定睛一看,不是乌龟呀,那究竟是什么呢?我好奇地走上前去观察,原来真这个文物叫做“碗套”呀!这个腕套像龟壳的部分,有着极其丰富的花纹。它的“龟壳”部分是暗黄色的,顶部有几个雨滴状的图形,看起来像是用样羊皮制作的。我很奇怪,清代的人为什么要发明出碗套呢?碗套旁边,还有一个像现在的饭盒一样的文物。我一看标签,原来它叫做“刻花文字铜钱盒”,也是清代的。这件文物真的很奇特,是用来装铜钱的,在盒子的边沿有个小孔可以用锁子把盒子锁住。不过,我很想看到它的内部。可惜,文物就是文物,它有它的架子。我不免有些遗憾。盒子的右边,有一个装水的壶,名字还挺文雅,叫“刻花扁壶。”这个扁壶的顶部挺长的,中间用一条钻了小孔的带子束着,尾端像高脚杯的底座,壶身上刻了一些花纹。清代人·发明出的物品也太奇葩了,我忍俊不禁。
后来我看到的文物都是民国时期的。比如这个雕花熨斗。它的把手非常大,是用木头做的。雕花熨斗名副其实,它浑身上下都是花纹,可比现代的熨斗漂亮多了。它的中间有几个弧形的洞。那时候的科技没现在发达,所以我猜测,民国时期的人,把炭火放在熨斗里面烫衣服。这些文物,只不过是众多文物中的冰山一角,其实还有许多文物呢!比如彩绘观音、花卉刺绣上衣、前苏联红釉碗、煤油气炉、铁包木箱、照相机、民国二十九年结婚证书、金玉满堂银锁等等。满博物馆的文物,看得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在博物馆的一角,有远古时期人类的雕像。站在最前面的一个人,左手拿着一根棍子,右手伸出食指,身体微微前倾,他好像在指着什么。他披散着头发,有着长长的胡子,穿着用树皮做的衣服。在他身后,有一个人,背着猎捕到的动物。看这样子,他们好像在商量着什么事情。远古时期人类生活的场景,与现代大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着远古人类的树皮衣服,再看看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电子产品,我不经感憾,人类的变化太大了。
在乌鲁木齐博物馆里,我了解了乌鲁木齐的历史,为悠久的历史文物而惊叹,我亲眼目睹了华夏儿女的伟大。作为龙的传人,我更应该把祖先们的智慧传承下去!
http://s3/mw690/0069FEbHzy7jyGFCD2q52&690
http://s2/mw690/0069FEbHzy7jyGHDouR11&690
http://s1/mw690/0069FEbHzy7jyGILLI470&690
http://s4/mw690/0069FEbHzy7jyGKhaN523&690
http://s8/mw690/0069FEbHzy7jyGLSNef37&690
http://s5/mw690/0069FEbHzy7jyGP9wgs24&690
http://s8/mw690/0069FEbHzy7jyGR5lxd47&690
http://s13/mw690/0069FEbHzy7jyGSaCq8bc&690
http://s13/mw690/0069FEbHzy7jyGTqe7y6c&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