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2015-08-21 10:10:09)
标签:

杂谈

【名句】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出处】

先秦(战国)•宋玉《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寥兮天高而气清;

寂漻兮收潦而水清。

……

 

【译注】

  秋天的气氛真教人悲伤啊,凄凉的秋风使草木都枯萎零落。

 

【说明】

  《九辩》是《楚辞》中的一篇,王逸定其为宋玉的作品。《九辩》把秋季万木凋落、山川萧瑟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失意徘徊的悲怆情绪结合在了一起,融情于景,从而勾起人们对自然变化、人事浮沉的感喟,作品凝结着一股排遣不去、盘旋郁结的悲叹气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更多描写秋天的诗句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http://www.xigutang.com)

 

【赏析】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句是《九辩》的首句,开头便是一个“悲”字,为全文定下了悲凉基调。《九辩》的悲秋主题,使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情深意长的悲秋之作。“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句则成为悲秋作品最具代表性的佳句,被人所推崇,千古之下,仍感动着无数读者。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的“气”是指气象,即景色、景象的意思;“萧瑟”形容景色的凄凉。上句是诗人内心的一种主观感受,下句则是这种主观感受投射到自然景物上的反映,是融情于景的手法。这两句把诗人内心的主观感受,同自然界萧瑟凄凉的景物结合,情与景相互交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责任编辑:夏素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