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武隆(天坑)

(2024-05-15 08:16:14)
标签:

旅游

情感

文化

武隆

分类: 丛中笑

清明节放假期间,俺参加了领导组织的旅游活动。

重庆,这座城市俺四十多岁的时候也曾经来旅游观光过。可是,这一次吸引俺再来重庆市游玩的原因是:一是,此次旅游是领导特意安排的。二是,主要游玩的地方是俺之前没有去过的——位于重庆市东南部的武隆区。

坐大客车从重庆市区到武隆区大约需要近三个小时。因为俺已经五十好几了,再加上昨晚没有休息好。开车不久之后,俺就有些晕车了,一路上便依靠在领导身旁,迷迷糊糊就睡到了“天坑”景区。

当俺从旅游大巴车走下来后,俺顿时感觉到有阵阵春风拂过脸颊,随即大脑清醒了许多。接着,俺又按照领导的指令:快速整理了一下俺那因睡觉而有些乱的披肩短发,同时将双眼慢慢微闭,用鼻子深深吸入迎面而来的新鲜空气。瞬间,俺就立即感受到有一股甜香沁入俺的肺腑。立马就让俺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恢复了俺那成熟妇女的风韵。跟随领导,俺漫步进入了景区。此时此刻,首先是满眼绿色:远处是墨绿色的青山,近处是翠绿色的草地,仿佛进入了青山绿水之间,让俺顿感心情舒畅。

深入“天坑”景区游览之前,导游让俺们大家先去用玻璃板从悬崖边铺出来的眺望平台。介绍说:游客们可以站在上面俯瞰“天生三桥”的壮观景色,发现一些隐藏于“天坑”中的壮丽美景和迷人的奇妙景观。可是,俺自小就有个“晕高”的毛病。再加上脚下又是透明的玻璃。虽然,领导反复劝说,并且保证始终搀扶陪伴着俺。可是,最终俺也没敢上那眺望平台。

俺原本想坐直达坑底的电梯。可是,领导说那没意思。

在导游的引领下,俺跟随着领导,顺着山坡间曲折的小路一步一步向山脚走去。沿途上,不时的会呈现出一些怪石:有的像猛虎,有的像老鹰,还有的像栩栩如生的小猴子,让俺从心有余悸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来到山脚下就步入了“天坑”,也就是由于喀斯特地貌形成凹陷的巨坑景象。正如导游所说的一样:盆地周围耸立险峰,让俺心生敬畏之意。

“天坑”的游览景点主要是被选进《世界遗产名录》的“天生三桥”和“天福官驿”。具说还是《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变形金刚4》两部电影的取景地。俺看过《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里面那些高耸的峡谷、蔚蓝的天空和碧绿的树木,在光影的作用下,演变出一幅又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是那么漂亮呀。

导游介绍讲:‘天生三桥’是由三座气势磅礴的石拱桥组成。分布在同一条叫羊水河的河流上,相距不到2公里,是全世界平均孔高第四,桥高、桥宽和桥厚第三,规模最大的喀斯特自然石桥群。国内更是仅此一处才有的奇特景观。为此,俺就更是怀着十分渴望的心情,沿着潺潺流动的河水,呼吸着凉爽的微风,伴随着周围的景色,伴随在领导身边漫步于美景之中。

俺们步履轻松地走了一会儿,领导便指着前方,让俺快步走到矗立在山谷间的一座石桥!这就是处于羊水河上游1.5公里的“天龙桥”,也是生成历史最古老的一座,桥长400米,最高处235米,最宽处147。桥梁由两个孔洞组成,一个大一些,一个小一点。大的高96米,宽34米;小的高30米,宽15米。导游形象地介绍:整座石桥好似一条盘踞的“天龙”。上面还有“天龙桥”的守护神——大象(“圣象迎宾)。

俺仰视石壁,凹凸不平,如斧劈刀削一般。一座又一座青翠的山峰,赏心悦目。按照领导的指点俺只看出了:巨大桥墩,还是十分像大象的粗腿。别的,都没有看出来。但是,这么雄伟和宽阔的自然生成的石拱桥,却是俺平生第一次所见特别是那苍劲的悬崖和峻峭的山峦,让俺从心里赞叹不已。

在大孔下方有一个深达285米、直径522米的圆形大坑——“青龙天坑”。在小孔下方有一个深达276米、直径300米的椭圆形大坑——“神鹰天坑”。坑中生洞,洞洞相连,如同迷宫,人在里面,恍若进了迷宫,桥洞湿润清爽,山风徐徐,是一座天然的大空调。随后,在领导的指引下,俺仔细向“天坑”里面看去,周边的石壁上,布满了坑坑洼洼的洞眼,显现出天坑特有的喀斯特的地貌特征,这也是为什么“天坑地缝”景观在世界上罕见的原因。站在桥上,在柔和的阳光下,看着不远处那蜿蜒的河水和翠绿的植物,听着山洞里传出的鸟语回音,俺仿佛身处于领导所描绘的“仙境”之中。

俺们穿过“天龙桥”,来到一座四合院——“天福官驿”唐朝时期的驿站,后来在战乱中毁坏。现在为复修的仿古建筑,效果一般。只因宝殿的柱子镶嵌着金龙,旁边是金色的仙鹤,整体上显得有些金碧辉煌。

参观完“天福官驿”之后,俺们就到达了“天生三桥”的第二座石桥。此桥是垂直高差最大一座天生石桥。桥宽150米,跨度400米。居全世界天生石桥中第一!由一个孔洞组成,高达350米,最高处281米,全长约300米,最宽处124米。在桥的下方,有一个深度约为200米和直径约为400米的椭圆形——“青龙天坑”。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景观之一。

    导游介绍说:“‘青龙桥’的守护神是一只石鹰,翅膀似乎把整个青龙桥都遮盖了。夕阳西下时,远远遥望石桥,好似一条长龙直上青天,故被古人称为‘青龙桥’”。而领导看着他手中的书,却给俺介绍说:“此桥因桥身青翠,藤蔓缠绕而美其名曰‘青龙桥’”。俺静静地观察“青龙桥”的形态,与“天龙桥”相互对比。俺发现:“青龙桥”的桥洞造型酷似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刀锋铮亮,威风凛凛。更为奇特的是,桥头前的水池之中,颤颤巍巍的倒影出“青龙偃月刀”。一上一下,相映成趣。领导拉着俺走到青龙桥的另一边,说道:“这面看像一条跃龙门的鲤鱼。”果然青龙偃月刀不见了,却看见一条鲜亮的大鲤鱼,甩动尾巴,悬崖中显示出一道美妙的弧线,十分壮阔。俺,一位也算见过一些世面的成熟妇女,边是细细的感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边是慢慢走到石桥之下,在习习凉风之中,听着清脆悦耳的水声和领导那细嚼慢咽式的讲解,让俺的身心静静的接受大自然的洗礼。

俺们继续向前行走,伴随着流动的河水,看着远方的青山绿水,让俺一下子仿佛回到了俺的家乡。于是,俺不由自主的轻轻地哼唱起一首动听的沂蒙山儿歌。随即,领导便高兴地说:“在观看如此美妙景色的同时,还能听到这样优美的歌曲,真是十分惬意呀。”

又走了一段路,就到了最后一座石桥——“黑龙桥”。此桥是羊水河下游的一座天生石拱桥,也是“天生三桥”中最宽的一座。全长约200米,最高处223米,最宽处193米。它也是由一个孔洞组成桥梁,高116米,宽28米。桥下有一个深达100米、直径300米的椭圆形天坑——“黑龙天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地缝景观之一。

领导照着手中的书念叨:此桥,拱洞内幽深暗黑,似有一条黑龙蜿蜒于顶部而得名。“黑龙桥”以洞壁北侧发育有雾泉、珍珠泉、一线泉、三迭泉等4处悬挂泉,风格迥异而独具特色。

桥洞十分窄小,里面更是黑森森的。俺紧跟着领导沿着石板路慢慢往前走,脚下越来越湿滑,俺不由自主地拉住了领导。俺们借着从细缝间透出的亮光,小心翼翼地走着。高处的泉水从岩石上,如同断了线的珍珠纷纷滴落下来,让俺想起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句,这恐怕也是“珍珠泉”的由来吧。旁边的“雾泉”则是涌出的水丝变化为一片又一片的雾水,如同烟雾,弥漫散落下来,时隐时现,仿佛是天上飘动的白云。“一线泉”的水流最集中,崖壁上冒出的水呈现为“一字形”,水珠都整整齐齐落下来,溅起了一串又一串的水花。而“三叠泉”的水流因被岩石拦阻成三道重叠的水花。但是,不知是什么原因,有时会出现断流的现象。

俺一直抬头观看泉水,浑然不知水雾已打湿了俺和领导的衣服。但是,俺十分喜欢这种感觉,喜欢岩石中的泉水。俺想:如果说岩石体现的是阳刚,那么水就体现的是阴柔!留下如此说来的情感,引导俺慢慢的遐想。

接着,俺们步行到“天坑”出口处。俺毕竟是五十多岁的妇女,这会感觉有些累了。于是,俺们便乘坐电梯上到“黑龙桥”旁边的观景台。最后,乘坐电瓶车返回入口处。

游览完“天坑”之后,领导读道:远看三座山,近看三座桥,仰看两个坑,俯看花叶开!”说是古人的诗句。想起景区内的各色美景,俺便是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回忆起整个旅途,俺都会心潮澎湃,兴奋不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