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3月娃娃家方案

标签:
杂谈 |
小班娃娃家活动方案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在幼儿园一日生活里,要创设宽松、自由、丰富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让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小班的幼儿年龄小、情绪波动大,而且在情感上有较大的依赖性。娃娃家游戏能创设自由、宽松、舒适与温馨的环境。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让幼儿在自由的角色扮演活动中,创造性的、自由的进行自我表达。另外,娃娃家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以及情感方面、能力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扮演爸爸、妈妈,模仿着大人的举动:给娃娃穿衣服,喂食等。在这样的角色扮演中,他们体会到了父母对他们的爱,内心自然地萌发了关爱他人的情感。
活动名称:我爱我家
|
1、丰富幼儿的角色意识,让娃娃家的开展变得有序、有趣。
2、让孩子们学会当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和其他成员。
3、懂得在家里要相亲相爱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材料投放:
1、布娃娃、柔软坐垫、奶瓶、小被褥、小沙发、饮水机、电视机、娃娃衣服等。
2、家中及幼儿需要的一些生活用品。
3、空间较大的柔软地毯。
活动过程:
(一)分享经验
1、交流游戏经验:玩娃娃家时你最喜欢当谁?都做些
什么事情?
(二)提出问题,引出新的游戏内容:我来当爸爸妈妈。
2、讨论:你想怎样照顾她,让他不哭了?
3、提出新任务:小朋友评选"最佳爸爸妈妈"。
(三)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入娃娃家游戏。
http://s14/small/0069jgadzy70GldZ1NPdd&690
http://s7/small/0069jgadzy70Gle2ql836&690
http://s14/small/0069jgadzy70Gle6yUlbd&690
四、活动结束
听音乐结束游戏,评选最佳角色奖。
http://s10/small/0069jgadzy70GlepeNb19&690
活动中出现的现象:
1、有的小朋友一进区域就开始争吵,先是为了谁当妈妈而争执,后又为了谁照顾娃娃多而争吵。还不时的为争夺游戏材料发生争吵。
2、区域活动开展的时间不够充足,活动只停留在表面,许多孩子们的兴趣点只在交换玩具的那一瞬间。而不是在玩娃娃的过程中。
3、有的孩子玩一会儿娃娃,就把它扔在地上,对家不感兴趣了,不想在娃娃家玩了。
4、在娃娃家的环境创设中,没有足够的美感,孩子们觉得不够温馨而有出区的倾向。
5、对家庭中各种角色的理解不够到位,不知道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致使娃娃家动态的表演不够丰富,只停留在表面。
指导策略:
1、多投放一些“娃娃家”的材料,创设丰富的环境,在数量上满足孩子的需求。
2、材料的投放分层次性,确保区域活动的时间,为幼儿的发展创造一个真正自主探究的环境,使不同发展水平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升。
3、创设温馨的区域环境,让孩子进区感受到家的温暖。
4.幼儿间出现问题,先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当他们无法解决时,老师可适当介入。
5.把能力好,会交流协商的幼儿与能力差,自我中心较强的幼儿搭配起来。
6、对孩子多一些观察和耐心,了解幼儿行为的正真缘由,走进孩子内心,为进一步的引导提供有力帮助。
7、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时,不能急躁,要耐心的去引导,与家长交流,平时用小游戏让孩子体验不同的角色,明白每个人的都有自己不同的事情,从而能自己的事自己做。
小班娃娃家活动—《我爱我家》活动反思
教师常以“检查者“的身份,关注玩具是否掉了、东西是否乱了、幼儿是否发生矛盾等,忽视幼儿参与活动本身,判断幼儿的需求和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