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第二课堂方案
(2015-09-07 19:44:14)
标签:
教育 |
分类: “五个一” |
英语第二课堂方案
林梦雅
课外活动、文化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这既能激励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又能丰富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还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其中,英语第二课堂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一些课外知识,了解英语语言的风俗习惯,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一、活动目的
1.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英语及英语学习的兴趣。
2.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创新的意识,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
4.丰富课外活动。
二、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
活动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英语学习的各种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意识,教师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语言文化知识竞赛、英语辩论、英文歌曲演唱和欣赏等活动,让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愉悦,深度发掘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2.延伸和增强课堂教学活力
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有力配合,因此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补充课堂教学时间、促进课堂教学活力、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和力等,在课堂内只能体会有限的趣味,而在第二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以激发保持学生的兴趣为目的,更好的增强课内教学的效果,扩大词汇量,开阔视野,拓展能力。
3.实践性和创造性相结合
活动重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多动口,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
活动要有趣且有效,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学、自觉学、乐于学的好习惯。
5.参与,合作和竞争意识相结合
活动课上,力求学生要有积极参与,在参与中合作,竞争,倡导每一位学生都参加一项活动,指导教师做到精心组织,认真落实训练计划,保证效果,推出成果展示或表演,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对待。
三、具体实施方案:
1.英语角活动:
活动时间:每两星期一次
活动对象:全体高一学生
活动组织者:各班英语老师
活动目的:提供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学生通过英语交流,提供英语综合能 力,同时增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
活动内容:各班内开展,也可联合其他班一起进行,选一个场地,教师提供话题,学生自由交流话题内。
活动方式:全体学生参与,课堂上完成(45分钟)。
2.英语故事朗诵比赛
活动时间:10月份
活动组织者:全体英语老师
活动对象:学生自愿报名
活动目的:提供学生展示才艺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活动内容:由参赛选手自选英语故事,比赛时间每人不超过3分钟。
活动程序:由各班先期进行初赛,各班英语老师担任评委在此基础上由各班推选2名参加年级复赛。
评分标准:
(一)内容
(二)语音语调
(三)流畅性
(四)词汇和语法
(五)风度
3.英语戏剧大赛
活动时间:11月份
活动组织者:全体英语老师
活动对象:高一年级各班
活动目的:以班为单位举行戏剧大赛,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活动内容:各班自选戏剧,老师协助剧本改写排练等,11月份进行年级展示。
评分细则:
1、剧本选择(占10%,共10分)
一等:主题鲜明,剧情流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有深度,能贴近生活,
引起观众共鸣。(7-10分)
二等:主题比较突出,剧情流畅,能很好的表现主题。有一定深度,具有
一定的感染力。(4-7分)
三等:主题平淡,不明显,剧情出现不连续的情况,影响主题的表现。剧
本没有深度,且偏离现实生活。(4分以下)
2、剧本英语水平(占10%,共10分)
词汇丰富,有变化,语句通顺,剧本中语法结构较为复杂。(8-10分)
二等:词汇和语法有一些错误,但未严重影响理解。剧本中词汇较丰。(6-8
分)
三等:剧本中词汇不丰富,语法结构较简单。(4-6分)
3、演员表演水平(占30%,共30分)
一等:演技精湛,令剧中人物活灵活现,表情丰富,口语流畅,风采佳,
眼神动作到位,演出十分投入。演员对白没有遗忘现象,表达自然流畅。演员配合默契。(25-30分)
二等:演技细腻,能生动地表现剧中人物性格,表情丰富,演出专注。对
白动作熟练,表达比较流畅。演员配合一般。(15-25分)
三等:演技一般,能表现剧中人物特点,动作对白基本能完成,但能看出
不够熟练,且语气不够丰富。(5-15分)
四等:演技缺乏锻炼,影响人物剧情的表现,出现明显的遗忘对白或动作
的情况,且对白动作生硬。(5分以下,酌情给分)
4、演员英语口语(占20%,共20分)
一等:发音较好,发音准确清晰,腔调自然,悦耳动听,有感染力。语调
自然,符合表演情景。
二等:发音尚可。语调较自然,基本符合表演情景。(10-15分)
三等:发音有缺陷,有时影响理解。语调有时不符合表演情景。(5-10分)
四等:发音较差,时常影响理解。语调生硬,不自然,不符合表演情景。
5、舞台效果(占30%,共30分)
一等:舞台效果感觉好,能适合剧情气氛,服装道具全合适,演出顺序井井
有条,且及时。(23-30分)
二等:舞台基本能营造剧情气氛,但不明显。服装道具基本齐全合适,但替
换不够及时。(15-23分)
三等:舞台基本能营造剧情气氛,但不明显。服装道具不齐备,演员出场顺
序混乱。(15分以下)
奖项设置:
四、活动要求
1.指导教师要切实做好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的兴趣特长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本着学中有乐、乐中求学、学有特长的思想,讲求辅导实效。
2.指导教师要坚持育人与辅导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的实践技能,从低到高,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3.第二课堂活动要不断丰富和创新,保持活力。
4.保证开展好每一次活动,每次活动认真记录下来,填写进度完成表。
五、其他
1、学校教务处全面负责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安排和具体实施。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纳入工作量考核范畴中,并给予指导教师一定补助。
2、学校应建立以下活动档案。
(1)、总体实施方案;(2)、学年活动计划、学期活动进度表;(3)各兴趣小组辅导教师、成员名单。(4)、教案; (5)、活动记录;(6)、活动成果展示;(7)、活动阶段总结。
3、活动成果展示:
给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并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地奖励,使他们树立信心,体验成功的愉悦,促使学生更积极的参加兴趣小组活动。
六、验收评估
1、主管第二课堂活动的领导每月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督促检查,并进行评比。
2、学期末、学年末学校组织各方面的人力要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评估,以百分制算出每个小组平均得分,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