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A那些“曾经的”一级赛事

标签:
体育 |
分类: 网球 |
WTA那些“曾经的”一级赛事
一、WTA一级赛冠军榜排名
1、格拉芙
18 覆盖赛事 8
2、辛吉斯
冠军数 17 覆盖赛事 9
3
小威廉姆斯 冠军数 13 覆盖赛事 6
4
莎拉波娃 冠军数 11 覆盖赛事 7
4
达文波特 冠军数 11 覆盖赛事 4
6 海宁
冠军数 10 覆盖赛事 5
7 塞莱斯
冠军数 9 覆盖赛事 4
7
马丁内兹 冠军数 9 覆盖赛事 4
9
大威廉姆斯 冠军数 8 覆盖赛事 5
10
克里斯特尔斯 冠军数 7 覆盖赛事 5
11
毛瑞斯莫 冠军数 6 覆盖赛事 3
11
萨巴蒂尼 冠军数 6 覆盖赛事 4
11
桑切斯 冠军数 6 覆盖赛事 4
11
阿扎伦卡 冠军数 6 覆盖赛事 4
11
扬科维奇 冠军数 6 覆盖赛事 5
16
皮尔斯 冠军数 5 覆盖赛事 4
16
沃兹尼亚奇 冠军数 5 覆盖赛事 5
16
萨芬娜 冠军数 5 覆盖赛事 5
19
伊万诺维奇 冠军数 3 覆盖赛事 3
19
马约丽 冠军数 3 覆盖赛事 3
19
纳芙拉蒂洛娃 冠军数 3 覆盖赛事 3
19
德门蒂耶娃 冠军数 3 覆盖赛事 3
19
佩特洛娃 冠军数 3 覆盖赛事 3
19
拉德万斯卡 冠军数 3 覆盖赛事 3
二、1990年-2008年重要冠军榜(包括GS,奥运,年终,一级赛,皇冠,超五赛)
由于格拉芙获得了88年和89年的三个一级赛冠军,不被计入,因此只有15个
三、WTA一级赛历史上14站赛事
四、WTA一级赛历史演变
1、1988年2站,冠军均为格拉芙
2、1989年2站,冠军为格拉芙与萨巴蒂尼
3、1990年开始,一级赛增加到了6站,Hilton
Head就是后来的查尔斯顿,罗马和加拿大赛也开始出现
塞莱斯获得3冠,纳芙拉蒂诺娃获得2冠,格拉芙获得1冠
4、1991年6站,芝加哥办了一年夭折了,给了Boca
Raton,蒙特利尔和多伦多开始轮流举办,阿根廷前任美人鱼爆发怒得3冠,卡普里亚蒂、塞莱斯和格拉芙各得1冠
5、1992年,赛事6站
格拉芙、萨巴蒂尼与桑切斯.维卡里分别获得2个冠军
6、1993年新增2站,达到8站,苏黎世和费城出现,波卡拉顿被泛太平洋赛(后为东京,现为武汉)取代
格拉芙获得3个冠军,马丁内兹获得2个冠军,纳芙拉蒂诺娃、桑切斯及瑞士球员玛努艾拉-马列娃(1991-92霍普曼杯冠军)各1个冠军
7、1994年赛程不变,共8站
德国格拉芙获得3个冠军,胡贝尔获得1个冠军;
西班牙马丁内兹获得2个冠军,桑切斯获得1个冠军;
保加利亚球员马列娃获得1个冠军
8、1995年赛程不变,共8站
德国格拉芙获得2个冠军,西班牙马丁内兹获得2个冠军,桑切斯获得1个冠军,
日本伊达公子在家门口赢得了自己第一个一级赛冠军,马约利苏黎世夺冠,塞莱斯获得加拿大赛冠军
9、1996年,印第安威尔斯开始举办,费城取消
格拉芙获得3个冠军,其中拿到了首届印第安冠军,西班牙桑切斯和马丁内兹各拿一冠,塞莱斯加拿大成功卫冕,马约丽和诺沃特娜各得1冠
10、1997年新增年末莫斯科站,达到9站
辛吉斯获得3个冠军,其中击败格拉芙1次,塞莱斯2次,达文波特拿到2个冠军,皮尔斯终于在擅长的红土破茧,送蛋横扫马丁内兹,费尔南德斯和诺沃特娜分获1冠,塞莱斯加拿大3连冠
11、1998年赛程不变,9站赛事
达文波特和辛吉斯分获2冠,大威廉姆斯获得1冠2亚,塞莱斯加拿大四连冠,马丁内兹柏林回春夺冠,科泽尔和皮尔斯各自1冠
12、1999年赛程不变,9站赛事
辛吉斯获得4冠1亚,终结塞莱斯在加拿大的四连冠,大威廉姆斯获得3冠与辛吉斯争霸,迈阿密决赛姐妹德比击败妹妹,小威廉姆斯印第安威尔斯击败格拉芙折桂,公众女仆陶兹亚特也在莫斯科得到1冠
13、2000年赛程无变化,9站赛事
辛吉斯5冠1亚,塞莱斯在罗马夺冠,马丁内兹在红土保持竞争力,达文波特送蛋逆转辛吉斯获得印第安冠军,皮尔斯在查尔斯顿获得冠军
14、2001年9站赛事,查尔斯顿公开赛,莫斯科和苏黎世时间调整
美国球员达文波特和小威廉姆斯获得2个冠军,大威廉姆斯获得1个冠军,卡普里亚蒂10年后重夺一级赛,毛瑞莫斯击败卡普里亚蒂获得柏林赛冠军
15、2002年赛程不变,9站赛事
小威廉姆斯获得2个冠军,瑞士球员辛吉斯和斯奈德各获得1冠1亚,汉图楚娃获得印第安冠军,海宁获得柏林赛冠军,马列娃时隔8年再夺一级赛毛瑞莫斯一级赛第2冠,马约丽一级赛第3冠
16、2003年赛程不变,9站赛事
比利时称霸网坛,海宁4冠,克里斯特尔斯2冠1亚,达文波特、小威廉姆斯和米斯金娜分获1冠,莫斯科从此基本成为俄罗斯全运会
17、2004年增加圣迭戈站,10站一级赛
毛瑞莫斯获得3个冠军,海宁获得印第安冠军,米斯金娜卫冕莫斯科,莫里克苏黎世首夺一级赛,美国军团合计4冠3亚,其中达文波特获得2个冠军1个亚军,大威廉姆斯及小威廉姆斯各获得1个冠军
18、2005年赛程不变,10站赛事
克里斯特尔斯3个冠军,海宁获得2个冠军1个亚军,莎拉波娃东京赛首夺一级赛,法国军团获3冠,其中皮尔斯2个冠军,毛瑞莫斯1个冠军,达文波特保持一级赛冠军进账
19、2006年赛程不变,10站赛事
俄罗斯球员开始统治WTA,本赛季俄罗斯合计7冠4亚,佩特洛娃独得2冠,风骚红土绿图,莎拉波娃获得2个冠军,德门蒂耶娃、库兹涅佐娃和查克维塔泽各获得1个冠军,都是首次夺冠,辛吉斯重夺一级赛,伊万诺维奇横扫辛吉斯拿到罗杰斯公开赛冠军
20、2007年赛程不变,10站赛事
扬科维奇获得查尔斯顿和罗马2个冠军,海宁获得蒙特利尔和苏黎世2个冠军,辛吉斯东京复仇伊万诺维奇获得1个冠军,汉图楚娃5年后再夺印第安冠军,伊万诺维奇获得柏林赛冠军,莎拉波娃、德门蒂耶娃与小威廉姆斯各获得1个冠军
21、2008年赛程不变,10站赛事,一级赛最后一年,圣迭戈站和苏黎世站取消,新增多哈站,东京调整到年末
俄罗斯球员萨芬娜获得3个冠军(柏林、蒙特利尔和东京赛),扬科维奇获得罗马与莫斯科赛2个冠军
,
小威廉姆斯连夺迈阿密和查尔斯顿获得2个冠军,伊万诺维奇获得印第安冠军,莎拉波娃
莎娃在新增的多哈折桂
五、历届WTA一级赛简介
1、泛太平洋公开赛

作为亚洲最重要的女子网球公开赛,自1984年开始的泛太平洋公开赛,以其高额的奖金,吸引了几乎所有的女子网球高手前去参赛。泛太平洋公开赛是属于WTA巡回赛中的1级赛事10站中的一站,也是第1站比赛。其重要性仅次于4大满贯和年终总决赛。参赛球员不仅能获得丰厚的奖金还能可观的WTA积分。经过25年的发展,比赛的总奖金也由最初的30万美金提升到现在的200万美金。
比赛时间几经变动,最后固定在每年1月末进行。比赛地点除1993年在横滨外,其他时间都在首都东京。2008年赛事时间调整为9.15——9.21.
其中瑞士名将辛吉斯2007年在这里第五次封后,在参赛选手中居第1位。美国大妞达文波特也曾四次夺冠,德国的格拉夫与阿根廷美女萨巴蒂尼均获得过3次泛太平洋公开赛女单冠军。2005年的冠军则被俄罗斯少女莎拉波娃赢得。
2008
萨芬娜
瓦尼亚·金/佩特洛娃
2007
辛吉斯
雷蒙德/斯托瑟
2006
德门蒂耶娃 雷蒙德/斯托瑟
2005
莎拉波娃 胡萨诺娃/利霍夫彩娃
2004
达文波特 布莱克/斯塔柏斯
2003
达文波特
波维娜/斯塔柏斯
2002
辛吉斯
雷蒙德/斯塔柏斯
2001
达文波特
雷蒙德/斯塔柏斯
2000
辛吉斯
辛吉斯/皮尔斯
1999
辛吉斯
达文波特/兹维列娃
1998
达文波特
辛吉斯/鲁西奇
1997
辛吉斯
达文波特/兹维列娃
1996
马约莉
费尔南德斯/兹维列娃
1995
伊达公子
费尔南德斯/兹维列娃
1994
格拉芙
施瑞文/斯米莉
1993
纳芙拉蒂诺娃
纳芙拉蒂诺娃/苏科娃
1992
萨芭蒂妮
桑切斯/苏科娃
1991
萨芭蒂妮
朱尔丹/斯米莉
1990
格拉芙
费尔南德斯/斯米莉
2、印第安威尔斯网球赛(太平洋寿险杯网球赛)


太平洋生活杯是仅次于四大满贯的网球赛事,而有西部大满贯的美誉。比赛在美国的印地安维尔斯网球花园举行,时间长达两周。女子比赛从1990年才开始进行,1997年成为WTA一级赛事。有包括格拉芙,塞莱斯,达文波特,辛吉斯,小威,汉图楚娃,克里斯特尔斯,海宁等多名女子网坛的顶尖高手在这里封后。
各年度冠军如下:
2009 兹沃娜列娃
阿扎伦卡/兹沃娜列娃
2008 伊万诺维奇
萨芬娜/维斯尼娜
2007 汉图楚娃
雷蒙德/斯托瑟
2006 莎拉波娃
雷蒙德/斯托瑟
2005 克里斯特尔斯
帕斯奎尔/苏亚雷斯
2004 海宁
苏亚雷斯/帕斯奎尔
2003 克里斯特尔斯
达文波特/雷蒙德
2002 汉图楚娃
雷蒙德/斯塔布斯
2001 塞·威廉姆斯
阿兰德/杉山爱
2000 达文波特
达文波特/莫拉尤
1999 塞·威廉姆斯
辛吉斯/库尔尼科娃
1998 辛吉斯
达文波特/兹维列娃
1997 达文波特
达文波特/兹维列娃
1996 格拉芙
鲁宾/斯楚尔斯
1995 费尔南德斯
达文波特/雷蒙德
1994 格拉芙
达文波特/雷蒙德
1993 费尔南德斯
斯塔柏斯/苏科娃
1992 塞莱斯
吉尔斯/拉赫
1991 ——
——
1990 纳芙拉蒂诺娃
诺沃特娜/苏科娃
3、索尼爱立信网球赛(纳斯达克100公开赛)


索尼爱立信公开赛开始于1985年,到今年已经走过了24年的时间。该项比赛与太平洋生活杯相似,属于同时进行男女比赛。比赛在美国佛罗里达洲迈阿密Crandon
Park举行。这里从1987年成为比赛的主赛场,共有12块场地进行比赛,外加6块练习场地。
女子比赛有小威,大威,辛吉斯,格拉夫,桑切斯,塞莱斯,萨巴蒂尼,埃夫特,纳夫拉蒂诺娃等网坛宿将在这里先后称霸。
2009
阿扎伦卡
库兹涅佐娃/毛瑞斯莫
2008
小威廉姆斯
斯莱伯尼克/杉山爱
2007
小威廉姆斯
雷蒙德/斯托瑟
2006
库兹涅佐娃
雷蒙德/斯托瑟
2005
克里斯特尔斯
库兹涅佐娃/莫里克
2004
小威廉姆斯
佩特洛娃/Shaughnessy
2003
小威廉姆斯
胡贝尔/Maleeva
2002
小威廉姆斯
雷蒙德/斯塔布斯
2001
大威廉姆斯
2000
辛吉斯
1999
大威廉姆斯
1998
大威廉姆斯
1997
辛吉斯
1996
格拉夫
1995
格拉夫
1994
格拉夫
1993
桑切斯
1992
桑切斯
1991
塞莱斯
1990
塞莱斯
1989
萨巴蒂尼
1988
格拉夫
1987
格拉夫
1986
埃夫特
1985
纳夫拉蒂诺娃
4、家庭生活圈杯

家庭生活圈杯第一届赛事于1973年举办,至今已经走过36个年头了,在WTA巡回赛中它算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赛事,赛事举办地是位于美国东海岸的南卡罗来纳州的港口城市查尔斯顿。它和早它一周在佛罗里达蓬特维达海滩举行的MPS集团冠军赛一起,成为全年仅有的两站绿土赛事。
1973年著名的《家庭生活周刊》出资10万美元在南卡希而顿举行了一站女子网球巡回赛从而第一届家庭生活杯诞生,这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总奖金达到10万美元的比赛!可能是赛事组织的原因当时在网坛如日中天的Navratilova和Evert都未参加比赛,但是从第二届开始,女子网坛的顶尖高手悉数参赛,红土女皇Evert开始统治本项赛事,从74-78年连续5年获得生活圈杯,次后她又三次封后成为本项比赛最出色的选手。
相继在这里登顶的都是这30年来最出色的选手:包括Navratilova(4次),Graf(4次),Hingis(2次),austin(2次)等,近年来给人留下印象深刻的比赛:97年Hingis在决赛中大战两个半小时战胜Seles,Seles决胜盘5-3领先时被Hingis破发成功并在抢7中失利。本项比赛也是Seles职业生涯中唯一没有获得过冠军的重要的土场比赛也成为她的遗憾之一。2003年不可一世的小威在决赛中被海宁击败终结了22连胜,海宁从此突破瓶颈,极大地增强了信心。
走过30年风雨的家庭生活杯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巡回赛之一,它是全年女子10站一级比赛的第四站,同时也是第一站土场大师赛。
在09年赛事改革后,家庭生活圈杯由原来的WTA一级赛,变成了顶级巡回赛,赛事总奖金下降为100万美元,而冠军积分也变称了470分。但是由于赛事传统的力量,还是吸引到了诸多高手前来为法网备战、热身。
家庭生活杯冠军榜
2009 利斯基(德国) def. 沃兹尼亚奇(丹麦)
6-2 6-4
2008 小威廉姆斯(美国)def.
兹沃娜列娃(俄罗斯) 6-4 3-6 6-3
2007 扬科维奇(塞尔维亚)def. 萨芬娜(俄罗斯)
6-2 6-2
2006 佩特洛娃(俄罗斯)def.施奈德(瑞士)6-3
4-6 6-1
2005
海宁(比利时)def.德门蒂耶娃(俄罗斯)7-5 6-4
2004 大威廉姆斯 (美国)
def.马丁内兹(西班牙) 2-6 6-2 6-1
2003 海宁 (比利时) def. 小威 (美国)
6-3 6-4
2002 马尤利(克罗地亚) def. 施奈德 (瑞士)
7-6(5) 6-4
2001 卡普里亚蒂 (美国) def. 辛吉斯
(瑞士) 6-0 4-6 6-4
2000 皮尔斯(法国) def. 桑切斯(西班牙)
6-1 6-0
1999 辛吉斯 (瑞士) def.
库尔尼科娃(俄罗斯) 6-4 6-3
1998 科泽尔 (南非) def. 斯皮尔莱亚
(罗马尼亚) 6-3 6-4
1997 辛吉斯 (瑞士) def. 塞莱斯(美国)
3-6 6-3 7-6(5)
1996 桑切斯(西班牙) def. Barbara
Paulus (AUT) 6-2 2-6 6-2
1995 马丁内兹(西班牙) def.
马列娃(保加利亚) 6-1 6-1
1994 马丁内兹(西班牙) def. Natasha
Zvereva (保加利亚) 6-4 6-0
1993 格拉夫 (德国) def.
桑切斯(西班牙)7-6(8) 6-1
1992 萨巴蒂尼(阿根廷) def.
马丁内兹(西班牙) 6-1 6-4
1991 萨巴蒂尼(阿根廷)def. Leila
Meskhi (GEO) 6-1 6-1
1990 纳夫拉蒂诺娃 (美国) def. 卡普里亚蒂
(美国) 6-2 6-4
1989 格拉夫 (德国) def. Natasha
Zvereva (保加利亚) 6-1 6-1
1988 纳夫拉蒂诺娃 (美国)
def萨巴蒂尼(阿根廷)6-1 4-6 6-4
1987 格拉夫 (德国) def. Manuela
Maleeva-Fragniere (瑞士) 6-2 4-6 6-3
1986 格拉夫 (德国) def. 埃夫特 (美国)
6-4 7-5
1985 埃夫特 (美国) def.
萨巴蒂尼(阿根廷)6-4 6-0
1984 埃夫特 (美国) def. Claudia
Kohde-Kilsch (GER) 6-2 6-3
1983 纳夫拉蒂诺娃 (美国) def. 奥斯汀
(美国) 5-7 6-1 6-0
1982 纳夫拉蒂诺娃 (美国) def. Andrea
Jaeger (美国) 6-4 6-2
1981 埃夫特 (美国) def. Pam
Shriver (美国) 6-3 6-2
1980 奥斯汀 (美国) def. Regina
Marsikova (TCH) 3-6 6-1 6-0
1979 奥斯汀 (美国) def. Kerry
Reid (澳大利亚) 7-6(3) 7-6(7)
1978 埃夫特 (美国) def. Kerry
Reid (澳大利亚) 6-2 6-0
1977 埃夫特 (美国) def. 比利 简
金(美国) 6-0 6-1
1976 埃夫特 (美国) def. Kerry
Reid (澳大利亚) 6-2 6-2
1975 埃夫特 (美国) def. 纳夫拉蒂诺娃
(美国)7-5 6-4
1974 埃夫特 (美国) def. Kerry
Reid (澳大利亚) 6-1 6-3
1973 Rosie Casals (美国) def.
Nancy Richey (美国) 3-6 6-1 7-5
5、德国公开赛(已取消)
德国网球公开赛是每年春季在德国首都柏林西南部的格吕内瓦尔德举行的红土赛事,总奖金为130万美元。比赛分为女子单打和女子双打两项。东道主名将格拉夫创下了9次获得德国公开赛女单冠军的惊人记录,瑞士的辛吉斯,比利时的海宁,法国的毛瑞斯莫,西班牙的桑切斯,马丁内兹,美国的塞莱斯等好手也曾获得德国公开赛女单冠军。随着德国网球名将格拉夫的退役,德国女子网球一蹶不振,德国公开赛也陷入面临停办的尴尬.在德国网球协会以600万欧元的价格将德国女子网球公开赛主办权转让给卡塔尔后,这项国际网坛的传统赛事今年5月仍将继续在柏林的格拉夫体育场举行。为了体现赛事主办权已被卡塔尔所拥有,这项赛事将被命名为“卡塔尔女子网球德国公开赛”。2009年由于赛会运作原因该项赛事被取消。
2008
萨芬娜(俄罗斯)def. 德门蒂耶娃(俄罗斯)3-6 6-2 6-2
2007
伊万诺维奇(塞尔维亚) def.库兹涅佐娃(俄罗斯) 3-6 6-4 7-6
2006 佩特洛娃(俄罗斯) def. 海宁 (比利时)
4-6 6-4 7-5
2005 海宁
(比利时) def.
佩特洛娃(俄罗斯) 6-3
4-6 6-3
2004
毛瑞斯莫(法国) def.
大威(美国) w/o
2003 海宁
(比利时) def. 克里斯特尔斯
(比利时) 6-4 4-6
7-5
2002 海宁
(比利时) def.
小威(美国) 6-2
1-6 7-6(5)
2001
毛瑞斯莫(法国) def.
卡普里亚蒂(美国) 6-4
2-6 6-3
2000 马丁内兹
(西班牙)def. 科泽尔
(南非) 6-1 6-2
1999
辛吉斯(瑞士)
def. 多库奇斯
(法国) 6-0 6-1
1998 马丁内兹
(西班牙)def.
毛瑞斯莫(法国) 6-4
6-4
1997 费尔南德斯
(美国)def. 皮尔斯
(法国) 6-2 3-6
6-2
1996
格拉夫(德国)def.Karina Habsudova (斯洛伐克)4-6 6-2 7-5
1995
桑切斯(西班牙) def.
马列娃 (保加利亚)
6-4 6-1
1994
格拉夫def.Brenda Schultz-McCarthy(荷兰)7-6(6) 6-4
1993
格拉夫(德国) def.
萨巴蒂尼 (阿根廷)
7-6(3) 2-6 6-4
1992
格拉夫(德国) def.
桑切斯 (西班牙) 4-6
7-5 6-2
1991
格拉夫(德国) def.
桑切斯 (西班牙) 6-3
4-6 7-6
1990 塞莱斯
(美国) def.
格拉夫(德国) 6-4
6-3
1989
格拉夫(德国) def.
萨巴蒂尼 (阿根廷)
6-3 6-1
1988
格拉夫(德国) def.
苏科娃 (捷克) 6-3
6-2
1987
格拉夫(德国) def. Claudia
Kohde-Kilsch (德国) 6-2 6-3
1986
格拉夫(德国) def.
纳夫拉蒂诺娃(美国)
6-2 6-3
1985 埃夫特
(美国) def.
格拉夫(德国) 6-4
7-5
6、意大利电信杯


意大利女子网球赛也是一项红土赛事,是法网开赛前重要的热身赛。比赛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同样每年有来自世界各国的顶尖高手在这里展开激烈的角逐。西班牙老将马丁内兹曾在1993,1994,1995,1996年获得比赛冠军。阿根廷美女萨巴蒂尼则在1991,1992的比赛封后。美国的塞莱斯也在1990,2000年夺冠。法国的皮尔斯获得1997年比赛第一。
1990年~2009年比赛冠军
2009 萨芬娜
6-3 6-2 库兹涅佐娃
2008 扬科维奇 6-2 6-2
科内特
2007 扬科维奇 7-5 6-1
库兹涅佐娃
2006 辛吉斯 6-2 7-5
萨芬娜
2005 毛瑞斯莫 2-6 6-3 6-4
施奈德
2004 毛瑞斯莫
2003 克里斯特尔斯
2002 小威廉姆斯
2001 多克奇
2000 塞莱斯
1999 大威廉姆斯
1998 辛吉斯
1997 皮尔斯
1996 马丁内兹
1995 马丁内兹
1994 马丁内兹
1993 马丁内兹
1992 萨巴蒂尼
1991 萨巴蒂尼
1990 塞莱斯
7、阿库拉精英赛(已取消)


阿库拉精英赛也是一项历史较为悠久的比赛。1984年首届比赛奖金总额仅为5万美元,到2003年总奖金就提高到100万美元。比赛每年暑期在美国的加洲的Carlsbad举行,也是美网前的重要热身赛,也吸引了女子网坛的几乎所有好手前来参赛。2004美国的达文波特击败俄罗斯的米斯金娜获得冠军。2005年的比赛将在7月30日到8月7日进行。总奖金为130万美元。单打冠军将获得189,000美元的奖励,亚军也有96,000进账。双打冠军可获得57,000美元,亚军奖金为29,000美元。参加单打正选赛的有56名选手,资格赛有16名选手,双打有24对球员参加。
1989年~2007年冠军
2007 莎拉波娃 6-2 3-6 6-0
施奈德
2006 莎拉波娃
2005 皮尔斯
2004 达文波特
2003 海宁
2002 大威廉姆斯
2001 大威廉姆斯
2000 大威廉姆斯
1999 辛吉斯
1998 达文波特
1997 辛吉斯
1996 伊达公子
1995 马丁内兹
1994 格拉夫
1993 格拉夫
1992 卡普里亚蒂
1991 卡普里亚蒂
1990 格拉夫
1989 格拉夫
8、罗杰斯杯
开始于1892年的加拿大公开赛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网球比赛之一,其历史仅次于温布尔顿公开赛和美国网球公开赛。高额的奖金,悠久的历史,加拿大公开赛也被认为是世界最顶级网球赛事之一。
作为女子网球10大巡回赛的加拿大公开赛,总奖金为200万美元,吸引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女子网球明星前来参赛。法国选手毛瑞斯莫在2004年的加拿大公开赛中获得她第2个加拿大公开赛冠军。埃夫特,纳夫拉蒂诺娃,格拉夫,塞莱斯,辛吉斯,桑切斯等网球名将都有在这里获胜的记录。加拿大公开赛每年轮流在多伦多,蒙特利尔举办。比赛多在暑期进行,是美网开赛前的重要热身赛。
加拿大选手Faye Urban
Mlacak是最近一位获得加拿大公开赛冠军的本土球手,她在1969年赢得女单,女双(与Vicki
Berner合作)锦标。
2007年罗杰斯杯网球赛,中国选手晏紫从资格赛一路杀出并最终闯入四强,刷新了赛会纪录。2008年赛会冠军被萨芬娜夺得。
1988年~2008年赛会冠军榜
2008 萨芬娜 6-2 6-1
齐布尔科娃
2007 海宁 7-6 7-5
扬科维奇
2006 伊万诺维奇 6-2 6-3
辛吉斯
2005 克里斯特尔斯 7-5 6-1
海宁
2004 毛瑞斯莫 6-1 6-0
利霍夫采娃
2003 海宁 6-1 6-0
克拉鲁诺茨卡娅
2002 毛瑞斯莫
2001 小威廉姆斯
2000 辛吉斯
1999 辛吉斯
1998 塞莱斯
1997 塞莱斯
1996 塞莱斯
1995 塞莱斯
1994 桑切斯
1993 格拉夫
1992 桑切斯
1991 卡普里亚蒂
1990 格拉夫
9、克里姆林杯


克里姆林杯由瑞士商人Sasson
Kakshouri.赞助,开始于1990年。女子比赛最早称为莫斯科女子网球公开赛,1996年更名为克里姆林杯。1996年比赛奖金为400.000美元。1997,1998年提升到926.000美元。现在的奖金为1.080.000美元,是WTA巡回赛的1级赛事。每年有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选手参加本项比赛。瑞士的辛吉斯,法国的皮尔斯,捷克的诺沃特纳等好手都曾在这里夺冠。俄罗斯的米斯金娜则是第1个获得本项比赛冠军的本国选手,她在2003年的比赛中击败了法国名将毛瑞斯莫。2004年米斯金娜战胜对友戴门蒂娃成功卫冕。
1997年~2008年比赛冠亚军:
1997: 冠军 诺沃特纳 (捷克), 亚军
杉山爱(日本)
1998: 冠军 皮尔斯 (法国), 亚军 塞莱斯
(美国)
1999: 冠军 陶兹亚特 (法国), 亚军 谢特
(奥地利)
2000: 冠军 辛吉斯 (瑞士), 亚军
库尔尼科娃(俄罗斯)
2001: 冠军 多克奇 (澳大利亚), 亚军
戴门蒂娃(俄罗斯)
2002: 冠军 马列娃(保加利亚), 亚军
达文波特(美国)
2003: 冠军 米斯金娜(俄罗斯), 亚军 毛瑞斯莫
(法国)
2004: 冠军 米斯金娜(俄罗斯), 亚军
戴门蒂娃(俄罗斯)
2005: 冠军 皮尔斯(法国), 亚军
斯齐亚沃尼(意大利)
2006: 冠军 查克维塔泽(俄罗斯), 亚军
佩特洛娃(俄罗斯)
2007:冠军 德门蒂耶娃(俄罗斯),亚军
小威廉姆斯(美国)
2008:冠军 扬科维奇(塞尔维亚),亚军
兹沃娜列娃(俄罗斯)
10、瑞士电信挑战赛(已取消)

1984美国选手 November Zina
Garrison在击败德国Claudia
Kohde-Kilsch后,赢得了第1届瑞士挑战赛女单冠军。当时比赛还被称为欧洲室内网球赛。首届比赛的奖金就达到了15万美元。参加比赛有当时世界排名第4的Hana
Mandlikova,世界排名第6的Manuela Maleeva,第8的Zina Garrison和第9的Claudia
Kohde-Kilsch.
1986年德国网球女皇格拉夫首次现身苏黎世就夺得了冠军。此后的1987,1989,1991,1992年获得5个冠军,保持不败,1989,1991年夺冠更是未失1局。
1988年
BMW公司赞助比赛,又改名为BMW欧洲室内网球赛一直到1992年。奖金数额也增加到200,000.美元。
1992年决赛格拉夫在2-6先失一局,第2局2-4落后的情况下,以2-6 7-5
7-5.击败美国老将纳夫拉蒂诺娃。
1993比赛更名为Barilla室内赛,比赛奖金提升到750,00
0美元,成为奖金最高的WTA巡回赛。东道主选手马列娃击败美国的纳夫拉蒂诺娃夺得冠军,也成为首个获得该项比赛冠军的本土球员。
1994年瑞士选手辛吉斯首次参加这项比赛,她在第2轮0:2输给了法国选手皮尔斯。
1996年捷克选手诺沃特娜6-2
6-2击败辛吉斯摘得桂冠。比赛奖金到达926,250美元。
1997年美国选手达文波特在这里获得她第1个瑞士挑战赛冠军。
1998年达文波特击败同胞大威成功卫冕。比赛又更名为瑞士电信赛。
1999年美国的大威6-3
6-4击败1号种子瑞士的辛吉斯获得冠军。
2000年辛吉斯6-4 4-6
7-5战胜达文波特,首次在家乡获得冠军,也结束了后者在瑞士的不败记录。
2001年达文波特击败多克奇第3次获得冠军。
2002年瑞士选手施奈德6-7 (5) 7-6 (8)
6-3战胜美国的达文波特,成为第3个获得瑞士挑战赛的东道主选手。
2003年比利时好手海宁6:0
6:4击败多克奇,成功问鼎冠军奖杯。
2004年澳大利亚选手莫里克爆冷挫败了俄罗斯的温网女单冠军莎拉波娃夺得第一。
2005美国老将达文波特7-6(5)/6-3击败本土名将施奈德,帮助自己在下周的WTA世界排名榜和WTA冠军积分排名榜双双回到NO.1后座。
2006新科美网冠军莎拉波娃经过三盘苦战,最终以6-1/4-6/6-3击败了斯洛伐克美女汉图楚娃,夺得本赛季第4个单打冠军。
2007年美网冠军比利时人海宁6-4
6-4击败法国名将戈勒文,自2003年后再次登顶。
2008年是瑞士电信杯最后一次举办,美国名将大威廉姆斯7-6
6-2击败了有自己克星之称的意大利名将佩内塔夺得冠军。女双决赛中,布莱克/胡贝尔6-1
7-6击败了施奈德/格罗恩菲尔德组合夺得冠军。
前一篇:消失的WTA赛事
后一篇:历届IFFHS世界最佳中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