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1991年欧冠决赛
第一轮首回合主场是不理想,1比1和瑞士冠军草蜢打平,米哈伊洛维奇在看台上度过了比赛,他当时还没有加盟红星。红星次回合在苏黎世打了个漂亮的歼灭战,4比1击败对手。
第二轮遇上格拉斯哥流浪者,红星在马拉卡纳(Marakana)主场3比0完胜,客场1比1逼和,苏格兰人知道比尼奇速度快,想采取杀伤战术,奈何总也追不上。
第三轮打东德的德累斯顿迪那摩,米哈伊洛维奇此时加盟,球队主场3比0大胜。
半决赛
拜仁慕尼黑队 [联邦德国] 贝尔格莱德红星队 [南斯拉夫] 1-2 2-2
3-4
莫斯科斯巴达克队 [苏联] 马赛队 [法国] 1-3 1-2 2-5
在1991年冠军杯半决赛,首回合客场挑战拜仁慕尼黑。那是一场脍炙人口的经典赛事,尤其是从现在的角度看,更是卓绝非凡。比赛中双方的铲断都极为狠辣,主裁判却始终无动于衷,按牌不动。过去10年国际足联严打场上的粗野犯规成效显著,但慕尼黑的这场半决赛仍是美感战胜残忍的经典范例,比赛赢得如此艰苦,难怪红星将胜利视若涅磐再生。
拜仁在第23分钟由中锋沃尔法特先拔头筹,随着上半时接近尾声,他们控制大局直至哨响看来是不成问题了。谁知在补时阶段,拜仁中场托恩(Thon)一记穿越人缝的直传球塞给小劳德鲁普(Brian
Laudrup),丹麦人接应慢了半拍,球被绰号为“屠夫”的红星中卫马洛维奇断下。尽管处在本方角旗附近的方寸之地,“屠夫”却处理得当,他短传右后卫拉季诺维奇,后者也从容地横敲给另一中卫贝洛德蒂奇(Belodedici),这位祖籍南斯拉夫,却因避难选择代表罗马尼亚国家队比赛的后卫塞给中场普罗西内茨基脚下。普罗西内茨基朝前场瞟了一眼,一记精准的60米长传交给了右边锋比尼奇,比尼奇以速度压过对方左后卫普夫鲁格尔(Pflugler),地滚球传中,球从对方中卫科勒尔(Kohler)和门将奥曼(Aumann)中间穿过,落在远门柱的潘采夫(Pancev)面前,他一蹴而就,扳成了1比1。
随着比赛进一步深入,双方的争夺越来越集中在中圈。事实上,这也是两名金发球员普罗西内茨基和埃芬博格(Effenberg)间的角斗,不过主动权逐渐落在前者手里。比赛在终场前22分钟时定下大局,那是决定命运的一分钟。普夫鲁格尔左路套边助攻,他的传中却被碰到了球门后面,看上去好像是贝洛德蒂奇在鱼跃救险时手球,拜仁疾呼“点球!”但瑞士主裁判弗斯丁格认定是球打在罗马尼亚国脚的胸口上,慢镜头重放也证明他两眼雪亮。弗斯丁格指向角球。
角球开进来,奥根塔勒(Augenthaler)跃起头球摆渡后门柱给罗伊特(Reuter),罗伊特一蹴而就,但弗斯丁格早早鸣笛,吹奥根塔勒起跳中推人犯规,拜仁被这一吹,急火攻心,队形开始紊乱,埃芬博格前场丢球,贝洛德蒂奇大脚解围,潘采夫得球,他将球敲给插上接应的萨维切维奇,后者轻松过了科勒尔,球在禁区边虽然有点跳,但他还是潇洒地半凌空将球从奥曼左手门柱抽入。还剩20分钟,德国球迷开始退场。德国人从来战斗到最后一刻,但观众都明白,红星不只是比分领先,他们在场上处处领先,每个区域德国人都拼不过红星。
在贝尔格莱德的次回合,红星坚信能再胜拜仁。这份自信在上半时中段又得到加强,米哈伊洛维奇30米外任意球劲射,球中人墙越过门将奥曼入网,红星总比分2比1领先了,但红星已有7名主力吃了牌,再被警告,就会有人打不上决赛了。主队防守也不敢再那么硬朗,每次犯规红星球员都紧张地看着裁判,比赛越往下踢他们就越缩手缩脚,对抗也不像平时剧烈。拜仁兴许是看出了对方害怕,下半时一上来,4分钟内连扳两球。
奥根塔勒进了一个,球从斯托亚诺维奇身下蹿了进去,这是个失误,德国人寸土必争,本德(Bender)一下子让比分成了2比1。总比分3比3,双方各有两个客场进球,半决赛正在从红星的手指缝里一点一滴地溜走。红星在逆境中挣扎,德国人又打中了门柱。最后一分钟,红星一次反击,米哈伊洛维奇左路传中,比尼奇在中间等着,身后还有潘采夫,可他没传好,球速很慢,奥根塔勒抡起脚解围竟然踢歪了,球一个急旋往后飞,又飞过无可奈何的奥曼,他眼睁睁地目送皮球缓缓地落入网中。运气实在太重要了。那一刻,幸运之神看上了红星。拜仁连开球的时间都不够,终场哨响,观众冲上球场,不到两小时,草皮被剥光了,每个球迷都揣上一块留作纪念,全国各地都有那块球场的草皮,即使贝尔格莱德500公里以外,你也能在球迷家里看到他们在自家的后院里精心保养那块草皮。
另一场半决赛中,拥有帕潘(Pappin)、瓦德尔(Waddle)和博利(Boli)的马赛轻松击败了莫斯科斯巴达克,他们将和红星在决赛相逢。此时的马赛,还有红星最担忧的球员斯托伊科维奇(Stojkovic),此人正是从红星加盟到马赛,但他那个赛季由于经常有伤,同时又和比利时籍主帅戈泰尔斯(Goethals)闹翻,没怎么为马赛出场。在“红星们”的眼里,斯托伊科维奇才是一位领袖,一颗最大的红星。
决赛, 意大利巴里,圣尼古拉体育场, 1991年5月29日, 观众人数
56000
贝尔格莱德红星队 0 马赛队 0
贝尔格莱德红星队5-3点球胜
比赛中,马赛享有很多控球权,不停地从后场将球吊进禁区,红星门将斯托亚诺维奇顿时轻松了,他的个子很高,出击接扑高球鲜有失手,红星这么干也就不奇怪了。 比赛是不好看,但红星的战术很成功。西方媒体都批评红星消极比赛,让马赛束手无策,但在当晚,马赛的打法其实也同样消极和压抑。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明智地不让红星发挥,彼德洛维奇事后说这是红星在他手下踢得最糟糕的一场。加时赛还剩下8分钟,戈泰尔斯才把斯托伊科维奇换上场,后者马上在几次盘带中让红星后防手忙脚乱。比尼奇庆幸斯托伊科维奇没有更早上场:“他是我孩子的教父,那天晚上真是不想在场上看到他,如果马赛让他打下半场,没准马赛就赢了。”
经过120分钟消耗战,比赛将以点球决定胜负。马赛不知道红星的每个球员都是罚点球的老手。那个赛季的南斯拉夫联赛,每场平局都要罚点球决胜,每个红星队员至少每天练习罚点球10到15分钟,赛前彼德洛维奇就安排好了计划:比尼奇先罚,第二个普罗辛内茨基,第三个贝洛德蒂奇,接着是米哈伊洛维奇,最后是潘采夫。真正罚点球时,红星只做了一个变动:普罗西内茨基主动要求先罚,他看上去有些紧张,不想在半道上因为自己坏事儿。尽管助跑有些拖拉,他还是将对方守门员奥尔梅塔(Olmeta)骗去了相反的方向。 戈泰尔斯让斯托伊科维奇罚第一个,后者拒绝了:“如果不给我机会在整场比赛中证明自己,我为什么要在最后一刻背上这个包袱?进不进我都要挨骂,进了同胞不高兴,不进老板不开心。”马赛的右后卫阿莫罗斯(Amoros)率先主罚。红星门将斯托亚诺维奇这时和对方玩起了心理战,主动示意马赛球员应该朝哪个方向踢,他的自信影响了阿莫罗斯,他看了看斯托亚诺维奇,又看了看球,缓步助跑,但南斯拉夫人不为所动,他看出了阿莫罗斯的忧郁,球射得不急不高也不低,很合守门员的胃口,点球被扑出去了。轮到比尼奇,他每次罚球总是射向门将的左下方,射别的角度他都没把握,无论守门员猜中与否,他们还是扑不住,球速太快,他也进了。马赛的卡索尼(Casoni)也进了。贝洛德蒂奇迈向罚球点。他在1986年冠军杯决赛的点球决胜中,已为布加勒斯特星队拿过一次冠军,他将以同样的方式为另一支非西欧球队捧杯。有趣的是,两次捧杯他的名字还不一样。在罗马尼亚语里他的姓氏“Belodedici”中的“i”是不发音的,放在词尾为的是弱化字母“c”,他在贝尔格莱德则选用更塞尔维亚的拼写习惯“Belodedic”。他当年逃去罗马尼亚是为了政治避难,1989年齐奥塞斯库下台后又回到了贝尔格莱德,径直走进红星办公室要求试训。试训当然免了,贝洛德蒂奇起脚罚中,红星领先3比1。帕潘一脚狂抽为马赛打进了第二个点球,米哈伊洛维奇主罚时踢得很蹩脚,一脚把草皮给挖了起来,但还是进了。马赛第四个主罚的是参加了1990年世界杯的巴西后卫莫泽尔,他也弹无虚发。如果潘采夫罚中,冠军杯就是红星的了。他把球放在罚球点上,可球滚进了米哈伊洛维奇铲起的草洞里,他再放,球又滚了进去,队友们都急得不敢看,第三次终于放妥了。可他罚得并不好,高度是守门员最喜欢的腰部位置,所幸奥尔梅塔重心移动,尽管他纵身一扑,还是无力回天,意大利巴里和贝尔格莱德顿时成了欢腾的海洋。
贝尔格莱德红星队(教练:佩特罗维奇)
守门员:斯托亚诺维奇;
后卫:贝洛德迪奇, 纳伊多斯基, 萨巴纳佐维奇, 尤戈维奇,
马洛维奇,米哈伊洛维奇;
中场:比尼奇, 萨维切维奇 (斯托希奇 84),
普罗辛尼茨基
前锋:
潘采夫
马赛队
(教练:戈萨尔斯)
守门员:奥勒梅塔;
后卫:阿莫罗斯, 博利, 莫泽尔, 德梅科 (斯托伊科维奇
112);
中场:方尼 (威尔克鲁塞),杰马因, 卡索尼,
贝利;
前锋:帕潘,
瓦德尔
1991年南斯拉夫政局已经动荡不安,几大族矛盾已经不可调和,贝尔格莱德红星还是捧起了两座奖杯, 冠军杯和丰田杯。
在80年代,红星队高层就准备打造出一支能登上欧洲颠峰的球队。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周密计划,精心挑选球员,当时在国内转会市场上也引发了不少争议。红星从永远的敌人贝尔格莱德游击队“偷”走了潘采夫和萨维切维奇,从萨格勒布迪纳摩引进了克罗地亚人普罗辛内茨基,从布加勒斯特星队买来获得了冠军杯的贝洛德迪奇,从西班牙小球队莱万特召回了比尼奇,91年1月又从沃伊沃迪纳买到了米哈伊洛维奇,同时红星也没忘记从自己的后备梯队发掘有才华的球队,红星的足球学校为红星队提供了各类人才:门将斯托亚诺维奇,马罗维奇,斯托西奇,尤戈维奇。90-91赛季冠军杯开局并不顺利,第一场就在主场被看起来弱小的瑞士草蜢队逼平,被塞维利亚媒体批得体无完肤的红星在第二场比赛爆发,客场4比1大胜。接下来的格拉斯哥流浪者和德累斯顿都没有给红星造成什么麻烦,红星均大比分战胜对手。主场和德累斯顿的比赛中米哈伊洛维奇第一次在冠军杯出场,由于主场涌入了过多的球迷,早已超出球场的容纳量,那种声势让当时还显稚嫩米哈伊洛维奇异常紧张。半决赛第一回合红星出人意料地客场击败了拜仁慕尼黑,第二回合又2比2战平对手。在第二回合的比赛里,米哈伊洛维奇第一次象欧洲展示了他标志性的左脚“香蕉球”,米哈伊洛维奇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喜欢的最值得记忆的一个进球,他至今然记得每一个细节。决赛对手是马赛,比赛并不精彩,异常乏味的平局之后。红星队点球击败了马赛。
91年夏天夺冠之后,国内局势已经严重恶化,克罗地亚宣布独立,克塞两族爆发激烈冲突。红星队中的克罗地亚人普罗辛内茨的离队是必然的结果了。战争带来的经济形势恶化让俱乐部也生存困难,比尼奇、马罗维奇、萨巴纳佐维奇等相继出国淘金。即使在内乱的情况下,红星队在黑山人萨维切奇、马其顿人潘采夫、以及尤戈维奇的带领下,轻松拿下当年的丰田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