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2016-06-20 10:26:39)
标签:

文化

《增广贤文》有言:“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读书要用意,要勤奋;不要囫囵吞枣,不要似懂非懂,更不要不懂装懂。读书要用心带着思考,有目的地去学习,提醒读书人,不要为了考试而读书。

古代人做学问,写文章都非常地投入,非常地讲究,一字一句往往都反复斟酌。同时,古人表达情感很含蓄,很用心。正因为如此,后人在阅读前人作品时也需要具备前人的境界和修养。所谓“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就是说,要对前人作品的内涵有确切的理解。必须高度重视每一个谴词用语的心境、用意,读书必须读字里行间,不能局限于文字的表层含义,而要领会作者的良苦用心。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历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吕不韦召集门客进行商议。

有人建议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学问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写书。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为《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便流传至今。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每一个字都如同黄金一般值钱,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不可多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童年忆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