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049、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笔记·

(2022-06-07 13:22:49)
标签:

文化

唐诗赏析


               ·开元十·24岁·出蜀东下渡荆门赠别家乡·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

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宜昌下游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上有盘亘雄踞的荆门山十二碚,下有银潢倒泄的虎牙滩;南与五龙山的群峰相接,北和虎牙山隔江相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不是今荆门市和荆州市。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此处是爱念,喜欢的意思。

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唐诗《渡荆门送别》今译1

乘船远行来到荆门做一次向往已久的楚国之游

一路上青山渐渐消失,一望无际的平野出现在前头。

滔滔奔涌长江不再咆哮大江入大远缓缓流。

江中象是苍穹天镜,天上变幻似海市蜃楼

我深深怜爱着的故乡水你默默伴送着我万里行

 【赏析】公元724年,24的李白。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开元十三年(725)25岁李白出蜀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出蜀东下渡荆门,先游览湖北、湖南一带轻舟东下,完尽“南穷苍梧,东涉溟海”欲意该首《渡荆门送别》诗,就是抵达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的与传统意义上的不一样送别诗别具一格地写出了故乡山水陪伴诗人、万里送的动人情景,表达出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首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抒情佳作,它意境高远,风格雄健,构思巧妙,脉络井井有条,结构波澜起伏,颇有层次情意婉曲,形象奇伟,想象瑰丽,是送别诗中的极品。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首联直扣诗题,交代了此行的目的:这次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行很顺利。晨发青溪向三峡,岷江顺流下渝州;继而出蜀东下,向往已久楚国游。苍苍两岸万重山,长江三峡留身后;停泊荆门平原地,视野开阔景尤优。——我终将如愿以偿地完成我朝思暮想楚国故地壮浪一游了。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颔联紧承起句,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特有的壮阔远景:待到渡过荆门山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江面开阔,浩瀚渺茫奔腾直泻的江流入广袤的荒原。啊!天空寥廓,境界高远。远眺近观,触目生情,描山绘水,情彩飞扬。”字化静为动,传神生辉,活脱真切的写出了群山与平野位置逐渐变换、推移景象,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字,形象形意地写出江水流入碧空流入阔原流入大海的景状,景中蕴藏着诗人高亢激越,乐观开朗的情怀和青春的蓬勃朝气”字平中见奇,力透纸背,用语贴切。平野”、“大荒”这些辽阔原野的意象,而气势开阔;“随”描写生动在陡峭奇险,山峦叠嶂的三峡地带穿行多日后,突见壮阔之景,豁然开朗的心情可想而知。短短十字写远景,描绘万里长江图境界雄奇,视界高远,气势飞动,形象壮观确有“咫尺应须论万里”之妙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晚上俯视平静江面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如同飞下的天镜照我行日间,仰望晴朗的天空,彩云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迎我住。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变幻如同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字,既写出家乡明月的如影随形之感,又唤起诗人童话般的美妙联想动感十足,神韵完备”字,写出了彩云的无穷变幻,又以富丽奇异的楼宇来迎接远客的浪漫幻想,人生情,引人联想。远观近察,俯仰生辉,绘月描云,瑰丽生情艺术效果强烈。这两句也充分体现出了诗人浪漫主义的诗风。 颔颈两联,远景,一近景,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长江江面开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中融进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尾联,抒发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和留恋:此处风景虽如此美丽,但我仍然爱恋着我的家乡。故乡你默默伴送着万里行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一路护送,万里相随用拟人手法,曲折含蓄地表现自己离乡惜别的情思别具情趣,耐人寻味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王夫之在其《姜斋诗话》中评得好::“结二句得象外于环中,飘然思不穷,唯此当之。”意得象外,余音袅袅,富有情趣。     2018-6-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