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010、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赏析笔记·

(2019-11-25 07:51:09)
标签:

文化

唐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在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chuàngrán悲伤,凄恻的样子。

现代汉语译文1:

看过去,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不复可见看今后,我心中所钦慕敬奉的贤明之主也难以出现。嗟呼,生不逢时(登台远望,独自凭吊想史事无限渺远天地高远广袤生短暂孤单寂寞,深感人生无奈悲从中来,怆然流泪凄恻悲愁!

现代汉语译文2:

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无边无际,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登幽州台歌》的写作背景: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曾多次上书论政事,对武后朝庭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公元696年,即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起兵反叛朝廷,攻陷了营州。武则天委派建安王武攸宜武则天的侄儿率军征讨,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随同出征。武攸宜无将略,先头部队被契丹所败,总管王孝杰坠崖而亡,几乎全军覆没。武攸宜十分惊骇,怯敌不前。陈子昂建议以奇兵胜骄敌,请分兵万人为前驱,但未被采纳;后来又多次进谏,“言甚切至”激怒武攸宜,把他的官职由参谋贬为军曹。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蓟北楼—— 幽州台,俯仰古今,纵望天地,思绪潮涌,感慨万端,遂赋诗七首,总题为《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缅怀古代求贤若渴、唯贤是用的燕昭王等贤明君主,抒发自己生不逢、未能施展抱负的感慨。《蓟丘览古》诗前有序,序中写道:“丁酉岁(697),吾北征。出自蓟门,乃观燕之旧都,其城池霸迹已芜没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子群贤之游盛矣。因登蓟丘,作七诗以志之..”从这篇序中所流露出的怀古伤今之意同样见于《登幽州台歌》之中。

《登幽州台歌》是继《蓟丘览古》稍后的又一感怀杰作。这首诗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年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这首短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慷慨悲凉的感情基调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获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广泛的共鸣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前三句登楼眺望,叹时空渺远广袤却再不见圣贤之君,“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前两句俯仰古今,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一个”字,表现了诗人包括宇宙古今、宽广无垠的精神境界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三句更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独怆然而涕下!最后一句就直接地抒发孤单悲苦的心绪。一个”字,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

诸家词评

这首诗无一句绘景描形之语,无一词点染过幽州台的耸拔峻伟,只是抒发登台的感慨,但是透过诗境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遭受打击时的激愤、体会到其情怀的高尚。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由于这首诗情满宇宙,气盖天地,所以其高亢悲壮的格调就能够独彪诗史,千百年为人们所传诵。

该诗含而不露,以情动人,使格调显得高亢悲壮,增强了诗的感染力。在这首诗中,无一字正面抒写自己如何怀才不遇,无一语直接针砭时弊,无一字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而只是十分含蓄而巧妙地借助诗句内涵去荡起读者想象的飞舟,可谓“含而不露”

在艺术上,其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杨慎·升庵诗话》:其辞简质,有汉魏之风。

·黄周星《唐诗快》卷二: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

·宋长白《柳亭诗话》:阮步兵广武城,叹曰:“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眼界胸襟,令人捉摸不定。陈拾遗会得此意,《登幽州台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假令陈、阮邂逅路歧,不知是哭是笑。                  2017-1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