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7、冯延巳·《抛球乐·酒罢歌余兴未阑》·赏析笔记·

(2018-09-27 14:18:14)
标签:

文化

唐宋词赏析


  

     —— 酒罢歌余兴未阑    

酒罢歌余兴未,小桥清水共盘 波摇梅蕊心白,风入罗衣贴体  当,一作伤

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                                      

 

盘桓pán huán徘徊、留連的意思。盘桓数日盘旋环绕如,曹植·《洛神赋·“怅盘桓而不能。陶淵明·歸去來辭·“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罗衣绮罗衣,丝质的衣服。曹植·洛神赋: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笙歌合笙歌唱。亦泛指奏乐唱歌。初刻拍案惊奇·“玄宗在宫中赏月,笙歌进酒,凭倚白玉栏杆,仰面看着,浩然长想。

现代汉语译文:

歌已罢、酒已余、意兴犹未阑。随身追影幽静处,月色朦胧小桥边。细细语,共盘梅妆白,碧水澜。秋水伊人面如花,梅摇波心水生烟。风吹罗衣裹玉体,风凉衣薄两心寒。良夜美景堪留恋,更吹笙歌尽此欢。

【赏析】这首词内容或许不值得我们注意而该词用笔含蓄婉约,意蕴深厚丰美艺术特点却值得我们欣赏。

首句先写酒歌延后意兴未兴未阑”三字伏笔,给人以悬念,引出下文小桥清水共盘”句写出了兴未阑原因:原来是还在与伊人流连于小桥清水”间共盘桓,不忍去作者在其《蝶恋花》中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之句,写其寂寞孤零而凄寒的情景;而此处却是“共盘桓”!一个”字,点出作者身边人的存波摇梅蕊心白”句写伊人之美:(伴随着人面如花体态婀娜的美人徘徊在小桥流水边)她额头上洁白梅妆在水波中心摇曳生姿似乎在发散着丝丝凄寒。词不正面写人,也不倒映水中之人影,而是以局部梅妆代美人芳容洁白梅蕊在波中摇曳生姿……用笔曲折含蓄,而又富有韵味,给人以恍惚迷离之美感,可谓匠心独运。有赏析者说这是在写景:溪边一棵梅树倒影在水中,一团白色的梅花的花影正在碧波中心摇荡不已。风入罗衣贴体”此句状景寓情:清风明月,小桥流水,美人伴游,境界美也;然而,秋夜深,罗衣薄,风吹罗衣裹玉体,风入罗衣贴体贴体二字,更加生动地显示出佳人美好的体形而一个”字,点出两人共盘桓的时间已经很长实写夜已深沉的时间 贴体寒写出环境对人侵袭是多么深。这一句字里行间含蓄着词人对伊人的爱怜关切之情象喻着作者在独立小桥风满袖”的境况下孤独寂寞心灵的凄寒的感情世界“入”字及“”字,都使句意更显得有力而深切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 结尾两句又用兼有劝说与感叹的口气,申足兴未阑”三字之意如此良宵,值得留恋先不要想着归去,再吹上一曲,尽情地享受今晚聚会的欢愉吧。结两句遥遥与词首酒罢歌余兴未阑”七字相呼应,不仅笔法有顿挫往复之致,而且用字也极为曲折沉郁须尽”二字是经过感情的挣扎然后盘郁而出的。这正是冯延巳一贯用情和用笔的态度。如《鹊踏枝》词之抛弃闲情之转入惆怅依旧,便是表现的这一种顿挫缠绵惝恍抑郁的境界。

 诸家词评

 本词艺术手法扑朔迷离,如“共盘桓”之女子,看去如为层云雾遮掩的月里嫦娥,恍惚使人感到她,而又看不到她。她开始引起读者的注意,是“共盘桓”的“共”字,然后又用闪烁其词的“梅蕊”“罗衣”暗示其性别,最后才用“须尽笙歌此夕欢”,点出歌女身份。如此一步一步地暗示,可见运思何等细密。虽然,这首词写男女之情,而词人着重写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并掺杂着某种对人生意义的体验,加之写法的含蓄婉约,遂使读者感到它意蕴深美。

② 读冯延巳词,虽不能使读者确知其情事之究竟何指,而读之者却自然会兴起一种难以自解的无可奈何的怅惘哀伤之感,其意蕴之深厚曲折,确实难以作明白之言说的。这正是正中词所以独被《人间词话》赞许为“深美闳约”的缘故。          2017-7-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