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画】唐宋绘画 高清大图典藏(4)

(2016-11-03 20:41:53)
标签:

国画艺术

分类: 历代绘画
空间:美好的幸福生活在于心灵的修饰与辛勤的劳作,您来了就是朋友!一句留言镶嵌上永恒的留恋,祝福您一生健康!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清人画 李思训(款)方壶阆苑图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五代 李思训(款)《方壶阆苑》第1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五代 李思训(款)《方壶阆苑》第2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五代 李思训(款)《方壶阆苑》第3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五代 李思训(款)《方壶阆苑》第4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五代 李思训(款)《方壶阆苑》第5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五代 李思训(款)《方壶阆苑》第6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五代 李思训(款)《方壶阆苑》第7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五代 李思训(款)《方壶阆苑》第8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五代 李思训(款)《方壶阆苑》第9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五代 李思训(款)《方壶阆苑》第10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五代 李思训(款)《方壶阆苑》第11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五代 李思训(款)《方壶阆苑》第12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五代 李思训(款)《方壶阆苑》第末段


阆苑,也称阆风苑、阆风之苑,传说在昆仑山之巅,是王母娘娘居住的地方。东晋葛洪《神仙传》云:“昆仑圃阆风苑,有玉楼十二,玄室九层,右瑶池,左翠水,环以弱水九重。……王母所居也。”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明人画 李思训(款) 太宗抵九成宫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九成宫是唐朝第一离宫,其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新城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二月,竣工于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三月,开始名叫“仁寿宫”,是文帝的离宫。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修复扩建,更名为“九成宫”,“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层”,言其高大。唐高宗时曾一度改名为“万年宫”,意指颐和万寿,后又恢复原名。唐朝魏征撰写、欧阳询手书《九成宫醴泉铭》,立一石碑。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唐 李昭道 《仙山楼观图》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唐 李昭道 《仙山楼观图》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唐 李昭道 《仙山楼观图》第1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唐 李昭道 《仙山楼观图》第2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唐 李昭道 《仙山楼观图》第3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唐 李昭道 《仙山楼观图》第4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五代 唐 杨升《峒关蒲雪图》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五代 唐 杨升《峒关蒲雪图》第1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五代 唐 杨升《峒关蒲雪图》第2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五代 唐 杨升《峒关蒲雪图》第3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南唐    趙幹 《江行初雪图》全卷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南唐    趙幹 《江行初雪图》第1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南唐    趙幹 《江行初雪图》第2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南唐    趙幹 《江行初雪图》第3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南唐    趙幹 《江行初雪图》第4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南唐    趙幹 《江行初雪图》第5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南唐    趙幹 《江行初雪图》第6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南唐    趙幹 《江行初雪图》第7段

【国画】唐宋绘画 <wbr>高清大图典藏(4)

 南唐    趙幹 《江行初雪图》第8段


赵幹,五代南唐画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不详,但知后主李煜朝(961—975)为画院学生,那么应是稍迟于李成。在用笔的坚挺及墨法的精微上两人有些相似,但李成长期生活于北方,画中多作飞流危栈,断桥绝涧,烟云变灭,林木萧瑟,一派北方崇山旷野的森严广阔;而赵幹则擅长描画南方山水,多作江南一带的楼观、舟楫及水村、渔市、花竹等景象,表现的是南方“烟波浩渺,风光明媚”的湖光水色。
  《江行初雪图》为赵幹的传世名作。绢本长卷,纵25.9厘米,横376.5厘米,设色。卷初题字“江行初雪,画院学生赵幹状”,后人定为南唐后主李煜所题,因为在五代时期画家尚无在画上题字的习惯。而这“学生”,是画院内的一个官秩,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学生概念。李煜十分爱好书画,虽说其时宋朝已经建立,他不过称臣苟安于一隅,但依然设立画院,其中不乏名家,赵幹即其一。而《江行初雪图》确也体现出皇家画院独有的细腻工致。图绘冬日初雪的一条寒江,下方是坡岸,前后有两队行人,主骑驴而仆步随其后。前是一主一仆,缩瑟而行;后是两主两仆,一主回首,以手指划,与后者交谈。主人都戴帽,着厚衣,而随仆则衣衫单薄,缩成一团。画面上方是江面,水道错落,江渚时现,岸边芦苇低垂,岸上树木萧肃,已现初冬景象。而水面上则极其热闹,有渔人或张网,或收网,或牵舟而行,或驾舟穿梭于河道,忙碌着的老老少少,似乎全无视于初雪飘洒,寒风萧瑟,但看水中搭建的窝棚,撑伞以避风雪,绻缩其中的儿童脸露苦色。这是当时普通的渔家生活的真实写照。画家以尖利爽落的线条勾画出这将近三十人的衣着、动态,甚至表情,细致入微,生动传神。满图水面的鱼鳞纹,尖细绵密,柔而带刚,无一笔懈怠。树木大多枯枝,偶见霜叶残柳,用笔顿挫老辣,极具功力。虽说满纸的水面,很少土石,但依然可以看到五代时山水画皴笔的雏形。细看水边土坡和碎石,用以勾廓及结构、纹理的线条密布。唐代的山水画多勾而无皴,五代开始勾笔渐多,于是后人便将勾轮廓及结构的线谓之勾,而将勾纹理的线条谓之皴。此图的树干上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皴笔,因此坡、石上也密布线皴,只是还不能清楚地名其状。既是“初雪”,自无满地的积雪,只是雪花飘洒而已。此图沿用唐以来常用的“洒粉法”,将铅白粉弹落在画面上,在墨绿色的水面的映衬下,白点飞舞,十分优美地展现了初雪的情景。我们似乎又见到了《清明上河图》那样的人物与场景完美结合的大手笔。

  李煜的南唐朝十分短命,不过十四年就被宋太祖灭了,李煜降宋,而赵幹则矢志不降,但我们似乎再也没有看到他新的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