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弊大于利
(2018-06-11 00:29:50)2012年中秋国庆8天假期,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首次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此举引发社会各界讨论。因该政策是一项便民政策,故今天我方是从该政策是否提高人民满意度来进行判断的。
该政策的出台本是国家改善民生、提升人民满意指数的一项重要举措,可政策实施这几年以来,暴露出了许多问题。首先,该政策加重高速公路拥堵现象。政策首次实行当天,私人小汽车数量在节假日增长了 86%,使得高速公路拥堵时间平均长达5、6个小时,大量降低高速公路运作效率,影响人民(不仅是私家车,还有公共交通)的出行体验。再者,该政策不符合低碳出行的环保观念。节假日实施免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鼓励大量的小汽车出行。在节假日拥堵情况本身就很严峻的情况下,仅能承载七人以下的小轿车在某一路段,同一时间,大量排放汽车尾气,增加碳排放量,有悖当今时代国家提倡通过公共交通绿色出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原为便民目的的一项免费政策,不但在便民的实际作用上本末倒置,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该政策会影响高速公路建设的持续良性发展。从企业来看,在经营性高速公路中,企业往往是公路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在经营权期限内,高速公路要不要收费应该由路桥公司决定,而非政府。按免费时间计算,这将直接减少公司经营企业全年收入的约7%。所以高速公路免费政策既损害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经济利益也损害了其合法权益。这无疑将使企业投资高速公路的热情降低。从银行来看,全国收费高速公路的投资总额中有70%来自银行贷款(交通运输部);往往贷款项目的成败也关系到这家银行的生存问题。但是2013年政策出行之后,全国收费公路亏损661亿元,自2013年至2017年,收费公路的负债额度持续增加,使得银行更难及时收回贷款本息。免费政策的实行所导致的风险让银行防不胜防。综上两点,高速公路免费政策会影响民间资本和金融机构对公路行业投资的热情。回报率的降低和亏损率的增加(资本逐利性)导致高速公路的投资主体回归政府,这无疑是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截至2014年,全国收费公路还剩下38451.4亿元贷款尚未还清,高速公路处于连年亏损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用于公路建设的资金入不敷出,影响政府财政收入,最终使得高速公路这一基础设施建设困难,阻碍高速公路交通发展。
高速公路作为基础建设上重要的一环,其初衷有着改善社会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作用,但政策实施以来,不仅降低人民出行的质量,影响生态环境,还阻碍了企业与地方政府对高速公路的管理和建设,所以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