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式阅读
(2018-10-30 19:18:25)什么叫专题阅读?简而言之,就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阅读,既有阅读的广度,更往阅读的纵深推进,以达到阅读的博而专,广而精。当然,既然是专题,就有大,也有小。
1.案例:《红楼梦》专题阅读该读什么
比如,以《红楼梦》为专题阅读,不能仅仅读《红楼梦》原著就OK了。如果要作为专题来阅读,这只是最基本的起步。
在这个起步上,从广度上读,我们有必要读读作者曹雪芹的传记,因为传记里可了解许多有关原著的背景材料;
要读读王国维的《红楼梦评传》,因为这是王国维用叔本华的哲学观念和“美术之眼(美学之眼)”看文艺,针锋相对地批判旧红学用“考据之眼”看文艺的立场,开创新红学的奠基之作;
我们就要知道红学研究分考证派(如胡适)和索隐派(如蔡元培),就要知道那些红学研究学者对《红楼梦》的基本观点,如索隐派的蔡元培,在他《石头记索隐》开篇即写道:
“《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小说也。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当时既虑触文网,又欲别开生面,特于本事以上加以数层障幕,使读者有横看成岭侧看成峰之状况。……书中红字多影朱字。朱者明也,汉也。宝玉有爱红之癖,言以满人而爱汉族文化也;好吃人口上胭脂,言拾汉人唾余也。……甄士隐即真事隐,贾雨村即假语存,尽人皆知,然作者深信正统之说,而斥清室为伪统,所谓贾府即伪朝也。”
从这段文字可推知:蔡元培视《红楼梦》为政治小说,寄寓有相当的社会现实深义,其考证疏解之目的出于民族主义思想。
2.有专题阅读的意识,并积极尝试
同学们可能会说:老师,你说的这个专题太大了,我要是能搞这个专题阅读,费时也长,费力也大,我现在搞不了。说的也是实情,但现在搞不了,不等于以后弄不了,只要有这个意识,并作点尝试,总会有收获。
当然,老师也可以举个小一点的例子。
鲁迅先生我们大家都不会陌生,假如要你一个有关鲁迅先生的专题阅读,你会怎么做?
老师现在班上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做的。她先给自己的阅读方向取了个名称,叫《鲁迅的人际交往专题探究》;再次,确定了阅读的目的,预想可以会碰到的困难,然后查阅了很多鲁迅人际交往方面的一系列文章,并到北京鲁迅博物馆进行了实地的资料查询,在两天内,光查阅的资料与文章就有近十万字,并从从中精选出了上万字,最后还写出两千多字的专题阅读心得文章。我想,只要会有这样的意识,有决心,大家也一样可以做到,不同的只是专题阅读方向不同而已——退一步说,现在做不了,总有一天可以做得到。
3.专题阅读能带给我们什么?
会进行专题,你就会在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规划自己的阅读,就会读一类书,更会读一本书;必然的,你也就会在阅读中进行批注与读书笔记;必然的,你就慢慢会在阅读中学会比较,学会分析,学会综合,学会探究,学会提炼自己的阅读所得,并会在阅读中真正爱上阅读。
记得有个专家说过你积累一万张历史卡片,你就可以成为历史学家,在专题阅读中,你深入,你比较,你分析,你综合;你批注,你思考,你积累。长期坚持,如果进行的是小专题阅读,你将成为小专家;如果进行是一般范围下中等专题阅读,你会成为专家;如果某一天,你进行的是《红楼梦》、经、史、子、集或某一哲学、某一美学等方面的大专题,你就会成为大专家。即使我们不做这个家那个家,但懂得做专题阅读了,你就真正懂得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