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志》卷之一
(2018-06-29 15:32:41)《寿州志》卷之一
明寿州知州栗永禄编次
舆地纪
先王敷土,维民攸止。寿故隶扬州,其江、淮之纪乎?夫舆地明而有众安,宅政可通也。故沿革以稽变,星野以识分,疆域以封界,形胜以峙险,坊乡以表萃,镇店以即旅。而高贤、典牧盖风型俗朴也,其所由来远矣,故以风俗终焉。
沿革
【州】
《禹贡》为扬州1之域,商汤如制,周为六、蓼国2,春秋属楚为附庸3。战国秦击楚,楚考烈王东徙都寿春命曰“郢”4,秦灭楚5,虏王负刍以其地为九江郡,置寿春邑。汉高帝更名淮南国6,文帝为庐江郡7,武帝复为九江郡8,寿春隶焉。
东汉为扬州刺史治所,后汉置扬州府治于寿春。魏为淮南郡,三国时江淮战冲,数百里无居人。晋平吴,流民还辑,复为淮南郡兼置扬州。东晋为寿阳郡,宋高祖武皇帝9迁都寿阳。孝武大明八年10复立淮南郡。齐制如宋,兼置荆河,州为重镇。后魏置扬州,梁克寿阳为豫州。东魏、北齐并为扬州,陈复为豫州,后周11拔寿阳复为扬州。隋文帝开皇九年12改为寿州,置淮南行台尚书省,寻废。炀帝复为淮南郡;领县四:寿春、安丰、霍邱、下蔡。唐为寿州,天宝13为寿春郡,置都督府;领县五:寿春、安丰、霍邱、霍山、盛唐,隶淮南道。肃宗初,以寿州隶淮南节度使,后复以寿州,隶淮西节度。五代唐14为顺化军,南唐曰清淮军,后周克寿州,徙治下蔡为忠正军。宋太祖复为寿州,真宗升寿春府,神宗分属淮南西路,徽宗复升为寿春府,属淮南路。高宗以安丰军复为府治于寿春。金以安丰县为安丰军,元置安丰路总管府,领州一县五;后定为安丰散府,领寿春、安丰、霍邱三县,后复为安丰路。元末为刘福通所据。
明兴,高皇帝为寿春府,寻改寿州,隶凤阳府,领县二:蒙城、霍丘;编户15四十三里,今为五十四里16。
【蒙】
《禹贡》为豫州之域,商汤为北亳会盟之地,春秋为楚东境,秦属砀郡。汉为山桑县,属沛郡;东汉为山桑侯国17,属汝南郡。魏属谯郡,晋因之。后魏为涡州涡阳县。梁克涡阳,置西徐州,后为北新安郡。东魏改置蒙郡,后齐废郡置蒙县,隋开皇十六年18改为淝水县,大业中19复为山桑县。唐天宝元年更名蒙城,属亳,隶河南道,五代因之。宋属亳,为淮东路,政和间20置安丰军,隶淮南节度。金分属寿,亳为兵之冲。元属安丰路总管府。
明兴,属寿州隶凤阳府,编户一十八里,今二十五里。
【霍】
《禹贡》为扬州之域,即虞21蓼子国,周武王封霍叔监殷于此。春秋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封蓼侯22,属六安国,置安丰、松滋二县。东汉为蓼国,属庐江郡。西晋为蓼县,属安郡。梁置安丰郡。魏置蓼,属安丰郡。隋文置霍邱县,属寿州。唐初置蓼州,寻属寿州;中宗改曰武昌,睿宗复曰霍丘。宋隶安丰军,元属安丰路总管府。
明兴,属寿州隶凤阳府,编户二十七里,今三十七里。
注释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