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寿州志》卷之一

(2018-06-29 15:32:41)

《寿州志》卷之一

 

明寿州知州栗永禄编次


  楚樵注释

 

 

舆地纪

 

先王敷土,维民攸止。寿故隶扬州,其江、淮之纪乎?夫舆地明而有众安,宅政可通也。故沿革以稽变,星野以识分,疆域以封界,形胜以峙险,坊乡以表萃,镇店以即旅。而高贤、典牧盖风型俗朴也,其所由来远矣,故以风俗终焉。

 

 

沿革

 

【州】

《禹贡》为扬州1之域,商汤如制,周为六、蓼国2,春秋属楚为附庸3。战国秦击楚,楚考烈王东徙都寿春命曰“郢”4,秦灭楚5,虏王负刍以其地为九江郡,置寿春邑。汉高帝更名淮南国6,文帝为庐江郡7,武帝复为九江郡8,寿春隶焉

东汉为扬州刺史治所,后汉置扬州府治于寿春。魏为淮南郡,三国时江淮战冲,数百里无居人。晋平吴,流民还辑,复为淮南郡兼置扬州。东晋为寿阳郡,宋高祖武皇帝9迁都寿阳。孝武大明八年10复立淮南郡。齐制如宋,兼置荆河,州为重镇。后魏置扬州,梁克寿阳为豫州。东魏、北齐并为扬州,陈复为豫州,后周11拔寿阳复为扬州。隋文帝开皇九年12改为寿州,置淮南行台尚书省,寻废。炀帝复为淮南郡;领县四:寿春、安丰、霍邱、下蔡。唐为寿州,天宝13为寿春郡,置都督府;领县五:寿春、安丰、霍邱、霍山、盛唐,隶淮南道。肃宗初,以寿州隶淮南节度使,后复以寿州,隶淮西节度。五代唐14为顺化军,南唐曰清淮军,后周克寿州,徙治下蔡为忠正军。宋太祖复为寿州,真宗升寿春府,神宗分属淮南西路,徽宗复升为寿春府,属淮南路。高宗以安丰军复为府治于寿春。金以安丰县为安丰军,元置安丰路总管府,领州一县五;后定为安丰散府,领寿春、安丰、霍邱三县,后复为安丰路。元末为刘福通所据。

明兴,高皇帝为寿春府,寻改寿州,隶凤阳府,领县二:蒙城、霍丘;编户15四十三里,今为五十四里16

【蒙】

《禹贡》为豫州之域,商汤为北亳会盟之地,春秋为楚东境,秦属砀郡。汉为山桑县,属沛郡;东汉为山桑侯国17,属汝南郡。魏属谯郡,晋因之。后魏为涡州涡阳县。梁克涡阳,置西徐州,后为北新安郡。东魏改置蒙郡,后齐废郡置蒙县,隋开皇十六年18改为淝水县,大业中19复为山桑县。唐天宝元年更名蒙城,属亳,隶河南道,五代因之。宋属亳,为淮东路,政和间20置安丰军,隶淮南节度。金分属寿,亳为兵之冲。元属安丰路总管府。

明兴,属寿州隶凤阳府,编户一十八里,今二十五里。

【霍】

《禹贡》为扬州之域,即虞21蓼子国,周武王封霍叔监殷于此。春秋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封蓼侯22,属六安国,置安丰、松滋二县。东汉为蓼国,属庐江郡。西晋为蓼县,属安郡。梁置安丰郡。魏置蓼,属安丰郡。隋文置霍邱县,属寿州。唐初置蓼州,寻属寿州;中宗改曰武昌,睿宗复曰霍丘。宋隶安丰军,元属安丰路总管府。

明兴,属寿州隶凤阳府,编户二十七里,今三十七里。

注释3

  扬州  自帝舜时代起,划天下为九州,扬州为其一。《史记》载:淮海维扬州”,淮河流域属扬州。

2 周为六、蓼国  周武王封天下,未及江淮地区,六、蓼为古国。

3 春秋属楚为附庸  春秋之际寿春地区被吴、楚两国激烈争夺,战争频发,或属楚或属吴。

4 楚考烈王东徙都寿春命曰“郢”  公元前240年,齐、赵、韩、魏、燕共推楚相黄歇为帅,组织六国联军伐秦。联军败绩,楚迁都于寿春以避强敌。

5 秦灭楚  事在公元前224年。

6 汉高帝更名淮南国  事在公元前203年。

7   文帝为庐江郡  汉文帝于公元前174年取缔淮南国,流放淮南王刘长致死。由于抵抗不住社会舆论压力,又于公元前168年诏准淮南复国。四年后封刘长长子刘安为淮南王,以九江郡一郡之地为淮南国,古城寿春在其内,为王都。

8 武帝复为九江郡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杀刘安、灭淮南国,第二年又建立六安国,封血缘较近的侄儿刘庆为六安王,淮南国土地尽赐刘庆。

9 宋高祖武皇帝  指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

10 孝武大明八年  公元464年。

11    后周  此为南北朝后期西魏权臣宇文泰建立的政权,史称北周(公元557581年),有别于五代后期郭威建立的“后周”。

12 开皇九年  公元589年。

13 天宝  唐玄宗年号,公元742年至756年。

14    五代唐  此为五代政权之一,由李存勖(公元885年-926年)建立,史称后唐(公元923年至936年),有别于李璟建立的“南唐”。

15 编户  编入户籍普通民众;秦王朝始制,至今衍化为户口制度

    16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诏天下编民赋役黄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缴纳丁粮多者为长。

17  山桑侯国  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由光武帝刘秀建置,封功臣王常为山桑侯,历二世,至建武三十年国除。

18    隋开皇十六年  公元596年。

19 大业中  隋炀帝年号,公元605年至618年。

20 政和间  宋徽宗年号,公元1111年至1118年。

21   指帝舜,淮南有舜耕山,传曾为帝舜耕作。 

22 蓼侯  即孔聚,一作孔藂,字子产,沛县人,孔子九世孙,孔树之子,汉初名将,西汉开国功臣;从刘邦起芒砀山,屡立战功,授官左司马、将军、都尉,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