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育投入与产出

标签:
教育高等教育高考升学率文盲率 |
从2007年到2017年,中国政府教育支出从7,122亿元人民币增长到30,153亿元人民币,教育支出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从2.63%增长到3.68%。教育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在15%上下波动。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支出的比例高于15%,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在95%左右,是政府教育财政支出最主要的经费来源。
从2004年到2017年,中国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从447万人增长到761万人,其中本科招生人数已经超过了专科招生人数。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快速增长,也带动了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快速增长。从招生人数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中国高等教育正在向更加综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
高等教育招生数量的增长,也带动了高等教育入学率(根据招生人数与18年前出生人口数量估算)的大幅度提升。2017年,本科入学率已经超过了20%,比2000年增长了17个百分点。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达到了2,631所,比2000年增长了近1,500所。虽然,高等教育学校和招生人数都有了大幅度增长,但是,由于教师数量增长速度相对较慢,高等教育生师比要比2000年有所增长。教师的培养,成为了高等教育继续高速发展的一个关键突破点。
从2004年到2017年,高中阶段入学人口从增长的趋势变为下降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出生人口出现了下降趋势所造成的。对应出生人口估算的高中阶段教育招生人数,高中阶段入学率已经超过了80%。受招生人数下降的影响,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的数量也呈现下降的趋势。而随着教师数量的增长,高中阶段教育生师比呈现下降趋势。
受出生人口变化的影响,初中阶段招生数量也呈现下降趋势。根据出生人口估算的入学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说明9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受招生数量下降的影响,初中教育阶段学校数量有所减少,教师数量增长缓慢。
从2004年到2017年,小学招生人数基本在1,700万人上下波动。小学入学率基本已经达到100%,小学招生人数基本反映出对应年份的出生人口状况。受招生人数、城镇化改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小学学校的数量已经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2017年,全国小学数量已经下降到不足18万所。受招生数量和学校数量下降的影响,小学教师的数量总体增长缓慢。
中国教育的发展,不仅体现在9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和高等教育入学率快速增长,通过对人口的抽样调查,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根据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6岁以上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中,高等学历人口占比已经接近14%,高中学历人口占比已经超过17%。平均每10万人中,学生的比例基本保持在2万人左右,其中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15岁以上文盲占人口的比重已经下降到5%以下。
从过去10年中国教育发展的趋势,我们不难看出,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最快的领域,无论是招生数量、入学率、教师数量、学校数量都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中等(高中、初中)和初等教育,受出生人口的影响,招生数量、学校数量都有所下降。高中的升学率和教师数量都保持增长。而9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已经超过90%,教师数量增长相对缓慢。随着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升,高等学历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比例逐渐增长,15岁以上文盲率已经下降到5%以下。
教育开支占政府开支的比例,教育开支与GDP的比例,都是经常被用来衡量教育投入的主要指标。中国教育与GDP的比例虽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二者比例呈现增长的趋势。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是中国政府教育支出的主要部分。对于地方财政主要负担的9年制义务教育来说,人口出生率下降、学校数量的减少,是影响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