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广东省经济发展前景

标签:
gdp房地产制造业信息服务珠三角 |
分类: 南部沿海 |
从2007年到2017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从32,064亿元增长到89,705亿元(2017年广东省统计年鉴根据新的统计口径调整了1995年到2016年的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第三产业产值占比逐渐增长,已经超过了50%,其中房地产、电信、广电、软件及信息服务增长速度较快。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广东省劳动者报酬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逐渐增长。
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有80%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深圳、广州、珠海、佛山、中山、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城市,第一产业占比较低,人均产值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东翼和山区经济区城市第一产业占比较高,人均产值较低。
受珠海、惠州、湛江及大部分东翼、山区经济区城市投资增长速度较快的影响,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中,资本形成率占比增长速度较快。受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调整的影响,广东省货物及服务劳动净流出产值的增长速度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由此也导致产值占比逐渐下降,这同时也反映出投资形成的产值,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可流通的产值,地区生产总值的构成中,存在一定的资本泡沫。
从2016年开始,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有所回升,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已经超过了11%。其中,第二产业的年增长率也达到了10%以上,这表明广东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初步显现了一定的成效。除珠三角地区外的大部分城市,从产业结构上看,仍处于从农业化向工业化发展的时期,同时也处于大规模投资建设期。这些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城市的人均产值有比较明显的差距,同时地区经济的增长也与投资规模的相关性较大。
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前景,在短时间内仍需要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金融业、房地产、信息产业的发展做支撑,从长期的角度看,需要依靠其它地区通过投资带动产业结构的变化,提升产值生产和创造能力。
https://r/large/article/b0533d0799ede7d609444acb1adaaa21
从2007年到2017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从32,064亿元增长到89,706亿元。2017年,广东省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了53.6%,而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已经下降到42.37%。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广东省经济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产业。
从2007年到2017年,广东省劳动者报酬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呈上升的趋势,2017年,劳动者报酬占比已经达到了48.63%。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劳动者报酬占比上升的主要原因。
2017年,广东省最终消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0%。资本形成的快速增长是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2017年,广东省资本形成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超过了44.21%。与此同时,广东省货物和服务劳动净流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渐减少
https://r/large/article/87275642499fe045aa4743467745e32f
从2015年开始,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增长。2017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已经超过了11%。其中,第三产业年增长率水平高于地区生产总值水平,第二产业年增长率水平低于地区生产总值水平。第一产业年增长率水平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变化相关性不大。2015年后,广东省第二产业年增长率也有所回升,2017年,广东省第二产业年增长率也已经超过了8%。
广东省劳动者报酬年增长率水平高于地区生产总值水平,2017年,劳动者报酬年增长率超过了12%。受国家税收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广东省生产税净额与营业盈余增长速度变化幅度较大,2017年,生产税净额与营业盈余的年增长率都超过了10%。2015年后,广东省固定资产折旧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
2014年后,广东省最终消费年增长率基本都保持在10%左右,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2015年后,广东省资本形成的增长速度又呈现了上升的趋势,2017年,广东省资本形成年增长率达到了14.46%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广东省货物和服务劳动净流出受国际贸易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增长速度波动较大,而且出现负增长。货物和服务劳动净流出对广东省经济发展的贡献比例越来越低。
https://r/large/article/aede784bd86536b049a5616e0522320f
从2014年到2017年,工业仍然是广东省经济规模最大的行业,受增长速度较低的影响,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低于40%。批发零售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传统行业,受增长速度下降的影响,产值占比已经低于10%。房地产业和电信、广电、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行业增长速度较快,产值占比逐渐增长。
https://r/large/article/5e11c8892edbb6855d45f4a3315d5b97
从总体情况看,第一产业产值基本都会转化为劳动者报酬。第三产业中,劳动者报酬占比要略高于第二产业,这也是为什么劳动者报酬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会随着第三产业增长而增长的主要原因。而第二产业中,生产税净额占比较高。
在第二产业中,工业的产值构成中,劳动者报酬占比较低,营业盈余占比较高。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业、电信、光电、软件及信息服务业营业盈余占比较高。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生产税净额占比较高。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折旧占比较高。而住宿餐饮业、教育、卫生及社会工作,公共管理、保障及社会组织、居民服务、修理等行业主要的产值都转化为劳动者报酬。
https://r/large/article/5c1d215e54273294643bcd6bd6a0ad0c
从2010年到2017年,广东省80%的地区生产总值来自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中山、江门、珠海、肇庆等珠三角地区。其中,广州和深圳的地区生产总值都已经超过了20,000亿人民币。这个两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都超过了20%。从2010年到2017年,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较快,已经超过了广州,成为广东省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佛山、东莞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较低,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https://r/large/article/d417eea037939b767dc6f1a80d34fa4d
深圳、广州、珠海、佛山、中山、东莞等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主要由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组成,第一产业占比很低,人均产值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7年,深圳人均产值已经超过了18万元人民币,人均产值为全省第一;广州、珠海的人均产值超过了15万人民币;东翼经济区和山区经济区的城市,人均产值均低于5万人民币,其中,汕尾和梅州的人均产值低于3万人民币。
https://r/large/article/9ffe0d54e94ee919bb237a98d508ac06
广州、东莞、汕头、揭阳、清远、韶关、梅州、潮州、河源、汕尾、云浮等地最终消费率超过了地区生产总值的50%,消费率较高。广州、深圳、东莞、中山、茂名等地货物及劳动服务净流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较高,是对外输出产值的地区。广州、深圳、佛山、中山、汕头、潮州等地资产形成率较低,惠州、湛江、珠海、清远、阳江、韶关、河源、汕尾、云浮等地资产形成率较高。资本形成率较高的地区,说明地区经济发展与投资规模的相关性较大,大多数资本形成占地区生产总值较高的地区,均为货物及劳动服务净流入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