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各地区地方财政收支(2011-2016)

标签:
安徽地方财政盈余合肥铜陵马鞍山 |
分类: 安徽 |
从2007年到2016年,安徽省地方财政收入从544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673亿元人民币,地方财政支出从1,244亿元人民币增长到5,523亿元人民币,地方财政赤字从70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850亿元人民币。
安徽地方财政盈余与地区生产总值比例全国排名从第19位下降到第15位。安徽省地方财政盈余率从-128.77%下降到106.64%,说明地方财政的收入能力提高较快。安徽省地方财政盈余与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从-9.51%下降到-11.68%,说明安徽地方财政压力有所增加。
合肥、铜陵、马鞍山、芜湖等工业化和城镇化比例较高的地区,地方财政盈余比例较高。阜阳、安庆、亳州、宿州等安徽省经济落后地区,地方财政赤字规模较高,地方财政盈余与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较低,是安徽地方财政压力较大的地区。
铜陵、马鞍山、淮北、池州、淮南等地区是安徽地方财政赤字规模较低的几个地区亳州、宿州、安庆、合肥、六安、阜阳等地区是地方财政赤字规模较高的地区,除合肥外,其它几个地区都是城镇化比例较低,第一产业占比较高的经济落后地区。
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淮南、宣城等地区地方财政盈余率高于安徽平均水平。安庆、亳州、宿州、六安、阜阳等经济落后地区,地方财政盈余率远远高于安徽的平均水平。
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淮南、淮北、蚌埠等地区地方财政盈余与地区生产总值比例高于安徽平均水平,宣城、滁州、安庆、池州、宿州、黄山、亳州、六安、阜阳等地区地方财政盈余与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低于安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盈余率比例越低,地方财政的压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