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6中国大陆地方财政收支

标签: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税收财政赤字地区生产总值 |
分类: 全国 |
图表 1 2007-2016 中国大陆地方财政收支
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大陆地方财政收入从23,573亿元人民币增长到87,239亿元人民币,地方财政支出从38,339亿元人民币增长到160,351亿元人民币,地方财政赤字从14,767亿元人民币增长到73,112亿元人民币。财政赤字率在62.64%到87.24%之间变动,平均值为77.44%。财政赤字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28%上升到9.37%。
图表 2 2007-2016 中国大陆地方财政盈余排名
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大陆各省地方财政赤字平均值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为上海、天津、海南、北京、宁夏、西藏、青海、福建、江苏、浙江。排名后10位的省份依次为广西、山东、黑龙江、安徽、河北、湖北、湖南、河南、四川。人口规模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地方财政赤字规模较小。中、西部地带人口数量较多的省份,地方财政赤字规模较高。
图表 3 2007-2016 中国大陆地方财政盈余率
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大陆各省地方财政赤字率平均值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为上海、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天津、山东、福建、辽宁、重庆。排名后10位的省份依次为广西、云南、吉林、贵州、黑龙江、新疆、宁夏、甘肃、青海、西藏。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4个直辖市,及东部地带的大多数省份,地方财政赤字率较低,平均值低于1,地方财政赤字低于地方财政收入。中、西部地区的大多数省份,地方财政赤字高于地方财政收入。特别是新疆、宁夏、甘肃、青海、西藏的地方财政赤字都在地方财政收入的2倍以上。这一点也充分说明,地方财政支出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较差,经济落后地区的地方财政支出相对地方财政收入比例较高。
图表 4 2007-2016
中国大陆地方财政盈余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大陆各省地方财政赤字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平均值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为江苏、上海、广东、浙江、北京、天津、山东、福建、辽宁、河北。排名后10位的省份依次为四川、黑龙江、海南、云南、新疆、贵州、宁夏、甘肃、青海、西藏。东部地带省份地方财政赤字都在地区生产总值的10%以内,地方财政赤字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较低,政府运营负担相应较低。中、西部地带省份,地方财政赤字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高,特别是新疆、贵州、宁夏、甘肃、青海、西藏等省份,地方财政赤字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了20%。西藏地方财政赤字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了100%,是地方财政赤字最严重的省份。
图表 5 2007-2016 中国大陆各省份地方财政收入
地方税收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大陆各省地方税收从19,252亿元人民币增长到64,692亿元人民币。地方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从82%下降到74%。受国家税改政策的影响,地方税收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下降。
图表 6 2007-2016 中国大陆各省地方财政收入
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大陆各省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值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北京、辽宁、四川、河南、河北。排名后10位的省份依次为广西、黑龙江、贵州、紧邻、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地方财政收入规模总体与地区生产总值规模有很高的相关性,直辖市的地方财政收入排名都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排名,直辖市的地方财政收入比例更高。
图表 7 2007-2016
中国大陆各省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大陆各省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平均值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为上海、北京、海南、天津、贵州、重庆、云南、山西、新疆、广东。排名后10位的省份依次为福建、广西、湖北、吉林、黑龙江、山东、湖南、河北、河南。上海、北京、天津、重庆等4个直辖市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相对较高,说明直辖市的财政收入水平较高。
图表 8 2007-2016 中国大陆各省地方税收
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大陆各省地方税收平均值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北京、山东、辽宁、四川、河南、河北。排名后10位的省份依次为黑龙江、广西、贵州、吉林、新疆、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地方财政收入与地方税收的相关性较高,地方税收规模较高的省份,地方财政收入规模较高。
图表 9 2007-2016
中国大陆各省地方税收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大陆各省地方税收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平均值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为上海、北京、海南、云南、贵州、浙江、广东、天津、江苏、新疆。排名后10位的省份依次为甘肃、山东、湖北、吉林、黑龙江、广西、河北、河南、湖南。地方财政税收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税(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土地使用相关税。总体来看,北京、上海、海南、浙江、上海、天津、江苏等东部地带省份,经济比较发达,所得税和土地使用税的比例较高,所以地方税收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高。而云南、贵州、新疆等地生产过程税比例较高,所以地方税收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高。湖北、吉林、黑龙江、山东、湖南、河北、河南等省份地方税收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低,则反映出这些省份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所得税和生产过程税的比例也相对较低。
图表 10 2007-2016 中国大陆各省地方财政支出
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大陆各省地方财政支出从38,339亿元人民币增长到160,351亿元人民币,地方财政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14%上升到21%。
http://s14/mw690/00689st7zy7kvSNjAHr8d&690
图表 11 2007-2016 中国大陆各省地方财政支出
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大陆各省财政支出平均值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江苏、山东、四川、河南、上海、浙江、辽宁、湖南、河北。排名后10位的省份依次为重庆、新疆、山西、吉林、天津、甘肃、青海、西藏、海南、宁夏。相比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性较差。这种差异也反映出城镇化水平、地域等因素对地方财政支出的影响。
图表 12 2007-2016
中国大陆各省地方财政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
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大陆各省地方财政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平均值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为西藏、青海、甘肃、贵州、新疆、云南、海南、四川、黑龙江。排名后10位的省份依次为辽宁、湖北、天津、河南、河北、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地方财政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高的省份,基本都是西部地带和边疆省份,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对较低的生产力水平,是这些地区地方财政支出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西藏的地方财政支出占比超过了100%,青海超过了50%,说明这两个省份的地方财政支出对中央财政补贴的依赖程度非常大。四川的地方财政支出占比较高,与2008年汶川地震后,抗震救灾及灾区重建的支出较大有关。河北、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东部地带省份,地方财政支出站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低,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较高有很大关系。
前一篇:2018年5月15日全国空气质量
后一篇:2018年5月16日全国空气质量